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今年開年以來,我們一直都在談論今年紡織行情“旺季不旺,淡季提前”這類的話題,總覺得熬過去了就是“一望無際”的旺季和接到手軟的訂單。

但有沒有想過,紡織行情今年可能就是一個高峰,後面的情況只會更差。

滌綸長絲市場差強人意

2019年的滌綸長絲市場整體處於震盪走跌趨勢,加之傳統“金九”旺季行情裡,下游織造開工率出現下降趨勢,業者對後市信心嚴重不足。

10月已快到中旬,但下游集中備貨依然不見……十一長假後,行業整體庫存數量逐漸增加,產銷上不去,累庫壓力較大。目前滌綸長絲工廠庫存處於10-20天,且DTY庫存偏高。

隨著外貿聖誕節訂單及雙十一、雙十二訂單的結束,四季度織造工廠庫存或仍存上升空間。

產能過剩,僧多粥少

自2017年環保壓力加大後,江浙地區掀起了織機從江浙沿海地帶轉移到中西部內陸地帶的熱潮。據了解,之前有訊息稱江浙地區有將近120000臺噴水織機外移,轉移出去的噴水織機產能已經突破20萬臺。

與此同時,在新投產地區,企業不僅轉移舊織機到合適的低成本生產基地,更是投入了新織機,在新基地擴大生產規模。這種行業現狀,使得今年下半年,下游紡織市場產能集中爆發,未來也許會更多。

也就是說紡織行業現在開工狀況相對前幾年不僅不好,更主要的是還在向更差的未來走去。

織廠、印染廠經營壓力日益增大

但凡做紡織行業的,只要聽說誰家有廠,第一反應都是這家肯定“很賺錢、很有錢”。事實上前兩年也確實如此,但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織造廠與印染廠每天都是“含著淚”在生產。

根據樣本織造企業監測,目前盛澤地區的坯布庫存已經高達40多天。終端貿易訂單缺乏,讓織造廠“苦不堪言”,好在原料端價格下行,沖淡了部分生產成本,讓織造廠還有降價促銷的可能。

但原料端並非“菩薩心腸”,也不可能總是“雪中送炭”。

從8月開始,PTA就在低位震盪,目前原料價格已經處於歷史較低水平,進入上行通道只是時間問題。真到那時,對於庫存高企的織造廠而言,停產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染廠作為紡織業的“寡頭”,受到環保等政策的影響,在江浙地區的數量只會減少不會增多。

按理來說應該處於絕對的“供小於求”的地位,牢牢地把握著價格話語權,但今年的情況讓各大染廠老闆都有些迷茫,染費是完全不敢漲了,即使染料超成本也要小心翼翼報價。

跟前幾年比,現在無疑是最淡的淡季

跟前幾年比,現在無疑是最淡的淡季。

可理性思考一下:經濟大環境走弱、工廠開工率規律性下降、PTA價格處於歷史較低水平等等。似乎未來只會比現在更殘酷。

但旺季還會不會再來,答案是肯定的,只是黎明前的黑夜很難熬,很多公司、工廠不一定堅持到那一天,而剩下的少部分人繼續分原來的“蛋糕”。

不管怎樣,九月以及十一小長假已然畫上句號,“銀十”正在跟進,下游市場訂單能否進一步向好?市場是否借勢而起?紡織人都應該抱有一定的期許!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千億美金襲來,美聯儲:我們沒有量化寬鬆,只是單純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