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5個歷史新高!一個赤裸裸的真相!

今天我實在太忙了,倉促寫篇文章,儘量會簡短。

但是今天的文章會很有哲理,我覺得是高價值的。

只看你有沒有悟性,看懂這篇文章!

如果你看懂了,我想你的股市之路,會少很多坎坷!

別做韭菜了,我都看著累!

今天股市大漲,我統計了一下,有25個股票,創下歷史新高,這裡面,大量是我曾經持有的公司。

贊一下我的眼光。

而在這25家新高公司裡,有16家公司是消費、醫藥行業,佔比64%!

這中間有什麼規律,給我們哪些啟發,先別急!

我來講兩個真實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午夜驚魂

話說我前段時間剛準備睡覺,被一通外地電話驚醒,一看,湖北XX市,心想,尼瑪這疫情區,和我有半毛錢關係呀,野電話,結束通話電話。

臨睡看一下,卻發現一多年老朋友資訊,要致電我問股票。

原來,這位朋友買了一個熱門股,前幾天下跌割肉,這幾天連續漲停,他很憤怒,是不是莊家盯上他了,為什麼買啥啥跌、賣啥啥漲?

這個公司本來是一個冷門股,現在卻是市場最熱門的股票,是一個口罩概念股,朋友上週19元割肉,今天已到了接近34元。

朋友憤怒不平的同時,他炒股的業績,可以說非常慘淡,幾年時間,下跌了差不多70%,因為該朋友很有錢,虧損額是一般人一輩子也賺不到的數字。

他炒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二個故事:被淘汰的研究員

這位朋友和我關係也很好,是一位老朋友。

北大畢業,在一家大型機構做研究員。

他曾多次給我描述,看好的公司業績多麼穩定,分紅多麼優良。

這家公司叫大秦鐵路,分紅率長期高達5%,PE只有6倍。

由於研究推薦不力,大秦鐵路長期低迷,這位朋友後來被所在機構末位淘汰了。

他研究生涯遭遇挫折的原因是什麼?

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回答上面的兩個問題,其實就寫出了投資的本質。

第一個故事,午夜驚魂的朋友,他的風格是買市場最熱門的股票,想一夜暴富,卻又想贏怕輸,一跌就趕快割肉,一漲就追高。

從來不考慮公司基本面,只追熱門股,這樣玩下來,和賭博無異,而十賭九輸,連續虧損的結果很難避免。

申萬曾做過一次活躍股指數,選取每週換手率最高的100只股票,成分股每週更新一次。

這個指數,假設投資者是個狂熱的追熱點型選手,每週買入上週最熱門的股票,短期持有並賣出。

活躍股指數於2017年1月20日停止了更新,停止更新的原因很簡單,這個指數把自己玩沒了!

這個指數用了17年的時間,由1000點跌至了最後的10.11點,跌幅高達99%!

這就是不顧基本面、追漲殺跌的結局。

現在有多少小散,每天看著熱門股追漲殺跌、沉迷於一個個打板高手的故事,如果不思改變,你們的命運,註定是晦暗的。

第二個故事,被淘汰的研究員,這是一個刻舟求劍的故事。

表面上看,大秦鐵路估值低、分紅高,但背後,資本市場對它不看好,股價多年不漲,原因在於它的停滯不前。

主營業務運煤,強週期性,多年來業績並無明顯增長,這才是機構不看好它的原因。

投資不能刻舟求劍,否則拿個計算器就可以炒股,銀華PE低、地產分紅高,買了就能賺錢嗎?

今年很多所謂夾頭,買一堆銀行地產,如招行平安萬科,以為這樣就完事了,那還需要基金經理做什麼。

你們不知道的是,在利率下行的時代,依靠利差生存的銀行,會面對怎樣的利潤衝擊?

這都是對銀行股不利的地方。這些問題不明朗,投資銀行股,很難有超額利潤。

一個赤裸裸的真相

既不能追熱門概念股,又不能死守偽價值股,那麼,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回到本文看頭,25家新高公司裡,有16家公司是消費、醫藥行業,佔比64%!

我認為,投資的本質,是找到能夠代表時代方向的優質公司,找到每個增長行業的高競爭力公司,找到未來增長最快的成長公司。

當智慧手機蘋果興起的時候,意味著諾基亞、黑莓手機的黴運來臨。

當移動網際網路席捲世界,意味著報紙、電視、廣播的前途低迷。

當ZOOM等虛擬會議商崛起,意味著線下會展業、酒店業受到衝擊。

資本的市場的本質是資源優化配置,將社會資金交給最有運營效率的上市公司,唯有成長穿越牛熊。

你要選擇最有成長性的行業,在裡面選擇最有競爭力的公司。

這樣你看到的,從此不再是一根根K線,而是一個個優秀公司的成長壯大崛起之路。

在每個市場,大概只有1%多一點的公司可以稱得上優秀。

根據統計,以美股市場為例,1990-2018年,表現最好的811只股票(佔比1.3%)給市場貢獻了絕大部分收益。

納斯達克10多年翻了近6倍,跑贏指數的只有10%,虧損的個股卻有60%。

能夠改變世界的、創造收益的,微軟、蘋果、特斯拉、亞馬遜、谷歌,只是極少數,它們都是成長公司。

A股也是亦然,雖然指數10幾年不漲,但是大批成長公司創下驚人回報。

2000年以來A股漲幅最高的10大個股,可以看到,恆瑞醫藥2000年10月份上市以來,按照後復權計算,累計漲幅超過250倍。

這些公司,集中在醫藥和消費,共同特色是ROE比同類高。

今天,25家新高公司,16家是消費醫藥,再次說明了這兩個行業的優秀。

但是!

同樣的是醫藥類公司,恆瑞、邁瑞、華蘭生物走出長牛之路,而如華東醫藥、信立泰、東阿阿膠一路低迷,本質是企業的競爭力不同、前景不同。

同樣是白酒公司,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長期走勢突出,而洋河股份、金種子酒卻要低迷的多,本質也是企業競爭力不同,消費者認可度不同。

這提醒我們,要找行業裡,更有競爭力的公司。

儘量找ROE>15%的公司,高ROE的本質是成長性和護城河,高水平的ROE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當公司規模不斷擴大的時候,維持高ROE是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就需要公司有強大護城河。

可以這麼說,無論在哪個市場,平庸公司佔大多數,這一部分的股價隨波逐流、提供的只是波動價值;還有一部分毀滅價值的公司,長期歸零是它們的未來。

而我們要去尋找的,是那1%多一點的優秀公司,是不斷成長、穿越牛熊的成長公司。

消費、醫藥公司之所以更為優秀,是因為生老病死,是我們每個人無法抵抗的命運,是因為吃喝拉撒,是我們每個人無法拒絕的剛需。

我欣賞的投資家彼得林奇說過,10倍股不是來自實驗室,來自誰也看不懂的科學名詞,相反,很多10倍股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看到的,使用到的。

比如美國曆史10倍股,麥當勞、沃爾瑪、星巴克,都是你身邊的公司。

在中國,事實也是如此嗎?

我們看看過去十年中的大牛股,有多少是日常生活中能夠見到。

伊利股份、愛爾眼科、同花順、片仔黃、古井貢酒、涪陵榨菜以及雲南白藥、萬科、貴州茅臺、海天味業、雙匯火腿腸、格力電器、等等,絕大多數我們日常生活都能接觸到。

所以,不要再去追逐亂七八糟的概念和黑科技了。

有些時候,賺錢不一定非得了解多少科技知識,而是在自己能做的範圍內做到最好就行了

最新評論
  • 1 #

    看看獐子島,華銳風電,康得新,康美藥業都是曾經的成長股,大白馬,我深深的陷入了沉思,這裡有你想象不到的貪婪,這裡有你想象不到的欺騙,也有你想象不到的清風拂柳般的處罰,炒股太難了。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幣圈比特幣在猶豫中上漲,踏空是最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