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曲豔麗| 文

二十餘年間,趙曉東目睹過太多實業公司的困境。

在淄博礦業任專案經理期間,他下過煤井,在礦上一干就是三年;後在交大高新做風險投資,二十年前即涉獵積體電路、光網通訊和智慧交通等,是好專案卻因諸如激勵機制不足等原因而失敗。

實業的起起伏伏,趙曉東得到兩個結論:

一、中小企業倒閉者,十之八九。真正生存得好的公司,可能不及5%。

二、失敗的案例,核心原因是人。

因此,對高估值,趙曉東有著天然的恐懼感。

“未來誰看得清呢?”這是趙曉東直白的吐槽,估值低才是最大的基本面。他性格保守,自稱是一個“懷疑論者”。

作為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的元老級人物,趙曉東自2005年甫成立即加入,一待就是16年,從未跳槽。

趙曉東的代表作國富中小盤基金,自2010年11月任職以來,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累計回報400.23%,年化回報16.81%,近三年回報位居同類晨星股票型基金前10%,近五年回報位居同類前7%,近十年回報同類第1。

另一代表作國富彈性市值基金,自2014年12月任職以來,累計回報243.14%,年化回報21.66%。(截至2021.3.31)

在業內,趙曉東以注重安全邊際而聞名,其特點是穩健、波動小、回撤控制得好。

估值容忍界限

過去兩三年,以DCF模型為尺,高估值成為一種“政治正確”。依循低估值的基金經理,此前一度被認為陷入價值陷阱。

然而自2018年迄今,趙曉東在低估值的戰壕裡,業績依然抗打,無論市場如何,年度業績始終位列同類前1/4。

年初至今,核心資產遭重錘,國富中小盤仍錄得收益14.10%。(截至2021.4.21)

得有成長;如果沒有,至少估值足夠低。”趙曉東總結低估值選股的法則。

趙曉東的組合,一般2/3價值股、1/3成長股。

作為“懷疑論者“,他對成長時常保持謹慎,認為沒有那麼多公司能夠給予高估值。成長與不確定性是如影隨形的。

“如果一個公司給予五六十倍估值,在我的標準裡肯定是高的。”趙曉東在採訪中稱,經歷告訴他,投資要謹慎,不能市場如何定價,你就如何定價,寧願少賺錢也不能如此。

在他的組合裡,30-40倍市盈率幾乎是天花板,鮮少超越,以10-20倍市盈率者居多。好價格意味著風險低,“我對估值看得比較緊。”趙曉東坦陳。

他的衡量標準很樸素,看市盈率PE,即“幾年回本”。

對於成長股,趙曉東也會以PEG或PS為尺,但即便再優秀,PEG超過1.5,他也會放棄。(PEG=PE/growth,即市盈率/盈利增長比率;PS=price/sales,即市銷率)某醫美龍頭,趙曉東也事前研究,但上市當日就超出合理預期,直接放棄。

“20%的成長,市盈率超過30倍,基本就不太會買了。至於25%的成長,市盈率100倍,根本不會考慮,即便能達到,也透支了三五年的業績。”趙曉東稱。

當“好價格”的投資理念都開始變得搖擺,趙曉東的這種堅持自我,顯得有些老派。

“年輕時往往做很多淺嘗輒止的加法,40歲之後,做一些深度思考的減法。”趙曉東談及對安全邊際的堅守,內心毫無波瀾。

因為他都經歷過。成長股一兩年賺了不少錢,其後又還了回去,拉長時間看,大多賺得是市場的錢。真正做alpha(超額收益)要尋找更可持續的投資方法。

在採訪中,趙曉東回憶,也曾年少輕狂,爭上去。但爭的結果,可能是別人早已下山,而你被留在山崗上。40歲之後,慾望降低,心態變穩,幡動心不動。

正如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的投研文化,趙曉東形容“不爭也不搶”。官方說法是,流水不爭先,爭得是滔滔不絕。

“低門檻”體系

與想象中不同,投資十餘載的趙曉東,選股標準是“估值低、看得懂、門檻低”。

所謂“看得懂”,是知曉風險在哪裡。所謂“門檻低”,即一眼就知道是做什麼的,如大消費、金融、傳統制造。

如國富中小盤持有超過三年的重倉股某輪胎L,系傳統制造業,初買入之際,以20-25%的成長,僅十數倍市盈率,代表著他的選股標準。

2018年初迄今,某輪胎L翻了三倍有餘。

趙曉東在銀行股上的倉位頗重,總是同時持有多隻銀行股,且自2017年即如此,因為銀行業績相對確定性高、估值低、分紅率高,“達到年化收益率10%即可”。

因此,與其他堅持低估值的基金經理相比,趙曉東的選股更偏向於大票,低估值也低預期,而並非追求估值修復的彈性,對每一筆交易抱著“儘可能不虧錢”的思路。

在所謂的“核心資產”上,趙曉東也賺過錢,比如某動力電池N,一度跌幅很深,他買入後,很快上漲30%,即賣掉。同理,某醫療器械M,當PEG等於1時,即市盈率30餘倍,趙曉東買入,但上漲30%之後,太貴就賣掉。

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不為市場所動,換手率也低,所以淨值曲線也沒有大起大落的痕跡,歲月靜好,緩步向上。

“大部分低估值持倉是偏逆向的,別人不看好,我買入,與市場不太一樣。”趙曉東稱。

從結果上看,他在熊市和震盪市表現更突出。在2018年、2016年,滬深300指數全年下跌-25.31%、-11.28%,但國富中小盤僅跌幅-17.58%、-1.67%,回撤控制得好。(天天基金網)

趙曉東是一個對失誤念念不忘的人。

那是2013年,持倉近半白酒,當時白酒自30倍估值腰斬,趙曉東買入,後又繼續跌至8倍。基金排名墜入後1/4,這件事對他是很大的心理衝擊。

從此之後,他至少要分散投資五個行業以上,且在個股選擇上降低持倉股票之間的相關性。趙曉東持有白酒一直到2017年,後來估值超過上限,遂賣出。

管理層更重要

低估值,是趙曉東獨創的“五維選股法”的第一維。

前三維,圍繞安全邊際,即估值、管理層、商業模式,分別對應短期、長期、中期安全邊際。

後兩維,是持續成長能力、風險

成事在人,是趙曉東做投資十餘年來最大的感悟。

以前述重倉股某輪胎L為例,管理層好,老闆年富力強、總是在出差,戰略有前瞻性,很早佈局中高階市場、佈局海外,且有成本領先優勢。整個團隊執行力好,逐漸成為行業龍頭。

L並不以商業模式見長,但優秀的管理層可以穿越週期,是更長期的力量。

在採訪中,趙曉東闡述,什麼樣的管理層靠譜?其一,誠信;其二,好的治理結構。實際控制人有格局觀,有一定的前瞻性,有“畫餅”能力,也能把“餅”落實,專注於“餅”,有很強的執行力。其三,掌舵者精力旺盛,事業心強。其四,有獎懲機制解決人性的弱點。

商業模式是第三維,也是中期視角。趙曉東尤為看重競爭力,競爭力即溢價能力,體現於進入門檻是否高、能否持續。

在後兩維中,趙曉東強調了風險。

“至少風險的發生是可預見的,不知何時發生,但一定要知道存在的方向,而不是突然冒出來一些新的不確定性。”趙曉東總結,比如業務被顛覆的風險,相當於喪失了溢價能力。

至於持續成長能力,細分考量諸多,包括研發投入高否、財務報表健康否、營銷能力強否等等。

趙曉東的身上,是經年累月對自我性格的堅持。首先,估值是一個不可拋棄的重要因子,時間愈久,愈見其威力。其次,以人為本,優秀管理層超越商業模式。第三是“理解門檻低”,對一個公司可以足夠懂,很淡定,買了睡得著。

此外,沒有那麼多花架子。“我是很平淡的人。”趙曉東自稱。

6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再熬一週時候有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