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下的首批18家企業在深交所敲響了上市鐘聲,創業板正式步入註冊制時代。小夏當時還專門講解了創業板註冊制,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回顧~(《創業板註冊制今日開板,20%漲跌幅下這些資訊一定要注意!》)

如今恰逢創業板註冊制一週年,首批透過註冊制上市的創業板企業,究竟交出了怎樣一份成績單呢?小夏今天就來帶大家一起看看註冊制一週年為創業板帶來的變化~

01

182家公司圓夢創業板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帶來了什麼?一個更加直觀的變化,就是發行節奏明顯加快,上市稽核效率提升,更多創新創業企業獲得直接融資機會,一句話概括就是成員迅速增加。截至8月23日,創業板註冊制落地後共有182家公司圓夢A股,較最初的18家首批創業板註冊制“星宿股”增加了9倍。(資料來源:wind,截至8月23日)

從上市時間來看,這182家公司中有119家是今年上市的新股,佔比約65.38%。按照上市計劃,8月24日超越科技、雷電微力也會在創業板上市交易。這也意味著,隨著IPO保持常態化發行,創業板實施註冊制下的成員也將進一步擴充。(資料來源:wind,截至8月23日)

02

總市值1.88萬億元

隨著註冊制的實施,在成員數量不斷增加的背景下,這一年來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總市值也不斷擴容,並最終突破萬億元。截至8月23日,創業板註冊制下這182家公司目前總市值達到了1.88萬億元,平均每家公司市值為103.29億元。(資料來源:wind,截至8月23日)

具體來看,創業板這一年上市的企業中,最新市值突破百億元的創業板公司數量有23家,5家公司的總市值超過了500億元,誕生了三家千億市值的“新秀”,其中金龍魚以3786.98億元位居創業板註冊制下個股市值第一,愛美客、華利集團分別以1215.90億元、1054.97億元分列市值第二、第三。從這些資料中不難看出,創業板的龍頭效應正在凸顯。(資料來源:wind,截至8月23日,以上不作為個股推薦)

03

相較發行價平均漲幅160.04%

創業板註冊制下的這182家公司上市首日的平均漲幅為257.23%。其中,有20家公司上市首日的漲幅超500%,讀客文化上市首日更是漲超19倍,成為創業板註冊制下漲幅最大的公司,康泰醫學漲超10倍,位列第二。(資料來源:wind,截至8月23日,以上不作為個股推薦)

在業內專家看來,註冊制後由於創業板股票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交投火熱也在情理之中。那麼拋開前期影響,從最新資料來看,創業板註冊制下182家公司如今股價相較發行價的平均漲幅為160.04%,共8家公司目前股價相較發行價漲幅超過500%,其中漲幅最高的依然是讀客文化的1138.71%。可以看出,即使部分個股的股價相較首日漲幅有所縮小,整體表現依舊不錯。(資料來源:wind,截至8月23日,以上不作為個股推薦)

04

為創業板帶來了哪些變化?

這一年,創業板既收穫了豐碩的改革成果,也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咱們一起來看看,註冊製為創業板帶來了哪些變化?

一是市值的大幅擴容。隨著註冊制改革穩步推進,創業板市場得到進一步完善與發展。截至7月30日,創業板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12.77萬億元(約合2.03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創業板市場,僅次於美國納斯達克的25.66萬億美元的市值。

二是配套改革的不斷推進。在這一年時間裡,資本市場迎來了“增量+存量”同步推進的改革。創業板首發、再融資、併購重組同步實施註冊制,並以註冊製為主線,統籌完善上市、資訊披露、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交易、退市等各項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三是創業創新的板塊定位不斷凸顯。截至2021年8月20日,1011家創業板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925家,佔比超九成,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佔比近六成,匯聚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醫藥、新材料、高階裝備製造等四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創業板叢集化發展趨勢尤為明顯。(上述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021.08.23)

四是為投資者帶來了一些新的投資啟示。價格由價值決定,選擇績優成長股是註冊制時代下的優質選擇,對於投資者而言,選擇好公司和淘汰壞公司的程序都會加速,市場將會越來越分化,因此投資者在投資創業板時務必要注意標的的選擇,不妨透過指數基金,比如華夏創成長ETF(159967)及其聯接基金(A:007474,聯接C:007475)來佈局創業板龍頭,創成長ETF採用Smart Beta策略,捕捉創業板中的高成長、高彈性機會,或許能夠更好地把握創業板註冊制時代下的投資機遇。

9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宅經濟”崛起,遞四方海外倉助力家居產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