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全球多達169個行業受影響,汽車行業首當其衝

近期汽車廠商停產減產已成為常態,值得一提的是,減產的原因不是因為生產出來的車沒人買,恰恰是因為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量太大,導致汽車晶片的供應速度跟不上汽車的生產速度,在這種情況下,汽車生產商只能被迫減產,甚至停產。福特汽車、鈴木汽車、大眾美洲公司、豐田汽車、本田汽車等眾多知名車企都發布了暫停工廠生產線的計劃。

和手機、遊戲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不同,一輛車要用幾百甚至上千個晶片,缺一個就會導致整車無法生產。而且車用晶片的要求也遠超過消費電子晶片,比如5nm手機晶片發展已經十分成熟,14nm、7nm也很常見。車用晶片則不需要這麼先進的工藝,但其生產標準卻比手機晶片高了許多。

雖然汽車行業對晶片的要求高,但基於現在的晶片製造水平,晶片製造商生產高標準的汽車晶片並是不什麼難題,但汽車行業還會陷入比手機行業還嚴重的晶片困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疫情期間的晶片產能轉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遠端辦公、線上教育以及居家生活等系列活動的開展導致了手機、平板和遊戲機等一系列娛樂類和辦公類電子產品爆發性需求,半導體廠商紛紛轉去生產這部分晶片,進而導致汽車晶片產能下降。如今疫情好轉,車用市場甦醒但產能缺口卻一時無法彌補,“晶片荒”自然而然也就開始出現。

晶片荒,企業高管們更慌,有些高管們甚至直接跑去晶片製造商門口蹲點,而缺芯的不止汽車行業,如今“晶片荒”的影響以及蔓延至各類企業。

據央視財經報道,“下個月我的訂單預估是8000萬美元,但現在預估只有7000萬美元左右。那這個1000萬美元的差異,可能就是一些晶片的缺料。”某國際網路通訊製造商總經理劉宗寶如此表示,其公司生產的路由器等產品銷往歐美、亞太等地區。如今受晶片供應緊張影響,企業出貨量受到嚴重製約。

王強是一家小家電企業的負責人,今年以來他家的小家電生產一度陷入停滯,同樣是缺芯惹的禍。“我們上個月感受很明顯,我們的供應商或者是供應鏈,因為缺芯的事情沒有按時交付我們的產品。”

高盛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多達169個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晶片短缺的打擊,包括鋼鐵產品、混凝土生產、空調製造、啤酒釀造、肥皂生產等眾多行業。

“買不到”和“買不起”

全球缺芯加劇,漲價勢在必行。“買不到”和“買不起”已成為下游企業共同面臨的困境。

某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維群表示,產品中間用到的晶片是德國產的,去年的價格是3.5元一個,今年已經漲價到16.5元了。相比之下一個芯片價格飆漲5倍。

同樣,在不少行業交流群裡見到行業人士的吐槽,不少原廠器件漲價幅度之高令人詫異,甚至有人表示,MCU有漲價到原來10倍的,如此高昂的價格也導致企業“望而卻步”,寧願停工停產;也有人表示,除非原廠大量出貨,不然難搞。但原廠方面又何嘗不是面臨上游材料及其他因素的困擾呢。總而言之,晶片廠商開啟漲價模式,最終結果都是消費者買單。

疫情再度爆發,半導體大廠“遭殃”

就在上週,半導體封測巨頭京元電子的竹南廠區發生群聚性傳染事件。最新資料顯示,京元電子昨已完成全數7106名員工採檢,新增65人確診,累計移工與臺籍員工染疫高達195人,成為苗栗縣最大規模的群聚傳染事件。

目前,封測大廠京元電子外籍工人停止上班、居家隔離,且薪資照付。京元電子預計,最嚴重情況是外籍工人全休假14天居家隔。京元電子外籍工人逾2000多人,相關人力佔總人力近三成,達約27%,若外籍移工全數休假14天,公司坦言營運後續影響尚難評估。據悉,京元電子停工二天影響產能百分之三。昨晚7時20分夜班重新啟動,但公司表示人力有限,生產線雖恢復運作但仍降載。

除了京元電子竹南廠之外,近日臺灣另一家同在竹南設廠的封測廠——力成旗下的超豐電子也傳出有員工確診新冠肺炎。至今有17人快篩陽性,11人確診。對此,超豐電子表示一切將以臺灣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為準。

臺灣半導體封測業已成此次臺灣地區疫情的重災區,並且疫情仍有繼續擴大的趨勢。同樣,此前馬來西亞因疫情“封國”導致的後續影響同樣給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帶來了嚴重危機。

為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馬來西亞於6月1日開始全國進入封鎖期,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全球範圍內有超過50家半導體公司在馬來西亞有投資。眾所周知,半導體封測是晶片製造所必須的後段製造工序,目前晶圓代工產能已經是持續緊缺已經造成了全球半導體供應危機,缺芯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汽車、消費電子等眾多領域的終端產品生產製造,如果現在本就緊缺的封測產能再掉鏈子,無疑將進一步加劇全球缺芯、漲價的問題。

7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半導體晶片行業缺貨漲價風潮愈演愈烈,廣大消費者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