首頁>財經>

要說什麼專案,零成本,來錢快?

網際網路眾籌首屈一指,集資開酒店、搞餐飲、賣水果、做產品,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這些眾籌專案靠著分紅、股權、利潤率、高回報等噱頭,吸引了大量手頭有閒錢的人投資入場。

動輒眾籌幾千萬元,遠超理財產品的回報率,網路眾籌背後有哪些套路?

1. 股權/分紅眾籌

股權眾籌,顧名思義是向福斯籌資或群眾籌資模式,並以股權/分紅作為回報的方式。

在這個老百姓逐漸富裕起來的時機上,正好也滿足了小老百姓投資不多的金錢卻能成為一家公司小股東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這種能實現財富升級的模式,小投資,大收益,何樂而不為呢?不過,大部分人都選擇忽視了高收益帶來的高風險。

2016年開始,來自臺灣的設計師王育智,在知名公眾號「開始吧」上線了眾籌專案「奇境SPA」,集資創業做SPA養生店。

這位設計師擁有眾多title,出生在臺灣,長在阿根廷,求學於加拿大,精通六種預言,擔任過聯想全球營銷總監,被真格投資。

為了吸引大家參與眾籌,就要解決這些人的顧慮,無非就是如何創造高收益。

王育智搞了一系列方案,眾籌來的股東會自動變成會員使用者,並且奇境每一個房間都有獨特的主題風格,客人還可以享用美食,聽音樂,看電影,打遊戲等。

房間的燈光和音樂,都是精心挑選設定的,沐浴用品都是用Bodyshop,愛馬仕等。

王育智的自身經歷籠罩著創業的光環,臺灣人,在阿根廷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課程,又去加拿大讀大學,還在聯想做過全球營銷總監,一聽就是個成功人士。

可能因為這些光環效應,背靠開始吧百萬粉絲,短短2個小時有210人投資,一共眾籌到了357萬元,遠超所預期的200萬元。

嚐到了甜頭後,2016年10月開始他又發起了三次眾籌。專案標的估值,也從400萬元漲到650萬元,最後漲到800萬元。

短短一年時間,他先後眾籌到了累計5000萬元現金,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因為專案設定了不同的投資檔次,每個人投資的額度不一樣,從幾百元到十幾萬元不等。

投資越大,回報越高。

例如投資4.8萬元,選擇3年零7個月退出,年回報率高達23.75%。投資7.8萬元,可以獲得奇境公司1.2%股權所應的收益權分紅。

這些錢,原本應該拿來在上海虹橋,中區廣場,五角場,蘇州等多個地區開SPA店。投資人們,原本也應該躺賺坐等分紅。

但是,一兩年過去了,這些店卻沒有開張。原本應該拿到的上萬元分紅,只拿到了1000元補貼,有的人一毛錢都沒有。

中間發生了無休止的扯皮,一直拖到2018年8月份,有投資人發現,創始人王育智跑路回臺灣了......

四家眾籌店,目前均未開業

2019年,上百個投資者把奇境公司告到了法院,要求王育智控股的奇境公司把投資前賠給他們,今年4月份法院全部受理判令奇境公司賠償投資款。

中國裁判文書網中顯示,幾乎所有個人投資者幾乎都是通過「開始吧」或「開始眾籌」支付了投資款成為該專案的投資人。但是並未收到分紅,只等來了多家店鋪停止營業的訊息。

另外,王育智還向多人籌借了幾百萬元資金,承諾給與每年16.5%的固定收益。因為店鋪無法營業,並且需要將揹負大量債款,這幾百萬元恐怕也無力償還。

目前王育智及多位聯合創始人已經被法院判令限制高消費,成為了失信被執行人,

從這個案例上看,高收益,股權分紅,實體店鋪,背書光環是打動人投資的因素,看起來比金融產品更靠譜。

根據小公舉研究,奇境的問題可能是因為經營不善,利潤較低,更大可能性是因為原本目的就是圈錢,導致無法兌現分紅承諾。

由於創始人是臺灣人,維權討債過程相對更困難,執行起來也難。

2. 消費回報眾籌

這類眾籌,主要有兩種特點。

投資金額設定了區間,也就是不同的檔位梯度。例如可以投資一元,也可以投資幾十元,乃至更多金額。

投資金額不同,獲得的回報也不同。例如下圖,投資29元能獲得5斤水果,219元能獲得20.5斤水果等。投資26元,能獲得天然瑪瑙原石2顆,39元能獲得天然瑪瑙原石手串。

目前京東眾籌,小米眾籌中佔據主流的專案都是日用品眾籌、水果眾籌等。其實和正常的商品交易一樣,買完快遞給使用者。

只不過,有些產品可能還沒有批量生產完,處於預售階段。理論上,把這類還即將上線的產品做眾籌,可以幫公司回攏一批資金,畢竟是實打實的現金流,可以解決研發成本問題。

這類眾籌會靠情懷,助農脫貧,無工業汙染等口號推廣,例如幫助農民老鄉銷售水果,本土產品等。

投資水果眾籌,屬於小買賣。酒店民宿眾籌,才是消費回報型中的典型案例,眾籌金額高,回報高。

這類專案運營模式結構清晰,客源穩定,收入穩定,又是實體專案,大概是有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的心理狀態,容易被大家接受。

在民宿酒店的眾籌宣傳文案中,會重點介紹周邊景點和居住特色,解決投資者對酒店客源的顧慮。

例如民宿酒店木可千尋,開在熱門景區普者黑,擁有無邊泳池,是《爸爸去哪兒》和《三生三世》取景地,高大上。

普者黑每年的遊客數高達500萬人,民宿酒店數量565家左右。平攤下來,每家民宿每年接待8800多名遊客,每天接待24人,這樣算下來供需剛好匹配。

2018年,木可千尋酒店在開始眾籌上線,發起了共建計劃,集資造酒店。依舊通過「開始吧」等公眾號推廣,雖然只有97人支援,但卻籌到了474萬元,遠超預期。

投資3萬元,每年可獲得0.5%分紅,或者轉化成3.5萬元消費金(到酒店消費),投資期內還能獲得數千元消費金。另外還有其他小優惠,入住享受折扣,親友享受折扣,每年贈送禮包等。

有的眾籌會承諾失敗會退全款,但有的並不會。像木可千尋酒店這種,一旦投了錢進去,就沒了本金,聽天由命。

和上面的奇境SPA不一樣,木可千尋的投資者就比較幸運了。酒店眾籌成功後,已經正常運營了兩年。

並且由於客單價較高,住一晚需要1000多元。如果客源穩定,盈利率相對其他酒店更強。

在小公舉看來,網路眾籌解決了商業社會裡的一種剛性需求。有專案沒錢,有錢沒專案,眾籌本身是牽線搭橋的工具。最後是掙到錢還是虧損,全看發起人和專案本身。

眾籌就是投資,要知道沒有無緣無故的高回報。如果保證高收益,那賺的就是倖存者偏差。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Plan B能否應對利率新規?360數科、樂信等平臺已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