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文 | 張夏雨

“老江湖”雅士利歷經磨難,現在捲土重來,欲殺入奶粉行業第一陣營。於是,高層開始籌劃3-5年的發展藍圖,同期,著手招兵買馬……

01 、秣馬厲兵

惠氏、雅培等海外奶粉品牌把守高線城市多年。可近兩年,飛鶴以雷霆之勢,打了前述企業一個“措手不及”,不僅穩步進入高線城市,且年收入300億的目標,在彰顯野心的同時,也羨煞了不少國內同行。

諸多乳企蠢蠢欲動,開始覬覦高線城市的蛋糕,這當中,自然也包括在奶粉圈堪稱享受豪華“配置”的老牌企業雅士利。

高線城市相較於低線城市消費能力更強,如若成功挺進高線城市,意味著該企業的品牌力、產品力、行業影響力的塑造,“成了”。而雅士利有此意向,並不令人意外。

在奶粉圈,說起做高階品牌有能力的企業,雅士利必然在列。其十分強悍的上游供應鏈體系,就是加分項。

當然,這源於它複雜的股東結構:第一大股東是國內乳業巨頭蒙牛,第二大股東是跨國食品集團達能,大股東還有歐洲最大的乳品集團Arla以及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這從技術、奶源等方面保證了產品的“底氣”。

更何況,雅士利旗下運營的品牌雅士利、多美滋都曾佔據過國內奶粉前五的位置,多位高管在奶粉圈都是“老江湖”。

不過,一位母嬰從業者稱:“今時不同往日,在消費者眼裡,雅士利是聽說過,但卻是不了解的品牌,不足以作為引流產品。”

因2008年、2013年兩次奶粉三聚氰胺、肉毒桿菌“醜聞”,以及與蒙牛、多美滋進行整合重組的傷筋動骨,雅士利在奶粉行業的發展程序中,多次錯失先機。儘管經歷過“閃耀”時刻。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下,從年營收規模以及影響力來看,雅士利旗下多個品牌已淪為“二線品牌”。

人,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於是,除了頂層設計外,雅士利開始積極招攬人才。

不過,近些年,雅士利的人員變動也頗為頻繁。除了在併購、重組中,因不適應新制度、企業氛圍而流失的人員外。其他崛起的企業,對雅士利有能力的人員也都“虎視眈眈”。

2017年,雅士利副Quattroporte吳迪年“培養”的干將蔡方良率團隊出走,最終輾轉接受飛鶴招攬,便是一例。蔡方良深得飛鶴創始人冷友斌信任,兩者配合默契,成為行業佳話。甚至有觀點認為,如果蔡方良至今仍在雅士利,應該只是個大區經理,可謂暗戳戳“踩”了雅士利一下。

“現在,部分基層人員,人浮於事。不過,屬於正常變動。2017-2018年,受益於註冊制紅利,雅士利年營收有所抬頭,從十多億奮戰到了30億的規模。彼時,雅士利預計2019年可以實現50億,提前進行了人員儲備,但從上半年的表現看,也就屬於正常運營,目標恐難企及,以至於出現人員閒置。”

現在,雅士利高層人員已經穩定,Quattroporte張平率團。且蒙牛Quattroporte盧敏放在任職蒙牛之前,已與張平共事過較長時間,二者看上去,配合頗為默契。

02 、 收指成拳?

事實上,人員僅僅是雅士利當下謀變的一面。

另外,在品牌宣傳、產品升級、品牌形象打造等多方面,雅士利均有變動。而8月底的業績彙報上,張平更是透露了公司在進行3-5年頂層規劃,預計今年四季度“出爐”。這無疑對雅士利的長遠發展有重要影響。

雅士利內部人員也感知到了“氣候”正在變化,並透露出期待。

可以說,攀登過行業頂峰、渡過品質風波、受過併購整合之苦的雅士利,現在整裝待發,欲重回“一線”賽道。

在佔領高線城市、高階產品上面,雅士利頗具實力。

這源於雅士利品牌矩陣強大,旗下有雅士利(紐西蘭原裝進口奶粉)、瑞哺恩(有機奶粉)、朵拉小羊(澳洲原裝進口羊奶粉)、Arla愛氏晨曦(北歐天然牧場)以及多美滋等多箇中高階品牌。

至於品牌宣傳上,雅士利可謂不遺餘力,僅2018年便投入10億元進行品牌打造。背靠蒙牛這顆大樹,在2018年世界盃FIFA期間,雅士利還進行了品牌露出。

不過,進軍高線市場、打造高階和超高階產品,不單是雅士利的“野心”,行業趨勢引導諸多企業走上了這條路,競爭日趨白熱化。

“嬰幼兒出生率下降等原因,致使行業步入平穩期。這兩年,奶粉企業的銷售額增長大多不是銷量增長,而是高附加值產品的銷量佔比提高了。也就是說,在銷量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企業只有提高產品毛利才能獲取新的生存空間。”前述人士表示。

一母嬰店老闆透露,飛鶴今年銷量較高,不少區域市場早在7月份就完成了銷售任務。但這源於很多貨壓在了經銷商的倉庫裡,並非真的到了消費者手中。飛鶴的這種行為,可以理解為,“軍備競賽”——搶佔經銷商資金等。畢竟,在奶粉行業市場總量有限的情況下,一家品牌賣的多了,其他家便會賣的少一些。

面對諸強環伺的境況,“雅士利的優勢在於上游供應鏈強悍,其次是品牌多、品種全。全行業,只有雅士利旗下的品牌足以撐起一個門店。”一觀察者表示。

但遺憾的是,對於年營收不足50億規模的雅士利來說,同時撐起多個品牌,頗為困難。

“每個品牌都各自為戰。本來,五個手指握成拳頭可以把別人打暈 。可現在,五根手指是伸開的,攻擊時,還有可能折了。這也是雅士利在轉型過程中,需要進行的一個較為重大的決策——是整合,將分攤到各個副品牌上的精力進行聚合,還是各個品牌依舊獨立運營。”前述人士提到。

此外,雅士利旗下的品牌、如多美滋曾經歷品質風波。有觀點認為,影響仍客觀存在,即使消費忘記了,競爭對手也會提醒。不過,做得好的時候,影響也會消失於無形。

另外,雅士利大股東蒙牛高溢價收購貝拉米是否是筆劃算的買賣,外部說法頗多。一旦貝拉米收購成功,對雅士利旗下品牌而言,也將形成“制約”……

儘管前路看上去頗多坎坷,但雅士利內部對前景仍充滿期待。相較於其他民營企業,雅士利的待遇較好;高層有想法、有魄力。那麼,於有實力的中層人員而言,雅士利處於變動期也非壞事兒,反而成了:機會。

與微觀是機會,與企業巨集觀自然也是機會。可與機會如影隨形的,大多還有風險。且看雅士利是否能規避風險,終成大事兒。(感謝諸位採訪者對本文的貢獻)

最新評論
  • 1 #

    我不信章子怡給她孩子喝的是飛鶴奶粉

  • 2 #

    飛鶴奶粉流通了過2年後肯定不行了

  • 3 #

    親孩子嗎,喝中國產奶粉

  • 4 #

    大人都不敢用飛鶴奶粉,何況是小寶寶

  • 5 #

    飛鶴比代購奶粉還貴

  • 6 #

    我就記得當年只有飛鶴沒有三聚氰胺但飛鶴現在的價格確實有點高

  • 7 #

    每年有幾億甚至數十億的錢做廣告 為什麼不把品質在提升或者做研發 搞不懂

  • 8 #

    700克,別的都900克,營養還高。

  • 9 #

    丫的,飛鶴奶粉直接白搭,孩子一直便祕,拉血便。換了佳貝艾特羊奶粉就好了,我擦,白白喝了五個月也查不出原因。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智慧班克來了,開啟專屬銀行智慧服務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