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以超過李嘉誠一億美元的345億美元身價,再次成為香港新首富。

這已是53歲的曾毓群第二次坐上香港首富的位子。

曾毓群今年1月初曾以353億美元的身家首次成為香港首富。

但是不久後,就被靠投資影片會議平臺Zoom大賺一筆的李嘉誠搶走了首富的寶座。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胡潤百富上有8個寧德時代的富豪進入榜單,他們累計財富總額高達2350億元,等同於2020年榜單排名第五的恆大許家印身家。

寧德時代股價隨著電動汽車的需求火熱,過去一年飆升了150%,從2020年到現在累積升幅達230%。

曾毓群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排名第40位,是去年3月的兩倍以上。寧德時代股價最高點的時候是2021年1月7日,股價413.2元,總市值9800億元。

愛“賭”才會贏

掛在曾毓群辦公室裡的有兩幅字畫,一幅是“賭性堅強”,另一幅是“溥博淵泉”,可以概括他的成功經驗。”賭性堅強“,這幾個字在當地的意思類似“愛拼才會贏”。

這裡的賭不是賭博的意思,而是如果全力以赴也要不惜代價做成自己堅定的事情。

1985年,17歲的曾毓群跨級參加了高考。

從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系畢業後,他被分配到福建的一個國企。

但是隻工作了三個月曾毓群就辭職了,他看到了廣東電子產業發展的機遇,認為去廣東闖蕩更有前途。

曾毓群隻身一人前往東莞,加盟了一家名叫“東莞新科電子廠”的港資企業,這是日本著名電子工業品牌TDK旗下的子公司。

在新科磁電廠幹了十年的曾毓群,成了最年輕的也是唯一的大陸總監。

這10年曾毓群積累了對於電子產業的經驗以及供應鏈管理的能力,這為之後的創業成功做下了鋪墊。

正在這個時候新科母公司的高管希望他去考察一個電池專案。

考察電池回來之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在1999年於香港成立,曾毓群是三位創始人之一。

這家公司的成立是他成為電池大佬的第一步。

所有的創始人都抱著認為這個賽道一定會成為風口的想法,不光所有人的工資都減半發放,而且幾個高層瘋了一樣到處募集資金,把所有的錢都投了進去。

但是有個問題不得不面對,那就是做什麼樣的電池。當時成熟工藝的電池,日本、韓國企業早就涉足大規模的生產,專利壁壘很高,高到ATL沒辦法進去。

於是這家新公司轉變了方向,開始在“聚合物軟包電池”上下功夫。在那個時候數碼產品剛剛開始普及,軟包電池可以被客戶私人定製。而且它的安全性更可靠,就算出現了故障也不過就是“鼓包”。

決定做這種產品後,他立刻出國經過多輪談判後從美國貝爾實驗室手上購買了聚合物鋰電池的專利授權。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按照美國人的設計做出來的電池,是個坑。這種電池在反覆充放電之後會形成巨大鼓包,使用壽命大大縮減了。

這意味著整個公司省吃儉用攢下來的250萬美元白花了打了水漂。

曾毓群去質問美國人,但美國人不光告訴他沒有解決辦法,而且還要求每賣出一塊電池都要與他們分成。

曾毓群只能自己做研發,兩個星期的後終於成功讓電池鼓包問題迎刃而解。從此,這個產品反而變成了這家新興電池公司最能打的產品。

ATL的電池憑藉更高的容量和更低的價格,迅速佔領手機市場。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拿下幾乎大部分手機廠商的訂單。

之後,蘋果公司想把曾毓群的電池安裝在iPod上,和蘋果的合作徹底讓這家公司登上了全球電池產業核心企業的名單。

2017年ATL在成為了世界第一的聚合物電池生產商之後一路開掛,去年的手機電池市場上,ATL憑藉36.5%的份額碾壓了第二名LG化學和第三名三星SDI。

ATL這家公司可以說就是寧德時代的前身,從寧德時代的英文CATL就能看出來。

直到2011年,曾毓群發現可以在寧德開廠了,準備回鄉創業。

與此同時,曾毓群對汽車電池技術的前景十分看好。於是回鄉創業的曾毓群,將ATL公司的動力電池部門拆分出來,遷往寧德設廠。

由於曾毓群在電池行業的威名,剛宣佈準備生產汽車電池的同時,華晨寶馬就找上門給了鉅額訂單。這個合作其實對新生的寧德時代非常重要。

華晨寶馬帶來的不光是鉅額資金,還有他們的工程師,提供了800多頁的質量標準,幫助寧德時代奠定了電池生產的技術和產品體系。

結束了和華晨寶馬的合作,2014年開啟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幫助寧德時代一路狂飆。

工信部一年後公佈的電池補貼白名單,把寧德時代的日韓競爭對手都擋在了國門之外,為寧德時代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時間。

寧德時代和寶馬2014年研發出了三元鋰電池。這種電池拋棄了傳統的磷酸鐵鋰配方,而選擇使用鎳鈷鋁或鎳鈷錳來作為電池內容。

儘管成本要比傳統的磷酸鐵鋰電池高,但是它超高能量密度保證了長時間的巡航能力,優異的抗低溫效能。

這個技術逐漸成為寧德時代,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所向披靡的大殺器。

國家在2016年放開了對三元鋰電池的的限制。本來三元鋰電池技術就很成熟的寧德時代迅速佔領了國內的電動車電池市場。

2017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銷售全球第一,出貨量超越了松下和比亞迪兩大電池廠商,從2017年開始,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容量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一。

2018年,寧德時代登陸創業板。從上市到現在,股價一路飆升的寧德時代市值已超過了9000億。

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7萬輛,同比增長53%,連續三年全球第一,龐大的汽車市場使得寧德時代反超松下,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商,也正是從2017年開始,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容量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一。

可以說,曾毓群和寧德時代都“賭”對了。

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在中國,在“白名單”保護下寧德時代享受了四年政策紅利。

由於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難以滿足補貼標準,主攻三元鋰電池的寧德時代成為最大贏家。

曾毓群的新“賭局”

不過,一路順風的寧德時代也正在面臨更多的挑戰。

2019年6月動力電池“白名單”正式取消,允許外資動力電池企業進入中國市場,LG、松下、SKI等國際電池巨頭強勢迴歸。

2020年上半年LG化學搶走搶走了全球車用動力電池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

與此同時,比亞迪釋出刀片電池直指三元鋰電池安全性低、耐高溫效能差等缺點。

更大的挑戰或許在於“車企自造電池”已經變成潮流。

2020年特斯拉、戴姆勒、大眾、通用汽車都在自己造電池。

不僅國外在如火如荼的在造電池,國內車企也在爭先恐後的造電池。長城汽車、吉利科技、廣汽集團也都有自己的電池計劃。

整車企業自造電池是趨勢。這是因為電池的成本佔比太高,至少佔到整車價格的25%左右。

如果各大車企都自給自足,寧德時代的電池賣給誰?在資本市場上,目前寧德時代的市盈率也已經高達133倍,市值是不是泡沫?首富的寶座能坐多久?

這些都是個未知數。

正因如此,感受到“高處不勝寒”的曾毓群開始了新一場的“賭局。

早在去年寧德時代就宣佈,要投資390億在福建福鼎、四川宜賓、江蘇溧陽三地增產擴產。

之後的短短几個月時間,寧德時代拿出近680億元,來擴充產能。

除了擴大動力電池產能之外,寧德時代也開始對新能源相關產業進行投資佈局。

寧德時代投資了包括同類電池廠商,並涉足上游電池原材料端、證券、汽車製造、人工智慧及自動駕駛等領域。人工智慧晶片公司地平線的C+輪融資也有寧德時代的身影。

寧德時代還和上汽投資等共同出資設立合夥企業,佈局新能源汽車上下游。,寧德時代作為LP認繳出資超5億元。

這個月寧德時代又把目光投向了愛馳汽車。

5月1日,路透社訊息稱寧德時代投資了愛馳汽車。企查查資料顯示,愛馳汽車確實在當日完成了一筆來自寧德時代的戰略投資。

據悉在這輪投資後,寧德時代和愛馳汽車將共同研發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

可預見的是,寧德時代正試圖與更多車企產生緊密聯絡。

去年11月,寧德時代和長安汽車以及華為聯合造車,推出一個全新的高階智慧汽車品牌。

目前,曾毓群透過贏了一次又一次的“賭局”,不僅將寧德時代“賭”成了全球動力電池行業的“一哥”,也將他自己“賭”成了香港新首富。

如今,他已經取下了“賭性更堅強”那副字畫。但就以上的一切押注來看,他還需要繼續“賭”下去。

面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變局,53歲的曾毓群不得不坐上牌桌,開始了自己的新“賭”局。

當下寧德時代面臨眾多挑戰,電池賽道上的新老對手,都在圍追堵截自己。

隨著全球各大車企紛紛自造電池,動力電池格局迎來變革,寧德時代的下一個十年該如何發展?

這恐怕只有曾毓群自己知道,也許他已經做好了打算。

7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破圈生長的漢服生意,規模一百億也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