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1. 行業總體回顧

1.1. 板塊業績綜述

從食品飲料行業整體來看,2020 年實現營業收入 7796.90 億元,同比增長 11.48%; 實現歸母淨利潤 1382.82 億元,同比增長 18.77%。2021 年 Q1 行業實現營收 2404.31 億元,同比增長 26.03%;實現歸母淨利潤 501.48 億元,同比增長 28.28%,2021 年 在需求景氣回升和同比基數較低的共同作用下,收入、利潤增速相比 2020 年明顯 提高。從行業橫向來看,由於行業較強的剛需屬性及抗週期性,2020 年仍實現穩健 增長,高基數下 2021Q1 食品飲料行業收入、利潤增速在 A 股各申萬行業分類中處 下游水平。

分子行業來看,在營收方面,2020 年表現最好的是食品綜合板塊,實現營收 1094.21 億元,同比增長 23.49%;肉製品、調味發酵品、啤酒和乳品表現次之,營收分別為 1370.95、404.85、552.05、1511.03 億元,同比增長 21.34%、15.07%、13.56%、9.77%; 白酒、其他酒類、軟飲料、黃酒、葡萄酒表現一般,分別同比增長 6.82%、4.50%、 -16.04%、-22.13%、-34.87%。

2021 年 Q1 飲料製造板塊表現亮眼,實現總營收 1196.38 億元,同比增長 29.22%; 其中其他酒類、啤酒、軟飲料、乳品、葡萄酒、黃酒、白酒分別實現營收 10.72、 160.68、57.97、421.47、15.93、10.35、940.37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67.20%、66.97%、 53.91%、38.12%、37.61%、34.81%、22.77%;食品綜合、調味發酵品、肉製品分別 實現營收 314.57、116.36、355.54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28.91%、23.44%、5.06%。

在淨利潤方面,2020年其他酒類和食品綜合增速最快,分別增長546.53%、144.22%; 其他表現較好的有軟飲料、啤酒、肉製品、調味品、白酒、黃酒,增速分別為 47.96%、 38.08%、25.37%、19.12%、12.14%、11.38%;乳品、葡萄酒淨利潤同比負增長。2020 年 Q1 其他酒類和啤酒延續良好表現,分別實現淨利潤 2.06、12.77 億元,同比分別 增長 557.76%、331.68%;乳品板塊盈利能力反彈,實現歸母淨利潤 31.72 億元,同 比增長 210.13%,黃酒、葡萄酒、軟飲料、白酒、調味品、肉製品的淨利潤增速分 別為 88.83%、75.82%、70.08%、17.62%、15.66%、7.40%。

1.2. 市場表現回顧

2020 年申萬食品飲料板塊漲幅 90.55%,上證綜指上漲 15.46%,滬深 300 上漲 23.53%, 食品飲料板塊繼續大幅跑贏大盤。分子行業來看,2020 年度白酒上漲 97.53%,排 名子行業第四;其他酒類、調味發酵品、黃酒漲幅較大,分別上漲 220.55%、118.09%、 103.83%;其他版塊亦有一定幅度上漲,啤酒綜合上漲 87.24%,肉製品上漲 57.93%, 食品綜合上漲 55.56%,乳品上漲 46.39%,葡萄酒上漲 25.00%,軟飲料上漲 24.05%。 2021年Q1SW食品飲料板塊下跌8.10%,上證綜指下跌0.35%,滬深300下跌1.73%, 食品飲料板塊表現弱於大盤。全部子行業均有下跌,其他酒類跌幅最小,下跌 0.86%; 食品綜合、白酒、乳製品、軟飲料、啤酒、葡萄酒、肉製品、調味品、黃酒分別下 跌 4.90%、5.95%、7.49%、8.36%、11.49%、12.68%、13.06%、21.13%、33.95%。

從個股來看,2020 年漲幅前十名分別為良品鋪子、熊貓乳品、酒鬼酒、皇臺酒業、 山西汾酒、百潤股份、妙可藍多、泉陽泉、安井食品、鹽津鋪子。2020 年跌幅前十 名為 ST 通葡、三隻松鼠、*ST 麥趣、*ST 科迪、惠發食品、莊園牧場、香飄飄、 *ST 西發、得利斯、佳隆股份。

2021 年 Q1 漲幅前十名分別為祖名股份、李子園、華康股份、*ST 麥趣、金禾實業、 鹽津鋪子、湯臣倍健、*ST 中葡、*ST 西發、光明乳業。2021 年 Q1 跌幅前十名為 皇臺酒業、天味食品、金楓酒業、順鑫農業、青青稞酒、老白乾酒、古越龍山、會 稽山、金種子酒、洋河股份。

1.3. 機構持倉分析

從機構持倉角度來看,2019 Q2 基金重倉持股達到 17.54%高點後出現回撥,2020 Q1 持倉比例為 13.29%,Q2-Q4 持續提高至 17.97%,創下歷史新高。2021Q1 持倉比例 小幅回落至 17.05%,預計 2021 全年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從機構重倉的食品飲料個股配置情況上看,長期排在榜單前 20 名的貴州茅臺、五 糧液、伊利股份、瀘州老窖的機構配置比例自 2020Q1 以來出現分化,其中茅臺與 五糧液穩居前兩位,伊利配置佔比自 2020Q1 的 1.08%下滑至 2021Q1 的 0.60%。其 中山西汾酒自 2020Q4 以來進入機構重倉配置榜單前 20 名,且排名處在上升態勢。

2. 白酒:穩中求進總基調不變,結構升級成為主旋律

2.1. 2020 年逐季恢復整體穩健,2021Q1 低基數下增速回升

2020 年白酒產量有所下滑,營收及利潤穩健增長,消費升級依然明顯。2020 年規 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收入 5836.49 億元,同比+4.61%;實現利潤 1585.41 億元,同 比+13.35%;白酒產量 741 萬千升,同比-2.46%。整體上來看,雖然受到疫情的影 響白酒產銷量有所下滑,但整體消費升級趨勢依然明顯,營收及利潤仍然實現正增 長。從 19 家白酒上市公司來看,白酒板塊營業收入 2464.03 億元,同比增長 0.52%; 淨利潤 954.04 億元,同比增長 10.90%,全年實現收入利潤同比正增長,但增速慢 於行業增速,主要原因在於:

1)醬酒全年營收增速 15%左右,但大多數並未上市;

2) 疫情導致宴席消費場景階段性缺失,對全國化次高階酒企的影響明顯更大。

分季度看,2020 年逐季恢復,2021Q1 基本回歸正常動銷狀態。分季節來看, 2020Q1-Q4 白酒營收增速分比為 1.27%、-3.72%、6.76%、6.23%,Q1 春節前高階次 高階酒企基本實現出貨正增長;Q2 受疫情影響消費受壓,主要酒企基本開始實施 渠道管控,進行去庫存和維護市場秩序,酒廠發貨明顯減少,部分酒廠如瀘州老窖 停止發貨,水井坊進行強力去庫存,導致行業 Q2 出現明顯下滑;Q3 酒廠在渠道庫 存去化良好的情況下,迎來中秋國慶旺季,酒廠發貨節奏加快,營收同比實現較好 增長,尤其是次高階酒企均有大幅增長,如酒鬼酒系列、山西汾酒青花系列,今世 緣國緣系列;Q4 酒企運營基本回歸到正常狀態,但由於春節錯位延後,同比增速 略受影響。2021Q1 上市白酒企業實現營業收入 897.496 億元,同比增長 15.77%; 淨利潤 365.47 億元,同比增長 16.58%,整體迴歸到正常水平。

分價格帶來看,2020 年高階酒整體仍然實現穩健增長,次高階及以下整體有所下滑, 酒企的高階、次高階價位產品銷售增速好於中低檔產品。雖然白酒市場整體向上, 但各價格帶之間及價格內的競爭分化明顯加劇。就營收增速而言,2020 年全國化高 端(+11%)>次高階(-2%)=區域次高階龍頭(-2%)>地產酒(-11%);就利潤增 速而言,全國化高階(+14%)>次高階(+10%)>地產酒(+7%)>區域次高階龍 頭(+3%)。高階酒體現出極強的抗風險能力及增長穩健性,供應鏈保障能力更強, 高階禮贈及收藏屬性具有更豐富的消費場景,且在流動性較為寬鬆的環境下提價明 顯,消費升級承接能力更強,收入及利潤均呈現高增長;次高階及以下產品在宴席 等大型聚飲活動消費佔比較高,受到疫情的衝擊體現出明顯的季節特徵,主流產品 隨高階酒進行提價,彌補了銷量下滑對收入的部分影響,同時利潤增速明顯快於收 入增速;低端酒在消費升級壓力及供應鏈穩定性方面較弱,大眾口糧酒的特徵不具 備消費回補的特性,收入端呈現更為明顯的下滑,但受產品結構升級的拉動,利潤 增速明顯更快。

分企業看,2020 年度高階茅五瀘表現穩健,全國化擴張及產品高階化的次高階龍頭 增速較高。從價格帶內企業表現來看,高階酒茅五瀘增長均較為穩健,茅五全年如 期完成目標,國窖實現 25%左右增長。全國化次高階品牌中,酒鬼酒內參同比增長 73%,拉動營收增速整體達到 21%,捨得酒業積極招商整體平穩,水井坊進行渠道 控制下滑明顯達到 15%。區域次高階龍頭中,表現最好的是山西汾酒,其全國化擴 張仍在加速,長江以南保持 50%以上增速,整體增速達到 18%;今世緣受益省內消 費升級拉動產品結構提升;其餘均有所下滑。地產酒整體受影響均較為嚴重,但金 種子酒低檔產品銷售同比增長 156.87%拉高整體收入。

2021Q1 高階酒企增速穩健,低基數下次高階及以下酒企整體收入彈性更高。2021Q1 春節相對 2020 年春節時間更晚,造成酒企的出貨時間相對靠後,疊加 2020 年 2-3 月酒企動銷出貨受到疫情的影響幾乎停滯,低基數效應疊加時間效應,2021Q1 白 酒板塊表現較好,營收同比增長 15.77%,利潤同比增長 16.58%。分價位段來看, 高階維持一貫的穩定發展,其他價格帶營收及盈利能力均較去年同期彈性更高,從 收入增速來看,全國化次高階(+120%)>地產酒(+73%)>區域次高階龍頭(+32%)> 高階(+17%);從利潤端增速來看,全國化次高階(+213%)>地產酒(+141%) >區域次高階龍頭(+22%)>高階(+14%)。全國化次高階和地產酒由於去年同期業績低谷,2021Q1 營收和利潤端均表現強勢,同比實現三位數增長。區域次高階 龍頭產品結構有所升級,整體亦有明顯恢復,但受產品線過長及中低端佔比仍大的 影響,其盈利能力增長略遜色於營收增長。長遠來看,高階龍頭的酒企將依靠對消 費者、市場和渠道的強把控能力,全年穩中求進引領行業發展,次高階受益於大單 品模式突出,隨著宴席市場恢復及消費升級有望獲得更高彈性。

盈利能力來看,2020 年白酒板塊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一方面高價位產品佔比提升,另一方面銷售費用率有所下降。2020 年白酒板塊綜合毛利率/淨利率分別為 77.55%/37.18%,同比+0.11pcts/+1.59pcts,依靠產品結構最佳化、出廠價上調、收縮 銷售費用等策略,在疫情衝擊下整體業績穩中向好,盈利能力輕微提高。2021Q1 消費場景基本恢復,次高階價位帶整體呈現高增速,產品結構遜於 2020Q1,同時 銷售費用投放正常化,白酒板塊毛利率、淨利率分別為 77.97%、39.17%,分別較前 一年同期提升 0.5pcts、下降 1.7pcts。

2.2. 全年高階穩健,次高階彈性更大

2021Q1 高階酒企春節動銷略超預期,次高階酒企收入大幅增長,2021 年整體來看高階將維持穩健增長,次高階全年彈性更大。上市酒企陸續公佈 2020 年報及 2021 一季報,2020 年受疫情影響部分酒企盈利能力略有下滑,但仍有山西汾酒、酒鬼酒 等企業在疫情影響下表現亮眼,高階酒實現較好增長,全年穩健收官。2021Q1 高階 酒動銷略超預期,茅五瀘均實現雙位數增長,且五糧液增速超過 20%,瀘州老窖增 速超過 40%;次高階酒企表現更為突出,酒鬼酒、捨得、水井坊、山西汾酒等營收 增速分別達到 190%、154%、77%、70%,利潤增速達到 179%、889%、77%、120%。

我們認為 2021 年千元價格帶正迎來市場加速擴容的有利時機,高階白酒全年有望 獲得超預期表現。

1)從茅臺來看,當前拆箱散瓶基本代表了真實消費需求,其價 格維持在 2500 元左右,遠高於 2019 年及 2020 年同期整箱價格,說明消費者的承 接能力有明顯提升;

2)據新浪財經,今年元旦到春節期間(春節假期),五糧液全 國市場銷售超出預期,比去年同期增長 30%,其中春節期間 KA 渠道和專賣店動銷增 長均超 60%,渠道調研得知 KA 及專賣店渠道以散瓶購買為主,表明千元價格帶的大 眾消費正快速擴容;

3)據酒業家,2021 年 1 月 25 日瀘州老窖國窖銷售公司釋出通 知,一季度國窖 1573 配額已經執行完畢,並取消二月份計劃配額;

4)春節期間山 西汾酒青花 30 復興版、郎酒青花郎整體動銷回款均超過渠道預期,且價格較為堅 挺。我們認為受益於高階消費群體財富增長帶來消費能力的提升,疊加“少喝酒, 喝好酒”消費觀念的轉變,千元價格帶正迎來加速擴容期,看好高階酒全年表現。

同時,在次高階價位帶,我們認為 2019-2020 年高階酒下沿逐步拉高脫離 800 元價 位,為次高階升級創造了良好機會,雖然上市酒企(以濃香為主)增速從 40%回落 到 20%左右,但是醬香白酒獲得了飛速發展,醬酒在 400-700 元價位帶形成了國臺 國標,習酒窖藏 1988、紅花郎 10 年 15 年等大單品,引導了次高階價位帶升級。疊 加 2021 年宴席市場的全面恢復及濃香酒企費用投入向次高階高價位產品傾斜,次 高階酒企有望在 2021 年創造更高彈性,值得重點關注。

(1)貴州茅臺:直銷拉動整體增長,提價效應後期逐步顯現。公司 2021Q1 實現營 收 272.71 億元,同比+11.74%,實現歸母淨利潤 139.54 億元,同比+6.57%。

直銷佔比大幅提升帶動增長,稅金增加導致歸母淨利潤增速略低。2021 年 Q1 公司 營收同比雙位數增長,利潤增速略低的主要原因為稅金及附加達到 38.28 億元,同 比增加 56.38%,扣除其影響後則兩者增速較為吻合。從渠道結構來看,2021Q1 公 司直銷收入達到 47.77 億元,同比增長 146.46%,直銷佔比繼續提升至 17.54%;批 發收入為 244.57 億元,同比持平,考慮到經銷商數量有所減少,可見 Q1 增長完全 由直銷佔比加大貢獻,公司持續推進渠道扁平化和直銷(自營渠道)放量,經銷商 部分非標產品配額有所下降。分產品來看,茅臺酒 Q1 收入 245.92 億元,同比增長 10.66%,預計直銷佔比提升拉動噸價上行貢獻較大;系列酒收入 26.43 億元,同比 增長 21.86%,預計提價效應及產品結構上移貢獻顯著。渠道調研當前茅臺酒仍然處 於供求緊平衡狀態,拆箱政策下價格得以平抑,消費受眾明顯擴大;系列酒已經實 現順價,渠道利潤豐厚,未來有望實現放量夯實公司腰部產品梯隊。

高階酒擴容加速,公司發展穩中求進,提價效應後期有望體現。根據渠道調研,散 茅當前價格 2500 元每瓶,遠高於 2019-2020 年同期整箱價格,而散瓶代表的更多 是真實飲用需求,說明大眾消費能力提升明顯,從五瀘等公司動銷情況也可看出千 元價位帶擴容加速。公司已經對茅臺非標產品和系列酒分別提價,預計提價效應將 於第二季度開始顯現。公司 2021 年經營目標為營業總收入增長 10.5%左右,其中系 列酒銷量 3 萬噸不變,銷售金額 115 億元,同比增長 8%左右。我們認為在非標提價 及系列酒結構升級的助力下,全年業績或有超預期表現。在茅臺酒高階品牌引領下, 醬酒發展進入黃金髮展階段,產業格局更為穩健,進一步提升醬酒的抗風險能力, 加深公司龍頭地位壁壘。

(2)五糧液:Q1 增速提升顯著,普五品牌批價勢能向上。公司 2020 年度營收 573 億,同比增長 14.37%;歸母淨利潤 199.55 億元,同比增長 14.67%。2021Q1 營收增 長 20%,歸母淨利潤增長 21%。

全年營收目標順利實現,渠道結構調整效果顯現,普五批價持續上漲,經典五糧液 助推品牌力提升,系列酒整合漸顯成效。2020 年白酒行業分化加劇,公司持續實施 “補短板、拉長板,升級新動能”工作方針,順利完成收入目標。分產品來看,數 字化營銷推進加深後公司對渠道結構調整顯現效果,普五批價提升到千元左右,渠 道利潤明顯增強,全年高階酒銷量同比增長 5.28%,銷售額同比增長 13.92%,噸價 有明顯提升。公司於 2020 年 9 月推出新品“經典五糧液”,高階文化酒、紀念酒和 個性化定製產品開發進度順利,五糧液核心產品體系更趨完善,等級性和辨識度進 一步提升。系列酒方面 2020 年全面完成了尖莊、五糧醇、五糧特曲等主要品牌的 升級上市,併成功實施重點市場打造和終端分級分類建設,重新明確各品牌發展定位、劃清價格跑道,全年系列酒銷量同比下滑 4.6%,但噸價同比提升 15%,收入提 升 10%。2020 年公司酒類綜合毛利率 80.28%,在運輸費科目調整的情況下同比略有 提升。

2021Q1 增速提升顯著,全年批價上漲值得期待,千元價位帶王者發力。受益於春節 市場恢復常態,高階酒市場擴容加速,公司今年元旦到春節期間(春節假期)全國 市場銷售同比增長 30%,其中春節期間 KA 渠道和專賣店動銷增長均超 60%,Q1 營收 增速提升顯著。2021 年公司目標力爭實現營業總收入兩位數增長,繼續保持行業骨 幹企業平均先進水平的發展速度,我們認為完成確定性極高。我們預計隨著經典五 糧液動銷逐步展開,公司將大力打造高地市場和重點市場,強化市場引領和份額提 升,同時健全團購體系,鞏固意見領袖和消費圈層,從而形成經典五糧液和普五互 相促進的良性迴圈,全年普五批價上漲及經典放量值得期待。

(3)瀘州老窖:Q1 收入高增超預期,市場化考核定軍心。公司 2020 年營業收入 166.53 億,同比+5.28%;歸母淨利潤 60.06 億,同比+29.38%。2020Q1 單季度營收 50.04 億,同比+40.85%;歸母淨利潤 21.67 億,同比+26.92%。

2021Q1 收入高增超預期,特曲腰部 100%以上增長放量提速,疊加經營迴歸常態拉 升稅金比率,全年看收入和利潤增速匹配度更高。2020 年公司面對不利消費市場環 境,在 2-4 月停貨的狀態下,全年實現正增長,決勝“十三五”實現完美收官。分產 品結構來看,預計高階國窖營收增長 20%+,腰部特曲窖齡總體略有下滑,低檔酒 受產品價格調整及消費場景缺失影響營收同比下降 32%,產品結構上有明顯拉昇, 毛利率提升 2.4pcts 至 83.05%;全年銷售費用率同比-7.9pcts 至 18.6%,對利潤增速 貢獻明顯。2021Q1 公司營收高增 41%,預計高階國窖增速在 30%左右,腰部窖齡 特曲等100%以上增長放量提速。利潤端看增速略慢,系稅金及附加同比增長209%, 佔銷售費用比率提升 7.05pcts 至 12.96%,推測一方面與公司腰部特曲等放量有關, 另一方面公司經營迴歸常態,下游客戶庫存回升到正常水平,影響稅金繳付節奏, 全年來看,公司收入及利潤增速匹配度更高。

市場化考核定軍心,高階擴容加速,全年仍看高增長。公司同時公告《高階管理人 員薪酬與考核管理辦法》,致力於打造以經營業績為主要依據的考核牽引機制、以 價值貢獻為導向的薪酬激勵機制,有利於激發公司經營班子活力。公司 2021 年經 營計劃力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不低於 15%,我們認為受益於千元價格帶擴容及 公司品牌力提升,疊加公司薪酬激勵體制改革,公司治理能力及市場競爭力繼續提 升,全年國窖及特曲腰部高增可期。

(4)山西汾酒:青花品牌勢能加速釋放,十四五開門紅確定性高。公司 2020 年營 收/歸母淨利潤 140/30.79 億元,同比增長+17.63%/+56.39%;2021Q1 營收/歸母淨利 潤 73.32/21.82 億元,同比增長+77.03%/+77.72%。

全面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實現更有質量的增長。2020 年公司全力推進“六定”改革, 精簡公司職能部門數量,在營銷系統深入推行“組閣聘任制”,進一步下放運營自 主權,實現營銷隊伍年輕化,同時推進汾酒數字化建設,機制改革活力進一步迸發, 全年目標穩步實現,利潤大幅增長。分產品看,高階產品青花汾酒系列同比增長 30% 以上,銷售佔比不斷提升,針對青花 20、青花 30 兩款主銷產品分離運作,打造出高階化產品的全新運作模式,青花汾酒 30 復興版定價 1099元/瓶,站上千元價格帶; 玻汾仍然堅持以終端突破、招商育商與推廣標準動作為核心原則,在光瓶酒價位段 競爭力卓越。分市場看,公司全國化佈局換檔提速,長江以南核心市場增速均超50%, 省外市場同比增長 31.74%,省外收入佔比達到 57%,全國化推進卓有成效。公司全 國市場可控終端網點數量突破 85 萬家,省外經銷商增加 404 家,營銷數字化建設 加速,渠道管控能力提升明顯,增長更有質量。

青花品牌勢能加速釋放,2021Q1 增速環比提升明顯。2021Q1 公司業績提速,青花 品牌歷經多年培育品牌勢能加速釋放,疊加高階及次高階白酒擴容提速,Q1 預計 青花系列同比增長 150%左右,渠道創新、分離運作等營銷策略漸顯成效,腰部及 玻汾等產品表現良好。從營業稅費及銷售費用增長情況來看,當前公司生產經營狀 況相對 2020Q1 已經明顯恢復到正常水平,各銷售區域提前佈局春節旺季,聚焦宴 會團購渠道,終端促銷活動不斷,效果良好。2021 年公司目標力爭實現營業收入較 上年度增長 30%左右,十四五開門紅確定性高,汾酒復興值得期待。

(5)水井坊:宴席回補&團購發力推動 Q1 超預期,佈局醬酒新品牌。公司 2020 年實現收入 30.1 億元,同比下降 15.1%;歸母淨利潤為 7.31 億元,同比下降 11.4%。 2021Q1 實現收入 12.4 億元,同比增長 70.2%;歸母淨利潤為 4.19 億元,同比增長 119.7%。

Q1 超預期,宴席回補&團購發力拉動高階化。2021Q1 收入增長超預期,主要因為 春節錯位使得一季度白酒銷售較好、八大核心市場快速增長以及 2020Q1 低基數效 應,2021Q1 收入/利潤同比 2019Q1 仍實現 40.9%/91.7%的增長。2020Q3 開始針對 渠道進行激勵拉動銷售,同時宴席回補明顯,任務超額完成(年度超過 9 萬場)。 公司新成立了團購部進行典藏企業團購的推廣,2021Q1 發力團購渠道對高階化貢 獻較大,以及國家寶藏 IP 系列產品在春節期間銷售攀新高,帶動產品結構明顯優 化,同時井臺和八號提價帶動噸價上行,使得淨利率達 33.8%創歷史新高。根據渠 道調研,公司從 2020Q3 開始在完成本季度任務情況下根據經銷商庫存情況來決定 是否控貨,2021Q1 部分地區總代接近缺貨狀態,庫存處於良性水平。

品牌高階化&高階新品佈局&打造圈層營銷平臺&佈局核心市場&推出醬酒新品,為 增長賦能。

近期參加水井坊經銷商大會,公司提出今年將致力於:

1)品牌高階化營 銷:在核心媒體聚焦高階消費群,同時營銷費比高階化,預計未來典藏營銷費用佔 50%以上。

2)產品升級:升級典藏包裝和井臺酒體、包裝。佈局高階與超高階產品, 推出國家寶藏 IP 紀念酒和元明清 2.0 系列酒。

3)營銷改進:成立高階圈層平臺 獅王匯,打造宴席場景,賦能區域高階業務發展。增設經銷商定製酒,試點城市經 銷商聯盟體。

4)佈局關鍵市場:因地制宜發展井臺和典藏,增加一線人員,打造 前線銷售團隊。同時公司順應醬酒行業熱潮,攜手國威酒業成立醬酒公司,將推出 新醬酒品牌,後續值得期待。

(6)酒鬼酒:Q1 業績大增,內參及酒鬼雙輪驅動成長。2020 實現收入 18.26 億, 同比+20.79%;歸母淨利潤 4.92 億,同比+64.15%。2021Q1 收入同比+190%,歸母 淨利潤同比+178%。

全年內參大增拉動業績,2021 年省外擴張加速。公司 2020 年業績高增主要系高檔 產品銷售收入增長及經訴訟程式收到賠償款 7,194.12 萬所致。分產品看,預計全年 內參增速超過 50%,主要系內參公司化運作後市場開拓效率大幅提升,省內品牌影 響力大幅提升,省外招商進展速度快。次高階酒鬼系列 Q3 受省內市場恢復及紅壇 升級換代、黃壇提價等影響呈現高增長,全年預計實現 10%左右的正增長。公司省 內逐步實現分割槽域、分產品的扁平化招商取得積極效果;在省外戰略市場實現地級 市全覆蓋,繼續推進“內參”品牌的全國化營銷,2021 年目標實現全面佈局空白市場, 在省外地級城市客戶覆蓋率達到 100%、省內縣級城市客戶覆蓋率達到 100%,省外 擴張將實現加速。

2021Q1 開門紅,馥郁香型國標落地利好長期發展。2020Q4 公司對內參、酒鬼系列 實現控貨,重點梳理價格體系,春節期間動銷超預期,公司 Q1 整體實現高增,預 計內參翻倍,酒鬼系列增速達到 300%以上,內參及紅壇價格均有明顯提升,且當 前庫存處於合理偏低狀態。公司體制機制改革後管理層更加重視透過綜合化市場運 作和團隊激勵,市場開拓靈活高效,省外招商順利進行,內參模式已經顯示出強大 的生命力;酒鬼系列主力產品的升級換代卓有成效,省內成長空間初步開啟,公司 近年將形成內參及酒鬼雙輪驅動成長的良好局面。另外隨著長達 3 年的馥郁香型白 酒國家標準正式落地,公司品牌力有望再上臺階,助力全國化擴張

3. 啤酒及預調酒:產品結構進一步升級,未來發展趨勢良好

3.1. 啤酒:產銷量減價升,高階化程序加快

2013 年我國啤酒產銷量見頂,隨後逐步回落至穩定狀態。縱觀我國啤酒行業發展歷 程,自 2005 年起我國啤酒總產量和銷量均呈現明顯增長態勢,並於 2013 年達到頂 峰,總產量和銷量均突破 5000 萬千升。啤酒主要消費人群集中在 20-50 歲,隨著近 年來我國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劇,20-39 歲消費群體人數減少,疊加產品嚴重同質化 的消極影響,成為我國啤酒產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啤酒總產銷量自 2013 年以來逐 步回落。截至 2020 年 12 月,我國啤酒總產量已較峰值下降超 30%,目前總產量不 足 4000 萬千升。據 Euromonitor 預測顯示,我國啤酒銷量在未來 4 年內將保持相對 平穩狀態,預計在 2023-2024 年,我國啤酒銷量將穩定在 4200 萬千升左右。

啤酒行業產品矩陣加速升級,高階啤酒品牌或將持續受益。近幾年我國啤酒銷售呈 現出了明顯的結構變化,據 Euromonitor 統計顯示,按每升售價的差別,將啤酒分 為三種類型:高檔啤酒(14 元及以上/500ml)、中檔啤酒(7-14 元/500ml)、經濟型 啤酒(7 元及以下/500ml)。從銷量和銷售額資料來看,2014-2019 年間,我國高檔 啤酒銷量和銷售額近年來增長態勢迅猛,高檔啤酒銷售額的 CAGR 為 16.63%,銷 量則從 2014 年的 269.7 萬千升躍升至 2019 年的 495.9 萬千升;中檔啤酒銷售額的 CAGR 為 7.33%;而經濟型啤酒銷量和銷售額均下降明顯,銷量從 2014 年的 4004.2 萬千升下降至 2019 年的 3047 萬千升,銷售額呈現負增長態勢,CAGR 為-3.74%。

2020 年受疫情影響,三種啤酒型別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據 Euromonitor 預測,隨著我國消費結構升級,人均收入提高,以及居民消費水平和對 高品質生活需求的日益增強,2021 年後,我國高檔啤酒的年增長率仍保持領先地位, 在 4.7%左右,而經濟型啤酒的銷量和收入將呈現持續穩定的負增長趨勢。

2020 年 A 股 7 家啤酒板塊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 552.05 億元,同比增長 13.56%;淨 利潤 49.72 億元,同比增長 57.79%。收入和利潤的增長主要系產品結構進一步升級、 2021 年第一季度啤酒板塊實現營收 160.68 億元,同比增長 44.06%;淨利潤 16.43 億元,同比增長 424.92%。主要是因為在春節正向影響下動銷情況良好和疫情得到 有效控制。

2020年度行業毛利率為42.52%,同比增加7.54%;淨利率為9.01%,同比增加39.04%。 2021 年度第一季度行業毛利率為 43.91%,同比增加 19%;淨利率為 10.23%,同比 增加 214.77%。2020 年和 2021 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和淨利率的上升得益於消費升 級和高階化程序的推進。在費用方面,我們發現從 2016 年以來,銷售費用率呈現 下降趨勢,至 2018 年達到最低點 16.22%。後又小幅上升,2021 年銷售費用率為 19.06%。

3.2. 預調酒:百潤股份為行業唯一龍頭,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預調酒市場銷售規模在 2015 年達到頂峰,經歷短暫下滑後恢復增長態勢。2010 年 至 2015 年,預調酒市場經歷高速增長,於 2015 年達到頂峰,銷售規模突破 152768.6 噸,系預調酒公司大力發展營銷活動所致。自 2015 年以來,預調酒市場銷售規模 經歷短暫下滑,2017 年下滑至 89957 噸。2017 年後,銷售規模逐步回升,2020 年 銷售規模增長至 129202.9 噸,相對於 2017 年增長 43.6%,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我國預調酒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發展潛力大。從人均年消費量的角度來看,我國 預調酒人均年消費量 2018 年約為 0.06 升、2019 年約為 0.085 升,為日本等預調雞 尾酒市場比較成熟國家預調酒人均年消費量的約 0.61%、0.65%,國內預調雞尾酒的 人均消費量仍較低,但增速較快。隨著國內飲用習慣的培育和消費進一步升級,預 調酒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百潤股份龍頭地位穩固,營收和業績實現高速增長。2020 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9.27 億元,同比增長 31.20%;淨利潤 5.35 億元,同比增長 78.34%,系微醺系列動 銷良好所致。2021 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5.17 億元,同比增長 52.88%;淨 利潤 1.31 億元,同比增長 111.79%,主要原因為春節動銷情況良好和疫情得到控制。 此外,2020 年公司毛利率為 65.5%,淨利率為 27.79%。2021 年第一季度毛利率為 67.32%,同比基本持平;淨利率為 25.28%,同比提升 7.03pct。

4. 調味品:區域擴張+渠道深化+品類擴張帶動穩定增長

4.1. 行業整體增長提速,費用投放加速帶來利潤差異

2021Q1 調味品行業實現營收 116.36 億元,同比增長 23.44%,去年一季度受疫情衝 擊致同比增長放緩,今年一季度在低基數下同比增速提高,同時行業總營收創歷年 一季度營收新高,調味品行業整體增長趨勢不變。環比來看,一季度行業總營收環 比增長 4.07%,隨著疫情影響消散行業發展將回歸正軌。

利潤方面,一季度行業整體淨利潤率同比降 0.57pct 至 21.52%,成本與費用提高導 致利潤承壓。成本方面,大宗商品價格總體呈上漲態勢,其中大豆/瓦楞紙/塑膠價 格指數一季度分別上漲 5.78%/11.3%/10.93%;此外青菜頭、香菇柄等時令性農產品 也因需求增加和供給減少導致價格上漲。費用方面,一季度行業總體銷售費用率 8.15%,環比提高 3.35pct,後疫情時期公司面向市場旺盛需求制定較高年增長目標, 並相應加大費用投放力度,而費用轉化尚需時間,導致一季度公司間業績差異拉大。

4.2. 業績穩中向好,龍頭優勢盡顯

調味品行業增長趨勢不變,疫情帶來的飲食習慣改變和消費升級的趨勢為行業結構 升級持續提供動力,龍頭多元化趨勢和細分領域深耕趨勢更加明顯。一季度以來市 場下跌公司估值回落,而公司核心壁壘仍存,市場長期空間向好趨勢不變。

(1)海天味業:2020 全年公司主業穩健,醬油、蠔油、醬類三駕馬車同步拉動營 收增長。今年油脂和火鍋底料等新品推廣提速,公司透過差異化產品與同業競爭, 以自身深厚的渠道積澱促進產品鋪市,或將成為業績增長新動能。渠道方面,截至 2021Q1 經銷商數量達 7335 家,疫情帶來庫存尚未完全消化,公司高增長目標下經 銷商壓力仍存。目前公司經銷網路已實現地級市以上全覆蓋,未來縣級和鄉鎮渠道 的深耕以及網路裂變仍將持續推進,去年全年各區域營收穩健增長,中西部地區發 展提速。成本方面,大豆等原料成本去年以來持續上行,一季度價格有所回落,而 終端提價受限,毛利空間或有所改善。利潤方面,公司依靠大體量帶來的規模效應 和多年積累的管理經驗持續降費提效,費用投放較為穩健,利潤率可控。

(2)中炬高新:公司 2020 年和 2021Q1 均保持 9%以上的增速,其中醬油表現穩健, 雞精雞粉受餐飲恢復提振和低基數影響在一季度增幅較大。渠道方面,2020/2021Q1 經銷商數量分別淨增 370/122 家,截至 2021Q1 達 1531 家,公司渠道下沉成效顯著, 預計區縣覆蓋率已超 50%。由於去年疫情對餐飲業衝擊較大,公司將營銷重點轉向 家庭端,同時電商銷售高增。成本方面,包材和原料價格波動對公司毛利率影響較 大,毛利率尚未受到新會計準則影響。費用方面,2020 年公司加大品牌投放及經銷 商拓展,超額完成業績目標;今年公司面向“五年雙百”目標繼續加大地推營銷的 力度和外圍市場的開拓,一季度銷售費用率同比提高 1.21pct。隨著公司新增產能逐 步釋放,公司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3)千禾味業:公司 2020 年和 2021Q1 營收分別大增 24.95%/32.91%,其中醬油高 增持續,食醋一季度增速放緩至 3.98%。公司經銷渠道拓展持續推進,截至 2021Q1 經銷商數量達 1493 家,省會及重要地級市營銷網路建設鋪開,渠道及經銷商管理。 分地區看,東部/中部/西部區域經銷商數量和營收規模均持續較高增速,南部區域 去年營收下滑而一季度有所反彈,北部區域營收高增但經銷商數量增長較緩,總體 來看公司兼顧已有市場鞏固和新市場開發,覆蓋廣度不斷擴大。利潤率方面,2020 年公司對收購鎮江金山寺形成的商譽及無形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導致淨利率同比下 滑 2.48pct;一季度公司加大推廣費投入,銷售費用率同比提高 5.14pct,同時疊加原 料成本上行,使淨利率下降 11.24pct。展望未來,醬油行業結構升級趨勢不變,公 司主打高鮮和零新增可持續受益。伴隨隨著糧油巨頭切入高階調味品共同培育消費 者,高階調味品佔比有望提升,公司零新增產品在高階醬油市場具有領先優勢,未 來發展可期。同時今年 1 月公司年產 25 萬噸釀造醬油、食醋生產線擴建專案竣工, 新增產能將逐步釋放。

(4)恆順醋業:公司 2020/2021Q1 營收均保持約 10%增長,食醋和料酒雙輪驅動 拉動,高階黑醋增長穩健。公司戰區改革成效漸顯,2020/2021Q1 經銷營收同比增 14.02%/18.34%,經銷商數量截至 2021Q1 達 1562 家。分地區看,核心華東地區持 續穩健增長,西部和華北大區一季度因疫情反覆致使營收增速放緩,各地區經銷商 數量均維持高速增長。利潤方面,2020 年公司營收結構改變和 2021Q1 包材成本的 提高持續拉低毛利,而公司費用投放較為平穩,數字化系統投入使用後管理逐步提 效,2020/2021Q1 淨利潤分別同比減少 2.08/1.04pct。

2020 年作為公司營銷體系改制原年,各項改革舉措逐漸步入深化期。公司繼續剝離 包材等邊緣業務,聚焦醬醋主業,同時細化營銷戰區、加大渠道激勵力度、提高銷 售人員薪酬,三管齊下推動營銷改革。公司一季度核心市場增長穩健,外圍部分地 區儘管受疫情反覆影響而仍實現較快增長,經銷商規模持續高速擴容趨勢不變,戰區改革紅利持續釋放。隨著擴產逐步推進和數字化體系投用,規模效應和管理提效 將有助於費用率進一步下降,利潤承壓或將有所改善。

(5)涪陵榨菜:2020 全年及一季度業績亮眼,核心產品榨菜透過變相提價和小包 裝新品持續穩健增長,疫情居家與公司推廣發力疊加,以量增拉動業績成長;同時, 醬醃菜等新品在去庫存低存量背景下實現較高同比增長。渠道方面,2020 全年經銷 商淨增 858 家至 2648 家,公司積極佈局縣級市場推進渠道下沉成果顯著,未來面 向百億烏江計劃仍將持續渠道的下沉和開拓。成本方面,原料青菜頭因疫情帶來的 種植減少和突發極端天氣帶來的減產而價格上漲,公司透過提價使毛利率降幅收窄 至 0.7pct,伴隨生產恢復預計供給將會回升。費用方面,去年因疫情影響線下推廣 減少,今年一季度公司面向百億烏江計劃大幅增加費用投放,帶來銷量高增、成果 顯著。公司加大空地營銷力度,持續推進品牌宣傳,構築龍頭企業強大的品牌力和 影響力,為增長奠定基石。

(6)仲景食品:公司 2020 年增長穩健,2021Q1 增長提速。分產品看,調味食品 去年受疫情居家利好高增 29.42%,2021Q1 在去年復工復產較早基數不低的前提下 仍能提速放量;調味食品因疫情對餐飲打擊較大去年增速放緩,2021Q1 恢復性增 長增速較快。渠道方面,去年全年經銷商淨增 242 家至 1324 家,公司調味食品渠 道拓寬及下沉繼續加快。分地區看,老市場繼續深耕,新市場加速開拓,預計未來 將進一步加速放量。利潤方面,去年因加量不加價致毛利率有所下滑,而營收擴大 帶來的規模效應和降本提效舉措使期間費用率持續下行,為淨利率增長開啟空間。 展望全年,隨著公司銷售人員增加深耕老市場開拓新市場,營銷人員整體薪資水平 提升,充分激發銷售動力。疊加空中與地面推廣力度加大,新市場人海戰術推廣試 吃,老市場以物代人增加陳列,新媒體入駐抖音等加大宣傳,航空餐合作提升知名 度,預計今年公司收入/利潤端實現 30%/40%以上增長。公司作為國內香菇醬及創 新醬料的開創者,與其他仲景系公司一同追求“健康”產品理念,隨著成熟市場深 耕及新渠道開拓,公司業績有望進一步釋放。

(7)天味食品:公司 2020/2021Q1 分別實現營收 23.65/5.22 億元,同比分別大增 36.9%/56.21%,其中核心產品火鍋調料和川調產品高增持續,好人家和大紅袍受益 於分拆後經銷商精細化運增速亮眼。分模式看,2020/2021Q1 經銷商數量分別淨增 1780/183 家,截至 2021Q1 達 3184 家,公司渠道下沉逐步推進,經銷收入持續高增; 同時定製餐調業務在疫情期間下滑較大,一季度反彈恢復。利潤方面,2020 年公司 對好人家及大紅袍產品進行不同程度提價,毛利率同比提高 4.03pct;而公司為保障 收入和提高品牌勢能持續加大費用投放,2020/2021Q1 銷售費用率分別為 20.05%/17.93%,同比分別提高 6.1pct/8.45pct,一季度淨利率承壓後同比減少 7.68pct 至 15.36%。展望未來,公司渠道擴張加速推進,同時透過雙輪驅動戰略不斷強化自 身優勢。儘管當前公司在優先收入和品牌勢能策略下費用投放較高,隨著行業快速 擴容,短期盈利承壓帶來的市場佔有率將利好長遠發展。

5. 速凍品:疫情多重影響,總體營收穩中向好

2020 全年速凍品行業實現營收 169.06 億元,同比增長 22.09%,疫情居家培養了速 凍品消費習慣,家庭端速凍品市場空間開啟,預計疫情過後速凍消費習慣仍將延續。 2021Q1 實現營收 51.85 億元,環比減少 1.76%。四季度疫情反覆,由於進口與國產冷凍食品在經銷商流通層面冷庫存在樓層區域間混存,一旦檢測出新冠病毒存在封 庫可能,須分割槽域檢測合格後開放,經銷商進貨積極性減弱;同時今年春節置後, 經銷商備貨不足,疊加去年四季度高基數導致一季度營收環比下滑,預計待二季度 庫存回升後行業營收將繼續保持增長。

(1)三全食品:公司 2020 年營收增長穩健,一季度增速平穩。分產品看,速凍湯 圓受益於節日屬性和低基數,預計一季度增速較快;水餃去年同期基數較大增速放 緩;涮烤類產品全年持續放量,預計將繼續貢獻收入增長。渠道最佳化方面,直營轉 經銷持續推進,成本提升和費用投放減少成效顯著。受去年同期全生農牧的股權轉 讓相關收益的影響,公司 2021Q1 歸母淨利同比下降 31.71%至 1.76 億元。 公司圍繞家庭備餐、早餐和涮烤三大場景尋找品類成長空間,涮烤匯進入放量階段。 直營轉經銷紅利逐步釋放,產品結構最佳化疊加費用投放減少開啟利潤空間,同時新 渠道中電商、2B 和下沉市場勢頭良好增長迅速。去年四季度疫情擾動和今年春節置 後導致經銷商降低庫存備貨,公司營收增速放緩。隨著疫情影響消散和渠道最佳化推 進,公司品牌勢能和渠道資源優勢巨大,長期仍看好公司業績的可持續提升。

(2)安井食品:公司 2020 年和 2021Q1 業績高增,疫情居家利好速凍品消費。公 司各產品增速維持高位,2020 年鎖鮮裝放量,一季度“凍品先生”產品和蝦滑銷量 高增帶動菜餚製品翻倍增長。渠道方面,經銷模式收入增長穩健,電商渠道受疫情 催化和公司重點建設增長大幅提速,特通渠道鍋圈等新零售客戶增量帶動營收同步 增長,商超渠道在疫情期間高增而一季度增速放緩。公司各區域營收增長均穩健, 產能投放突破瓶頸,地區精耕效果顯著。利潤方面,鎖鮮裝放量最佳化營收結構,費 用投放穩中有降,淨利率空間開啟,2020/2021Q1 分別同比提高 1.58/2.35pct 至 8.67%/9.22%。

疫情發生提高速凍品受關注度,家庭端消費習慣得到培養,疫情走緩後慣性依然存 在,公司作為速凍火鍋料制行業的絕對龍頭將持續受益。公司去年上半年順勢而為 調整渠道策略,加大 BC 類超市經銷商的開發力度,B 端和 C 端渠道同步發力,全 面提升全渠道大單品競爭力。同時高毛利鎖鮮裝產品佔比提升,助力公司 C 端品牌 力提升,產品結構最佳化和費用控制成效顯著,盈利能力不斷改善。隨著河南、四川 等新廠投產,產能釋放疊加馬太效應,公司未來發展可期。

(3)巴比食品:2020 年公司受疫情衝擊較大,去年四季度以來恢復良好。分模式 看,加盟業務受疫情影響大,門店經營天數減少致門店年收入同比降低 16.45%至 26.31 萬元,疫情下消費不景氣也使意向加盟商擱置開店計劃致門店數增長放緩, 全年淨增門店 174 家至 3089 家;團餐增速亮眼,自 2020Q3 起團餐團隊創新銷售模 式提高服務水平,帶來全年團餐銷售額大幅增長 16.91%。分產品看,麵點和餡料受 疫情下挫後一季度恢復良好,服務費收入因疫情期間公司對加盟店管理費減免和促 銷支援增加而下滑。分地區看,核心華東市場穩健增長持續,外圍市場增長提速。 利潤方面,2020 年停業背景下人工支出的減少為淨利率開啟空間,2021Q1 儘管規 模效應擴大帶來毛利率大幅提高 7.43pct,,但費用投放加大和政府補助減少導致淨 利率承壓。總體來看,疫情對公司的影響基本消退,長期增長趨勢不變。公司繼續 以特許加盟為核心,大力拓展團餐業務,雙輪驅動實現營收持續高增。同時隨著產 能擴建穩步推進,未來產能釋放和規模效應的擴大或將進一步壓低費用率。

6. 乳製品:原奶上行週期競爭趨緩,白奶需求旺盛

6.1. 原奶價格持續上行,競爭有望趨緩

2020 年需求逐季度回暖,白奶需求旺盛。2020 年全國乳製品產量為 2,780.40 萬噸, 同比增長 2.24%。2020 年乳製品行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1514.64 億元,同比增長 9.86%,淨利潤 70.50 億元,同比下降 14.01%。其中一/二/三/四季度營業收入分別 為 306.22/409.92/405.53/395.96 億元,同比增長-10.97%/18.00%/13.09%/19.51%。乳 製品以商超、流通渠道等線下渠道為主,2020Q1 受疫情影響乳製品銷售受阻致使 銷售出現大幅下滑,收入利潤同比下滑幅度較大。二季度開始疫情逐步緩和,且乳 製品作為剛性需求,各大乳企補庫存帶動銷售逐步回暖。疫情推動消費者的健康意 識提升,白奶需求旺盛,全年來看低溫白奶和常溫白奶維持較快增長。酸奶和乳飲 料由於以休閒社交屬性為主,前三季度低溫酸奶和常溫酸奶均呈現一定程度下滑。 根據尼爾森資料,2020 年國內有機乳品、常溫牛奶、低溫牛奶細分市場零售額比上 年同期分別增長 21.9%、11.5%、21.7%。

原奶價格持續上漲處於高位,乳企收縮費用競爭趨緩。白奶消費需求上升,需求結 構發生變化以及供給端去庫存導致國內原奶供應緊張,推動原奶價格持續上漲。 2020 年原奶漲幅 4-5%,2020Q4 原奶價格上漲加劇至兩位數,Q1 加速上漲,目前 原奶價格已經突破 4.2 元,達到 2014 年至今以來的歷史高位。各大乳企去年開始收 縮促銷和市場投放等費用,市場競爭趨緩,且部分乳企於 2020Q4 開始進行提價, 2020Q4 和 2021Q1 整體來看,乳企毛銷差進一步拉大。

2021Q1 低基數下呈現高增速。2021Q1 乳業企業營業收入 422.51 億元,同比增長 137.97%,較 2019 年一季度增長 22.83%,淨利潤 31.79 億元,同比增長 289.48%。 低基數效應下,除貝因美以外,各大乳企一季度收入利潤均實現快速增長,伊利、 新乳業、光明、妙可藍多一季度收入分別增長 32.7%、90.9%、36.1%、140.6%,低 溫白奶和常溫白奶延續高增長,常溫酸奶實現一定程度的恢復。均呈現較快增長, 主要原因是 2020 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銷售收入基數較低,同時今年春節較晚春節 備貨相應延遲,疫情後白奶需求旺盛,多因素共同推動乳企收入快速增長。受到原 材料價格上漲因素影響,主要白奶生產企業均在 2020 年末到一季度初對白奶產品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價,毛銷差擴大。伊利 21Q1 毛銷差 16.08%,同比提升 3.94%; 淨利率 10.37%,同比提升 4.76%,較 2019 年同期分別增長 0.25%/0.49%。

液態奶方面,伊利、蒙牛雙寡頭格局穩定,2020 年伊利蒙牛市場份額分別為 25.3%/20.7%,遠高於排名第三的旺旺(4.5%),液態奶市場 CR3 首次超過 50%,達 到 50.5,同比增長 1.7%。嬰幼兒奶粉方面,飛鶴站穩國內奶粉龍頭,市佔率進一步 提升。2020 年飛鶴、雀巢、達能市場佔有率分別為 14.5%/12.6%/9.8%,CR3 達 36.9%, 同比增長 1.8%。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資訊,請參閱報告原文。)

10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熱點專題 | 鐵礦盤面大幅波動,如何操作比較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