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導語:2019年中芯國際仍擋不住全球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但中國市場表現十分可觀。

從全球市場看,2019年中芯國際在中國、北美洲、歐亞地區的營收佔比分別為59.5%、26.4%、14.1%,中國市場增長表現強勁。

一、通訊市場營收14.238億美元,第二代FinFET技術穩步開發

從應用層面看,2019年中芯國際的營收主要來源於通訊、消費、汽車及工業、個人電腦四個領域。其中,通訊業務以14.238億美元(約人民幣100.92億元)的營收居於首位,相比2018年的13.84億美元增長2.8%,佔全年營收的45.7%。

此外,消費、汽車及工業、個人電腦三塊業務的營收,分別佔全年營收的34.3%、5.9%、5.2%,其他相關應用營收則佔全年營收8.9%,可見中芯國際對汽車及工業、個人電腦等業務的參與十分有限,仍主要將佈局的焦點集中在通訊和消費市場。

若以製程技術劃分,2019年中芯國際一半以上的營收來源於90nm及以下先進製程的晶圓市場,佔比全年營收的50.7%,66/65nm的營收佔27.3%。

除此之外,中芯國際在28nm、40nm和90nm等成熟製程領域的收入相對較小,但仍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總的來看,中芯國際在成熟製程領域的客戶需求十分強勁,中芯國際也將持續拓展成熟工藝和特色工藝的產品組合和應用範圍,進一步佈局攝像頭、電源管理、指紋識別和藍芽等產品技術平臺,保持自身在細分領域的優勢。

在先進製程方面,中芯國際第一代14nm FinFET技術已進入量產,營收佔2019年第四季度總營收的1%,並預計在2020年穩步上升。同時,其第二代FinFET技術平臺開發穩定,目前已進入客戶匯入階段,未來將進一步佈局移動、無線、計算、AI、物聯網和汽車應用等領域。

中芯國際在財報中指出,其正在開發射頻(RF)相關產品,將應用於消費端移動裝置、電視和可穿戴裝置市場。

二、國內市場營收18.51億美元,北美市場下滑22.69%

從全球範圍看,中芯國際的營收主要來自於中國、北美洲、歐亞三個地區,營收分別為18.51億美元(約人民幣131.2億元)、8.21億美元(約人民幣58.19億元)、4.44億美元(約人民幣31.47億元),佔全年總營收分別為59.5%、26.4%、14.1%。

實際上,中芯國際在中國、歐亞地區市場的營收,相比2018年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而北美洲地區營收波動最大,營收與2018年的10.62億美元(約人民幣75.27億元)相比,下滑了22.69%。

從另一角度看,得益於地理優勢和中國市場的巨大體量,中芯國際在國內市場業務將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

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的資料,就半導體積體電路消費而言,由於中國擁有龐大的電子製造和福斯消費市場,仍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IHS預計,2019年全球付運至中國的半導體價值約2085億美元(約人民幣14778億元),佔全球半導體價值約49.1%。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中芯國際研發及開發支出為6.874億美元(約人民幣48.72億元),增長3.62%。

三、受疫情影響小,計劃2020年總營收增長11%至19%

2020年1月以來,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給全球市場帶來了影響,不同程度上遏制了部分企業的運營和生產。

但中芯國際表示,其在疫情期間維持了大部分業務的正常運營。基於對目前全球疫情形勢的發展,中芯國際認為疫情將不會對公司的整體運營,以及2020年的財務表現帶來重大及不利影響。

基於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場前景,中芯國際目標實現2020年營收增長11%至19%,毛利率為20%,並保持盈利。

與此同時,中芯國際對物聯網、5G和智慧消費等市場仍保持著樂觀態度,並指出,它在未來將進一步佈局移動計算、汽車電子、物聯網、高效能運算、5G、工業、AI和邊緣計算等多個領域的相關應用。

結語:2019財年營收下滑,中國市場穩步增長

受近年來全球經濟下行帶來的不確定影響,中芯國際2019年的營收仍然難以擺脫負面影響,呈現小幅度下滑。但受益於中國市場龐大的通訊和消費電子等領域的需求,中芯國際在中國市場營收增長仍十分可觀。

值得注意的是,據拓墣產業研究院公佈的最新資料,2020年Q1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中,中芯國際以8.48億美元(約人民幣60.1億元)位列第五,同比增長26.8%,環比增長4.5%。

總的來看,2020年以來疫情對中芯國際的影響較小,並隨著該公司在成熟製程市場的穩定佈局,以及在先進製程領域的量產和開拓,中芯國際在未來還將有著不可小覷的增長潛力。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全球經濟亟需呼吸機 中國要做“最壞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