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什麼是P2P?

P2P是英文peer to peer lending(或peer-to-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夥伴對夥伴)。又稱點對點網路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屬於民間小額借貸,藉助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網路信貸平臺及相關理財行為的金融服務。

從道理上來講,P2P模式本身沒有問題,它將市場上多餘的資金聚集起來給了那些需要用錢的人。而且放款速度快,對於經濟是有幫助的。對於有閒餘資金的人來說,可以獲得部分利息收入,對於繼續資金的人來說,可以快速獲得繼續的資金髮展生產經營,對於P2P機構,可以通過服務獲得佣金,可以說,搞好了是多方獲益。

p2p現狀

P2P幾乎全軍覆滅

2019年10月21日,中國銀保監會相關人員在新聞釋出會上透露,中國網貸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已連續15個月下降。嚴監管下的中國網際網路借貸領域風險形勢逐步好轉。

P2P,這場一度轟轟烈烈的,帶著強烈陣痛感的網際網路金融試驗,在12年後基本宣佈謝幕,而其留下的印記,將對中國的新金融監管、金融創新、福斯投資的走向產生長期影響。

2011-2019年,中國P2P網貸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呈現先上升後下降趨勢。截至2018年12月底,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相比2017年底減少了1219家。自從2015年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達到3464家後,已經連續三年出現下降。截止2019年12月底,P2P網貸平臺數量下降至343家,相比2018年底減少了678家。現存數量只有高峰時的10%。

P2P,病在哪裡?

用“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來形容p2p是十分形象而恰當的。

監管部門:缺少系統的、有效的行業規範,基本上是一邊發展一邊觀察,到了後期出臺一系列監管措施,但是已經錯過整頓發展的良好時機。

P2P平臺:P2P的准入門檻太低,資質不夠的個人就能註冊公司,甚至有些公司設立本身就是為了詐騙。吸收群眾的辛苦血汗錢供他們大肆的揮霍,豪車,豪宅管理混亂、風控缺失、非法經營、各自為政、高息攬儲、違法催收,妄圖靠暴力催收彌補風險控制,結果搞不好會觸犯法律。

投資者:這個群體基本是社會上一些有閒錢的人(較理智),和一部分想掙快錢的人(較激進),他們無視風險,誰的利息高,資金就給誰。為了利益無視風險。遇到高額的利息率的時候,被利益衝昏頭腦,不分析公司經營情況,坐收漁利。

貸款者:無視誠信、薅羊毛成風。缺乏契約精神差。不少借款人從剛開始就沒想著還錢,各種老賴充斥在p2p平臺上。

可以說,在這個體系中,沒有一個環節是理性、依法、誠信、合規的,一開始是互相利用,後來演變成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脫離法治軌道,註定會出問題。高利貸橫行。由於攬儲利率高,那放出去的貸款也要有高回報率。於是這些平臺想了各種辦法收取極高的利息,借款人自然還不出,導致平臺資金鍊斷裂。

P2P

判p監管

平臺垮塌,各方都是受害者

經過這一波P2P整頓,這一鏈條的各個環節,實際上都是受害者。

投資者:大部分資金血本無歸,更別談什麼優厚利息。

平臺:資金鍊斷裂,受到各方面處罰,高管和骨幹人員收入被收繳,有相當比例鋃鐺入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非法經營罪。

貸款者:大部分被著老賴黑名單,限制高消費,生活品質受到嚴重影響。

小結

民間借貸及融資問題,仍然是一個有待探討的問題。要搞好這個問題,至少是兩個要點。一是加強過程監管,提高入行門檻。二是大力抓誠信教育,加大失信處罰力度。讓企圖利用合法手段進行非法融資者無所遁形,讓熱衷於“薅羊毛”者付出代價。這個問題規範好了,大家才會共同受益。

p2p現狀

最新評論
  • 1 #

    是老賴毀了這個行業

  • 2 #

    曾經參與過p2p,良性退出了,點點滑鼠就把錢貸出去,點點滑鼠就可以借錢,太容易了,所以很多人逾期不還,造成惡性迴圈,可憐債權人,擼貸老賴太多!

  • 3 #

    如此榨血,以後很難有人再相信金融創新。

  • 4 #

    p2p就是設計好的詐騙

  • 5 #

    把捷信這個高利貸平臺整治了

  • 6 #

    個個都是套路貸,支援大家都去貸,貸了不還。

  • 7 #

    一定程度上也為一些企業減輕了融資壓力哦 也降低了正規銀行的放貸風險

  • 8 #

    高利貸穿上馬甲就是P2P

  • 9 #

    和中國銀行原油寶比好多了,至少不會倒賠吧?

  • 10 #

    錢去哪了 這是關鍵

  • 11 #

    美中國人人的錯!

  • 12 #

    對花唄也要只貸不還,讓花唄滅亡

  • 13 #

    統計過有多少人因此死亡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通達信手機APP指標,漲停先鋒主圖指標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