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諾貝爾獎在全球家喻戶曉,除了每年得獎的優秀學者外,獎金的管理也備受關注。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到現在,獎金已經發了整整120年了,獲得諾獎的學者越來越多,獎金也越發越多,諾貝爾獎金百年不衰的管理訣竅不斷被髮掘著。

分析諾貝爾基金會,就不能脫離它的發展歷程。基金會的成立並不順利,成立後也曾差點“斷代”,二十年代瑞典當局糾結了很多年要不要收稅,就讓理事會頭疼不已,好在當局最終放棄,稅負累累的基金會得以喘息。到了1953年,市場波動通貨膨脹再一次壓得基金會喘不過氣來,眼看基金只剩300萬美元,政府的搭救再一次使諾貝爾基金會得以延續。

代入社會背景,諾貝爾基金會的管理從一開始就面對著極大的挑戰,戰爭導致的市場波動加大了不確定性因素,靈活利用基金,使其遊走在證券、期貨和債券等各種市場中獲取收益成為歷任管理人面對的問題。在這之前,諾貝爾基金會背靠瑞典政府,除了在本國免除徵稅,在其他市場的投資也得到稅收優待,有效對沖了潛在的風險。

稅務方面的綠燈是先天優勢,但基金管理人們獨到的眼光讓基金得到不斷的累積。從成立之初的債券為主,逐漸涉及機械、化工等領域,伴隨著時代對於市場需求的變化,諾貝爾基金會的資金流向基本上能夠做到準確無誤。這也是諾貝爾基金會從保守走向主動的轉變歷程,也正是主動投資的積累,讓諾貝爾基金會每年的收益都能遠超獲獎者們的獎金總和,讓獎項保持著至高榮譽。

六十年代以來國際投資市場出現極大變化,市場投資節奏更快,風險波動也在快速傳遞,諾貝爾基金會發展到此時已經形成成熟的投資策略。透過對房地產、科技等快速發展領域和鋼鐵能源等傳統領域的動態配置,組合整體的波動性不斷降低,並能夠保持較高的收益。

基金會在國際投資市場屹立不倒,還有一個關鍵因素便是保持對於匯率和市場利率的敏感,諾貝爾獎獎金公認提高,足以反映出對於國際匯率的把握。既要保護資本,也要保護收入,在投資市場本身就是不小的挑戰,而諾貝爾基金的運作,恰恰將二者都做到極致,也正是如此,諾貝爾獎多代表的榮譽才始終閃耀光芒。

財經界動態透析

7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新基建——充電樁優質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