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每日開盤9:25選出階段可操作強勢股,短線起漲點位置,一至兩週操作節點。

今日:杭州園林 數字政通

下面有段文章,文中觀點我比較認可,引薦過來分享給大家:

我認為股票是普通人實現階級跨越的最可能、甚至是最好的方式。

不過他們靠股票跨越的方式可能跟你想象的不一樣,絕不是拿筆錢去股市賭一把那麼簡單,而是一種資源配置和財富增長的思路。

普通人由於資源少,不可能像高淨值人士那樣靠債性收益碾壓底層,想要躍遷,權益類這種風險收益偏高的投資方式幾乎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如果你是一位公子,你家老爺給你5個億,其實最好的方式是買成理財,每年債性收益4%,2000萬,然後把自己每年的消費控制在2000萬以內。只要是權益類,多少帶有賭性,你的目標是“躍遷”,那就必須要賭。

我說一下我周圍,普通家庭出身,靠炒股跨越的人的特徵:

1.首先,炒股並不是他們的主業,至少一開始不是,他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份提供穩定現金流的好工作。

真正純粹職業做股票起來的人是很少的,首先你沒那麼多的錢,本金少的話,收益高低其實意義不大,給你10萬塊,每年20%收益複利10年,也就是60萬,靠這個根本活不了;其次沒有穩定現金流,純靠股市收益的話,你的心態會很差,而且本金積累會很慢,很可能收益連你的日常消費都覆蓋不了,遇到熊市飯都吃不上。

直白點說吧,股市是他們手中的利器,沒有股市,從長線來看,他們也能比大多數工薪階級強。

2.大多數都有十年以上的炒股經驗。

股票只是伴隨他們成長的一個長期副業,說白了他們是有退路的,虧了也是有現金流可以做補充的,不會傷筋動骨。未來能不能成長為他們的主業,看機緣、看市場、看天賦。經歷過多輪牛熊,管理的資金從小到大,慢慢成為生活和財富配置的一部分,心態越來越平和。

​能力都是一點點地培養的,一個普通家庭,剛畢業的學生,真把家裡錢全給你炒股,可能一個波動,晚上你就得失眠了。他們也不是神仙,也都是虧過賺過,牛市激動過,熊市失落過。他們能堅持一個副業十年,你能嗎?

​3.股票是一種手段,不是唯一的手段。

​他們實現跨越,也不全是因為股票,股票只是其中的一環。股票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了初始階段的積累,更早的置業,加上房子價值的上漲,工資也一直在上升,資產性收益、股票收益越來越高,逐漸開始和工薪階層拉開距離。這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並不是靠炒股一步到位的。

​4.逐步形成屬於自己的交易邏輯和交易模式。

​每個能走到這一步的人,都會形成一套符合自身性格、風險喜好的交易模式,這種交易模式可以是短線、波段、長線,雖然各有不同,但肯定是邏輯自洽的。絕不是聽個訊息,買個股票那麼簡單,新手往往最喜歡談一些稀奇古怪的名詞,什麼莊家、韭菜、拉高出貨、籌碼、誘多什麼的,聽上去好像很懂,其實狗屁不通。

​大多數人做股票,贏了自大狂妄,輸了就罵人,諸如“為什麼不加強監管”,“A股就是賭場”,“吃人不吐骨頭”、“狗莊害人”之類的。很多人的水平永遠停留在這個階段。

​5.股票只是理財手段,本職工作非常重要。

​家裡給你十萬塊錢,看上去你每天都能波動幾千塊,比你剛畢業時候一個月收入還高,但其實這意義不大。就算當時市場不好,給你賺個30%,也就是3萬塊錢。但如果你荒廢了主業,可能別人一個升職,薪水上的提升完全碾壓你這3萬塊。剛畢業三五年,本身就是職業生涯黃金期,你那三萬塊可能過幾天就虧回去了,別人職業收入的提升確是實實在在的。

​股票以外的現金流越多,你在股票中的容錯空間就越大,最後的贏面就越大,形成良性迴圈。

什麼時候你可以把股票當作主業,當你的職業生涯遭遇天花板,收入上不去了,而股票收益可以連續三年,平均收益達到工資的三倍以上。你做不到這一點,作為一個普通人,那你的重心還是要放在工作上。

​他們這些人,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一群人,懂得剋制自己的慾望,規劃自己的未來。先立於不敗之地,再看天時圖謀發展。

2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21年8月 13日(星期五)調整會再來一下誘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