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新能源汽車行業從去年3月份開啟了一波持續了近一年時間的上漲,在上漲初始階段機構和投資者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前景略有分歧和質疑,但伴隨著漲幅的不斷擴大和行業內牛股頻出,機構和投資者好像掃清了一切困惑和質疑,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美好前景越來越堅定,而且不斷的有新的機構和投資者加入到看好新能源汽車的隊伍當中來。

但今天春節後A股市場整體遇阻回落,前期累計漲幅較大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出現大幅的回落,回撥初始階段,很多機構和投資者相信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這只是一個小挫折,新能源汽車行業還是能保持獨立態勢,而隨著調整的進一步深入和跌幅的擴大,很多投資者開始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未來前景,以及其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感到迷茫。

其實這種堅信和迷茫更多是受了新能源汽車行業股價表現和階段性賺錢效應的影響,情緒化的成份大於理性分析的成份,所以我們想在這個節點上說一下我們從更為現實的角度看到的一些基本情況,輔助大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未來前景有一個更為客觀的理解和認知。

新能源汽車行業現階段的一個重要特徵是:

部分相關上市公司仍存在較大風險,但行業整體前景已經高度確定。

新能源汽車行業最近兩年已經徹底完成了從之前高階新奇向普及實用階段的過渡,消費者對各種檔次的新能源車的認可度不斷提升,整個產業的上下游產業鏈基本構建完成,整個行業繼續向前發展的重要阻礙已基本掃清,市場需求和產能都在上升,行業整體前景非常明朗。

但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明朗並不意味著行業內的相關上市公司就都是安全的,反而一部分相關上市公司可能會因為行業的發展而出現壓力和危機,這些壓力和危機主要出現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選擇、技術迭代、競爭加劇和成本管控這幾個主要方面。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還存在分歧,純電、插電和增程都各有代表性的品牌和車型,以及為其進行相關配套的企業,而這幾種不同的發展方向不可能一直並駕齊驅,最終會有一種技術方向將成為市場主流選擇,被選中的技術方向其代表性品牌和車型將成為市場的銷量王者,為其提供相關配套的企業也將成為資本市場焦點。

而最終未能成為市場主流的技術方向,其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和股價也將遭遇重大挫折。

而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當中,不僅是動力模式會有技術選擇,電池也要有技術選擇(典型的就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在電池技術上的差異),其它相關環節也存在一系列的技術選擇。

作為生產廠商本身,目前尚不確定那種動力模式和電池技術將是市場最終的選擇,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要先於市場正確判斷出未來技術方向從而選出最合適的相關上市公司股票來持有,更是難上加難,而且一旦選擇錯誤,可能會遭遇市場無情的洗禮。

除了技術選擇的壓力,新能源汽車相關上市公司還揹負著技術迭代帶來的壓力,

尤其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有從動力系統新能源化向進一步智慧化邁進的趨勢,技術迭代會非常快,一旦相關上市公司提供的技術在技術迭代當中未能跟上市場的腳步,就可能面臨被邊緣化甚至無情淘汰的可能性。

就像當初智慧手機發展初期的主流品牌和目前的智慧手機行業主流品牌相比,已經經歷了很明顯的洗牌階段,兩個市場時期當中,佔據主流優勢地位的品牌存在明顯的變化和差異。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的日漸明朗,加入到新能源汽車領域當中參與競爭的主體也越來越多,不僅已經確立了一定優勢地位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之前存在競爭,傳統汽車廠商也在迅速加大投入衝擊市場格局,同時一些其它領域的強者也有跨界參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計劃在規劃和初步執行階段。這三方勢力誰能在競爭當中成為最後的收益者目前尚不確定。

這種競爭進入高度劇烈時期的情況,也給投資者在選擇單個投資標的的難度上再一次增加了難度係數。

另外新能源汽車在使用成本方面本身佔據了先天的優勢,但是要和傳統燃油車進一步競爭的話,購置成本的降低顯得越來越關鍵,新能源汽車廠商都在嘗試不斷降低成本,以便打消消費者在購置成本方面的疑慮,同時行業的快速發展會導致一些基礎原材料供不應求,同時價格又不能提升反而要降低,對於有技術儲備能不斷透過技術降低本環節成本的上市公司來說,未來前景會越來越光明,但對於無法用技術手段消化成本壓力的上市公司來說,成本問題可能會導致業績和行業地位的嚴重負面變化。

雖然新能源汽車行業當中的上市公司在技術選擇、技術迭代、競爭加劇和成本管控方面的影響下,很難判斷出誰是未來的行業王者,誰是未來將被擠出行業的弱者,

但對於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無論是從節能環保、能源戰略、行業反超還是消費者成本和智慧化體驗方面來看,行業的發展前景都是高度確定的。

對於這種個股選擇難度極高,但行業發展前景高度確定的行業來說,很多新手投資者都會感覺壓力巨大,無從下手,但是對於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者來說,第一個想到的解決方式就是跳出對個股的主觀選擇,直接參與該行業的行業指數基金。

中證指數公司早就已經發布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指數,

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以中證全指為樣本空間,選取涉及鋰電池、充電樁、新能源整車等業務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成份股,以反映新能源汽車相關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為市場提供多樣化的投資標的。

投資者可以透過追逐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的相關基金進行間接投資,這樣就避免了參與該行業時個股前景差異大,選擇難度高的問題。

最新的追逐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的基金是——天弘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型基金(A類:011512、C類:011513),目前正在募集期當中,募集時間從3月24日——4月7日,對此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在募集期參與認購,也可以將該基金加入自選,在未來合適的時機透過指數基金的方式參與新能源汽車行業。

除了上述對行業前景和相關上市公司面臨的挑戰之外,我們再稍微從價格和技術角度說一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情況,

股價的漲跌,短期看情緒,中期看資金,長期看業績。

縱觀新能源汽車行業指數的歷史走勢,

我們可以看到2015-2018整個行業指數在寬幅震盪,在那個階段的行業整體業績水平下形成了一個價格中樞;

之後在2018-2019出現了最大的低谷期,這個低谷期的出現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行業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市壓制了市場對行業的情緒;

二是市場大環境不佳,A股市場在那個階段整體都缺乏資金的流入;

三是整個行業處於燒錢擴充產能的階段,投入大於產於導致業績上不太好看。

再之後2020年至今年春節前後,新能源汽車行業指數進入持續上漲階段,

其中有銷量的明顯上升和業績提升,給了市場和投資者信心的成份,同時市場大環境比較好,增量資金不斷湧入,投資者對這種相對新興,未來想象空間大的行業充滿熱情。

但這一階段也出現了明顯的問題,就是行業指數的漲幅在市場熱情和資金推動下,已經遠高於行業業績的增長速度,透支了一部分未來的業績上升潛力。

隨著目前市場大環境的中短期變化,投資者情緒也開始出現迷茫和相對冷靜,行業指數的回落消解了一部分風險和泡沫,同時整體行業的業績水平依然出現提升階段,價格回落的同時業績的提升會使得指數會回到理性估值範圍內,之後形成了一個新的價格中樞。

從目前的行業前景是整體業績水平來看,這次的價格中樞要高於2018年之前那個價格中樞一個臺階是比較理性的,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指數可能圍繞這個價格中樞橫盤整固,等待業績進一步對其構成有效支撐,並在下一個市場大環境較好階段有新一波的表現。

風險提示: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指數基金存在跟蹤誤差。

購買前請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檔案。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9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馬斯克放大招?特斯拉美國官網支援比特幣付款 究竟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