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中秋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並沒有迎來想象中的大跌,反而在風電、煤炭等板塊全線爆發,但是細看這些板塊,就會發現多數個股的估值讓參與難度驟然提升。我們仍舊致力於為大家挖掘低估的優質個股,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家細分化工賽道的龍頭——利安隆。

抗老化助劑產品龍頭

抗老化助劑產品龍頭:利安隆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2017年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自成立以來,公司始終堅持高分子材料抗老化技術及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產品線已經覆蓋抗氧化劑、光穩定劑和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材料抗老化問題的U-pack產品的全系列。具體來說,公司的產品包括主抗氧化劑、輔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受阻胺類光穩定劑、復配定製五個系列,廣泛應用於塑膠、塗料、橡膠、化學纖維、膠黏劑等所有種類的高分子材料。

股權結構穩定集中,員工持股有利於公司長期發展。利安隆的實際控制人為董事長李海平先生,他透過100%控股利安隆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和天津利安隆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方式間接持有公司12.22%和15.83%的股權,合計持股佔比達到28.05%,股權結構穩定且集中。此外,公司多次推出員工持股計劃,充分繫結核心管理層及骨幹人員與公司的利益,有助於公司中長期的穩定發展。

“內生+外延”助力公司業績高速增長。經過數十年在行業中的沉澱,公司的業務得到了較為迅速的發展,與之對應的是快速成長的業績。資料顯示,利安隆的營業收入由2011年的2.62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24.83億元,年化複合增長率達到28.39%;歸母淨利潤由2011年的0.2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2.93億元,年化複合增長率達到34.75%,利潤增速超過營收增速,可見公司賺到了真金白銀。2017年後,公司開始頻繁地併購收購,內生+外延雙管齊下,助力公司業績成長。

前瞻佈局新業務,助推第二成長空間

光穩定劑+抗氧化劑成為公司核心業務。公司深耕抗老化助劑,簡單來說就是化學制品的“保鮮劑”,主營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光穩定劑、抗氧化劑和U-Pack三大類。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上述三大業務營收分別達到12.37億元、9.58億元和2.06億元,營收佔比分別為49.84%、38.57%和8.29%。

光穩定劑技術壁壘較高,利安隆具有國內產量領先優勢。光穩定劑是可以改變高分子製品耐光性的一種化學助劑,通常被分為紫外線吸收劑(UVA)和自由基捕獲劑兩大類。光穩定劑的生產流程較為複雜,需要經過多步驟反應合成,體系控制要求較高,形成技術壁壘。從需求端來看,自由基捕獲劑中的受阻胺類光穩定劑(HALS)是全球和國內使用量居首的光穩定劑,其次是紫外線吸收劑中的苯並三唑類和二苯甲酮類產品。從供給端來看,BASF佔據全球光穩定劑產能第一的位置,其餘企業的產能比較分散,市場集中度不高;國內市場方面,多數企業專注於單一光穩定劑的研發與生產,利安隆以2.4萬噸的產能位居國內企業產能第一,在寧夏中衛、浙江常山和河北衡水等基地均有佈局光穩定劑的產能。

抗氧化劑細分賽道相輔相成,穩定增長。抗氧化劑可以延緩或抑制材料在聚合、儲存、運輸、加工和使用過程中因氧氣或臭氧而產生的降解過程,進而達到阻止材料老化並延長使用壽命的目的,抗氧化劑一般被分為主抗氧劑和輔助抗氧劑兩大類。需求結構方面,國內的抗氧劑以主抗氧劑的受阻酚類和輔助抗氧劑的有機亞磷酸酯為主,佔比分別達到49%和44%。國內廠家多以主抗氧劑為切入點,而利安隆在這一行業中推行差異化佈局,先以輔助抗氧化劑起家,目前公司在抗氧化劑業務上的產能達到了35900噸,分佈在天津漢沽和寧夏中衛兩大生產基地,公司也在最新的年報中披露珠海一期專案將新增6萬噸的主抗氧化劑產能,實現抗氧化劑業務的全面佈局。

管理層前瞻性佈局保證公司業績增長連續性。公司在2018年透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實現了對凱亞化工的收購整合,完善了公司在光穩定劑業務上的產品矩陣。同時管理層眼光毒辣,發現了民營大煉化一體化趨勢下帶來的抗氧化劑需求爆發,提前三年以自有資金和募集資金籌建珠海基地,根據公司年報顯示,公司2021年底珠海一期專案將實現6萬噸產能的投產,成為公司未來兩年內最具潛力的業務增長點。2020年,公司管理層再次走在了業務發展的前面,開始著手於天花板更高的潤滑油新增劑業務,收購康泰就是最好的證明,等到康泰完全整合之後,抗氧化劑的利潤高點也基本到達,業務增長實現了無縫對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利安隆對康泰的收購併不順利,在7月份遭到證監會的一次駁回之後,近日公司重新開始遞交了相關的稽核檔案,在檔案中顯示,利安隆將透過“現金+定向增發股份”的方式完成對於康泰的收購。而定增價格最終定為28.045元,截止9月13日,公司最高股價達到42.77元,定增價格是公司最高股價的66%左右,定增的折價比例超過30%。在定增結果沒有落地之前,可能會對利安隆的股價產生較大的影響。

歷史股價&估值走勢回顧

回顧公司的歷史股價表現,上市後利安隆的估值快速提升,隨後經歷了將近一年的估值消化階段。自此之後,公司的股價走勢基本上與化工行業指數以及創業板指的走勢保持一致,且每一輪上漲大多也會疊加公司業績持續向好的因素在其中。公司在2018年底歷經了一次重組,同樣也有增發股份的方案在其中,當時定的增發價格折價率僅有10%左右,但是在定增重組方案徹底透過證監會的稽核之前,公司的股價震盪幅度較大。近期公司的股價走勢與化工和創業板有所背離,主要原因是受到管理層高位減持+初次定增申請被否兩項負面事情的影響,在公司公告稱重新進入定增稽核流程之後,股價有所企穩回升。

利安隆2021年的歸母淨利潤規模預計將達到4億元,基本與2019年的業績增速保持同一水平線,當時公司的估值水平基本保持在25倍左右;公司在半年報中透露,力爭在2023年將公司的營收規模做到50億元,按照公司歷年的淨利潤率水平來看,保守給予公司2023年12%的淨利潤率,則2023年公司的淨利潤能夠達到6億元的規模。同時,公司的動態PE達到23.72倍;前瞻PE為20.63倍,均位於歷史估值的底部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的現金流近年表現一直不好,經營性淨現金流+投資性淨現金流的總和一直為負數,這與公司大手筆的投建產能、收購公司是分不開的。但是從2021年的半年報來看,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經營性現金流保持低基數的前提下,2021年上半年的經營性現金流仍呈現同比下降的情況,公司賺到了利潤仍舊沒有收到現金,現金比只有65%左右的水平,需要有所警惕。

綜合來說,利安隆在穩步發展自身傳統抗老化助劑業務方面,隨著今年珠海產線的投產,公司在傳統業務上的市場佔有率將進一步有所提升;同時,公司也將透過併購收購的方式率先進軍潤滑油新增劑市場,為公司成功尋找到第二增長曲線。

3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21年9月22日各品牌黃金價格對比;買黃金首飾哪個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