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橋水基金的首席投資官Greg Jensen在幾個月前就表示:未來經濟面臨的最大的風險就是通脹和貨幣風險。

首先,什麼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的同義詞就是錢不值錢。

怎麼定義錢值不值錢?或者說什麼是通貨膨脹。

一塊錢能買一個燒餅,這就是一塊錢的價值。同樣一個燒餅,如果需要花兩塊錢,那一塊錢的價值就只有原來的一半。這就是通貨膨脹。

我們都知道,美國和歐洲現在疫情氾濫成災,新增病例一天十幾二十萬的漲,但股市就跟沒事人似的。背後都是在美聯儲在印錢,美國財政部在發錢,來死撐著美國人的日常消費和股市。

那怎樣才能對抗通貨膨脹呢?很多人腦子中蹦出來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買黃金,民間甚至有“亂世藏金”的說法,但投資黃金真的能保值增值嗎?

根據近20年來的資料統計,我製作了四張圖。下圖是近年來全國的房價走勢

下圖是近年來黃金的價走勢。

從圖中可以看到,黃金增值的效果遠低於房產。

有人可能會說:“雖說黃金增值速度跟不上房產,但對抗通脹肯定會有一點作用的吧。”那我們就從貨幣增發的角度來看一下。

經濟學上一般用M2(廣義貨幣)餘額來衡量貨幣的多少,從圖中可以看出,2002年-2017年,中國的M2餘額從18.2萬億增長到了167.8萬億,15年間貨幣發行量增長了9倍之多。而前面我們已經說了,黃金在這15年只上漲了4倍,完全跑輸了貨幣增發的速度。

假如你的運氣不好,在2011前後買了黃金,那麼到現在還虧了30%,而貨幣的超發卻從沒有停止過,這一前一後,損失的肯定超過了50%。所以說投資黃金,時機不對很有可能造成虧損,又怎麼拿它去對抗通脹呢?

可能還有人不服:“你這15年,時間跨度太短了,不能說明問題。”那我們就把時間跨度拉長到民國,這足足有100年的時間,幾乎跨過了四五代人。

還以北京為例,民國時期,北京一座四合院的只要5兩黃金就能買到。如果當時家裡的老人留下遺訓,要把5兩黃金作為傳家寶傳下去,爺爺傳兒子,兒子傳孫子,那麼到現在這5兩黃金能買到啥呢?

我們粗略的算一下,按照現在的價格,黃金273塊錢1克,一兩是50克,5兩也就是250克,總價值是6萬8250塊,這點錢還不夠買朝陽區1平米的房子。

既然不能抗通脹,黃金的價值又在哪裡?

所以說,黃金更適合短時間的對沖風險,而不適合做長期持有投資。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真的遇到通脹來了,究竟是持有房子還是持有黃金。

第一,持有房子應對通脹已經成為過去歷史了,過去房價便宜,有一定的升值空間,再加上國家也鼓勵大家投資房產,國內經濟又是兩位數增長,在這種情況下投資房產是沒錯的。但是過去的經驗,並不代表未來,現在房價已經漲上了天,各地出臺了房地產調控政策,而且現在房價也出現了分化,未來房價上漲的空間並不大,投資房地產會有風險。第二,購買黃金的確能夠對抗通脹,因為只有貨幣發生信用危機了,黃金價格才會上揚。但是,很多人買黃金都買在了高位。因為,黃金的確是對抗通脹的利器,如果你是在1100美元/盎司買入黃金,你才有賺頭,如果是1900美元/盎司買入黃金,這樣的風險就會很大。更何況,國內黃金是小眾市場,你買進容易,賣出去就比較難了。

所以,如果發生通貨膨脹,那也只能是被動應對了:

其一,在家裡面適當囤積點糧食,但是隻能應對短期的通貨膨脹,時間長了肯定不行。一來,普通家庭囤不了太多的糧食,二來就算囤了一些糧食,也要放在通風的位置,時間長了也要發黴變。其二,在通貨膨脹期間不要失業,這樣可以維持基本的生活,所以要是能掌握一二樣生存技能很重要,應對通脹也就更容易了一些。其三,通貨膨脹來了,手邊一定要有點現金的,可能有人認為,現金也會一文不值,但如果一點現金都沒有,那肯定會比有現金的家庭更慘,因為,手裡有現金還能購買點東西支撐下去,或者家裡有人病了還能去看一下病,如果連現金都沒有,那隻能是更慘。

我們最好還是希望通貨膨脹不要發生,因為通貨膨脹對於百姓肯定是不利的,這意味著你辛苦賺的錢最終都發毛了。而且對於通脹,說實話是沒有多少應對之策的,除了家裡面被動囤積點糧食,持有一些現金應急之外,最好身上還有幾樣賺錢的技能,這樣可以暫時度一下難關。而且,通脹時候身邊如果準備一點錢,等通脹率回落之後,還可以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如果因為害怕通脹,身邊一分錢都不剩,那麼就算通脹過去,也是無法走出困局

6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大放水時代,高通脹來臨,經濟增長有沒有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