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晶片企業發展速度有目共睹,在中興華為被美國針對之後,國內的晶片企業更是加快了速度。按照之前計劃,2020年中國要實現晶片自給率40%,到2025年要實現晶片自給率70%。

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實際做起來卻並不簡單。因為國內的晶片行業起步有點晚,相比於日本美國等發展很緩慢,也就是在最近幾年國內的晶片企業才開始覺醒,晶片企業也是雨後春筍般湧出,儘管數量很多,但是技術上還不夠成熟,真正有技術含量的晶片企業也只有中興、華為、中芯等一些企業,整體上來說和國外的差距還很大。

儘管前途艱難,國內的晶片企業還是不斷為之努力,讓人慶幸的是,去年國內的晶片生產總量已經達到了2018.2億塊,同比增長了16%。今年的晶片生產數量仍在不斷加快。開年的疫情衝擊了全行業,對晶片企業的發展也造成了衝擊,好在國內對疫情的阻擊政策非常到位,在最短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現在社會行業也已經全面開工,重回發展正軌。按照之前統計局的資料,2020年一季度中國晶片生產量為508億塊,同比也是增長了16%左右。

在這508億塊產量中,有一個地區的產量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高達34%,那裡就是江蘇,這麼大的規模簡直可以說是中國的晶片第一生產基地了。

據資料顯示,2020年季度江蘇省生產晶片達到175億塊,排名第一,佔中國晶片總產量的34%。第二是甘肅,生產晶片75億塊,佔總產量的15%左右。第三名則是廣東,生產了72億塊左右,這三個省佔了全國總量的60%,真正的三大生產基地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的排名前三,同樣也是江蘇、甘肅、廣東。

隨著國內行業的全面開工,晶片企業也將加快生產節奏,在晶片需求不斷擴大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晶片產能。未來幾年全國的晶片生產總量還會繼續上升,這些生產基地的規模同樣也會不斷擴大,在整個晶片行業中的地位也將越來越重要。

七年專注有深度的網際網路世界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美國升級出口管制,中國兩大高科技產業面臨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