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原標題:有一種基金不可錯過,叫做醫藥基金

今天來聊聊永遠朝陽的醫藥生物行業基金吧。

醫藥生物是28個申萬一級行業之一,包含了化學制藥、生物製品、中藥、醫藥商業、醫療器械、醫療服務6大子行業。

若說起28個一級行業中,有哪些能讓人比較放心地長期投資,那醫藥生物必然是其中之一。

先一起看看醫藥生物過去十年的市場表現吧:

很容易看出,醫藥生物行業的收益、風險績效表現,在同期各行業中都處於上游,這個是比較可貴的。

這樣的績效表現,即便與同期的全部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相比,都可以輕鬆擊敗約50%的個基。

那麼,問題來了,醫藥生物行業過去的優良表現,在未來有機會延續嗎?

一白的看法是,這是大概率的事情。

因為這是由中國居民消費能力和人口年齡結構決定所決定的。

過去的十年,是中國居民消費能力不斷提升、老年人口不斷增加的十年,而這樣的特點將在未來長期延續。

居民消費能力就不贅述了。中國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都還在增加,經濟轉型也在推進中,中國的經濟發展潛力還是要相信的。

人口年齡結構上,中國目前早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並且,未來十幾年將有一大波人漸次步入老年。

老年人口的持續增加是醫藥生物行業未來成長性的一大基石。

不論是根據“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還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來說,中國早在小20年前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與此同時,看看建國後中國每年的出生人口變化,可以預見,未來老齡化進一步加重的壓力也非常大。

中國建國後曾經歷三次嬰兒潮,即建國後、60年代、80年代,其中,60年代是最大的出生高峰。到今年,60年代生人正式開始邁入花甲。

雖然人口老齡化對經濟活力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但對於醫藥行業來說,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利好。

在國內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和老齡化趨勢的雙重加持下,醫藥生物行業未來的長期需求有增無減。

另外呢,醫藥生物行業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營收、利潤增速較高,且營收增速較穩健,利潤增速的穩定性也明顯強於多數其他行業。

這也是醫藥生物行業指數在長期收益水平較高的之外,風險指標表現也比較好的原因。

從需求端來說,醫療醫藥需求屬於剛需,所以,從醫藥行業整體的營收來看,不僅有著良好的增速,而且它的增速總體上也相對穩健,不會像一些週期行業那樣大起大落。

但是呢,醫藥生物行業作為與民生密切相關的行業,從藥品研發、生產製造、流通、醫院診療、支付結算、企業設立、從業人員等,每一個環節都深受行業政策的影響,因此,每一輪大醫改來臨,或者行業政策大變,都會對行業內企業的發展格局、利潤增速產生深刻的影響。

比如“帶量採購”下的藥品採購價格大幅下降,就導致了2018年行業利潤的負增長。

不過,醫藥生物行業相關的政策並不是見天兒地變,所以,總體上看,行業利潤增速還是相對穩健的。

目前,中國的醫藥生物行業,不論是製藥,還是器械,產品的總體水平還是有待提高的,尤其是創新藥、高階器械。

但近些年,國家已經陸續出臺相關政策,來推動行業向研發創新、高階化發展。

自2015年新一輪醫改序幕開啟以來,幾年間陸續出臺了數百份行業政策檔案,涉及醫藥與醫療器械從研發到消費的各個環節,對藥品與醫療器械供應領域、流通領域、藥品價格、醫院管理、醫院盈利模式、醫療保險、用藥保障、主體(含醫護人員、生產企業、流通企業等)行為規範、醫護與用藥格局等方面影響重大。

其中,包括優先審評審批、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仿製藥一致性評價、集中採購、國家藥價談判、兩票制等,對行業競爭格局影響深遠的政策。

這些政策從導向上來說,都是在促進資源向具有研發能力、技術優勢的大型藥企、器械企業傾斜,向具有區域統籌能力的大型流通藥企傾斜,推動行業集中度提升。

在未來,醫藥生物行業的頭部效應會越來越強。也就是說,具備研發實力的細分領域龍頭,才是未來醫藥生物行業中最具投資價值的企業。

說到醫藥生物行業基金,目前被動指數類的有26只、主動管理類的有56只(各類份額合併計算)。

對於醫藥生物行業基金來說,除了被動指基值得多加關注之外,優質的主動管理類基金很值得關注。

由於投向非常清晰,主動管理類醫藥生物行業基金的投資管理難度,相較普通的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要低不少,因此,優質的主動管理類醫藥基金,也比較有機會在長期中獲得較為可觀的超額收益。

一白從這數十隻醫藥生物行業基金中,篩了4只由相對大型的企業個股構成的被動指基,以及6只滿足“正兒八經聚焦醫藥生物行業投資、基金經理具備多年醫藥生物行業研究與投資經驗、近三年績效表現較靠前”三標準的主動管理類基金,和小夥伴們分享:

醫藥生物行業經過近期的調整後,最新市盈率(PE ttm,2020-3-19)35.8倍,處於中等水平。

對於申購來說,這個價格雖無顯著的成本劣勢,但也談不上什麼成本優勢。如果有持有醫藥生物行業基金的需求,倒也不急於眼下就把可分配給它的倉位都打滿。

但對於定投來說,現在開始也都是挺不錯的選擇。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ST銳電-資本運作盤活企業,拯救20萬的股民一代妖股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