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市場主力是怎樣讓散戶割肉的?

一般人在被套初期總有這樣的想法,我就相當於存銀行了,我不賣,就是不賣,打死我也不賣,這個股質地又不錯,業績良好,憑什麼讓我賣?過幾年肯定會漲回來的。這時候被套10%,20%,40%,但到了最後70%或者80%以上時反而說了聲:“莊爺爺,偶怕你了,給你行了吧。”咔嚓一刀,割個乾淨。

這種現象很奇怪,為什麼在套得少的時候不賣,結果到賬上所剩無幾時反而能痛下決心割乾淨呢?其實這就是市場主力的誘惑,因為幾年的牛市思維慣性,使你堅決相信牛市還存在,跌20%咱補倉,攤低成本,等它反彈到我不虧時我就出局。但情況卻不如你料想的,散戶大部分表現為兩種:一是到其成本位就不太願意出了,還想再賺一點;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股價到不了他的成本位就又下去了,散戶的補倉不但沒有減少成本反而擴大了虧損。

那我坐莊是怎麼做到這一步的?太簡單了,當跟風盤變少而拋壓增大時立即反做,我跑在大部分人前面。

這樣的反彈後面的幅度會越來越小,最後乾脆橫盤,到了最後期,一天跌個一分兩分,上下幅度只有幾分,你想做T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我把做T的成本計算好了,買賣的差價不夠手續費,再說了。因為不斷的下跌,你只要賣出去基本就沒什麼興趣再買回來了。

言歸正傳,如果散戶死都不交出籌碼,莊家會怎麼辦。首先要看莊家的意圖和莊家交易到了哪個階段。

1、莊家與散戶博弈集中在股本小的公司

對於股本大的公司,股票的主要持有者大部分是機構或一級市場的大股東,散戶擁有的籌碼太小,引起不了莊家的興趣。換句話說,莊家主要與其他機構、莊家之間進行博弈。這種情況下,散戶持不持股票對莊家來說,都不重要。

一般來說,莊家與散戶博弈的場所都是股本小的公司,因為散戶持有的股票較多。莊家要想完成一輪完整的“割韭菜”過程,必須收集足夠的籌碼,這就是所謂的吸籌。如果散戶們都死拿著股票,莊家肯定會想各種辦法來讓散戶把股票賣出,畢竟莊家持有資金要付出成本(績效考核或拆借)。

2、莊家竭盡所能搞垮股價

莊家有的是辦法跟散戶鬥,利用資金優勢大量拋售股票,實現大幅殺跌;還可以聯合公司釋出利空訊息,打壓股價;製造技術破位的形態,造成散戶內心恐慌.....在這個過程中,相信絕大多數散戶會出現嚴重情緒化,被迫認輸交出手中的“籌碼”。從這個角度來看,炒股也是要求散戶們具備“忍常人所不能忍”的素質。

莊家還有可能製造一波下跌趨勢的股價反彈,一些堅定的散戶有可能為了降低持倉成本,進行不斷加倉。等散戶們加倉完,莊家再製造一波大的下跌趨勢,散戶們還能不能堅定持有,這就很難說了。

3、散戶被套牢,莊家離場,股價會一直波瀾不驚!

反正莊家有的是資金玩,一次不行,再來第二次,直到拿到足夠多的籌碼,實現控盤狀態。這時候,莊家會按原有計劃進行控盤拉昇,最終那些堅定不拋的散戶會坐上莊家的順風車,一起收割“韭菜”,賺得盆滿缽滿。而新入場的散戶,就會在股價下跌過程中,被深套。

按照題設所說,如果散戶們團結一致,要跟莊家死扛到底,那麼莊家也沒轍,玩不過只能跑。但是,由於股價遭到莊家打壓,再加上莊家離場,股價會一直處於波瀾不驚的狀態,像死人心電圖一般,結果團結一致的散戶們就會被套牢。

現實生活中,真正能做到死拿股票不撒手有兩類散戶,一類是堅定的價值投資者;另一類是深度被套牢的散戶,卻遲遲等不到解套那一天的來臨。

善於把握股市裡的“確定性”投資機會

股市投資的本質,是風險與機會的博弈。避開“確定性”風險,尋找“確定性”機會,是精明的投資者屢戰屢勝的法寶之一。

股市的一大特點和魅力所在就在於它的“不確定”性。只要交易沒有結束,任何人都無法肯定大盤和個股最終究竟是漲還是跌。正因為股市存在這種“不確定”性,多數投資者在實際操作中都會有兩手準備,不輕易滿倉或空倉。但多年的投資實踐表明,在“不確定”的股市裡,往往存在“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股市裡的“確定性”機會,除了上述三種以外,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確定性”機會都是相對性的機會而非絕對性機會,在實際投資中還需理性應對,兩手準備。一般來說,“限價減持”的公司、不該破發而破發的公司以及大股東持續增持的公司,其二級市場的價格最終多有機會超越減持價、發行價和增持價,只要二級市場的價格在減持價、發行價和增持價以下,或多或少都存在這種“確定性”機會。

尋找、發現並抓住“確定性”機會的關鍵在於做個有心人。投資炒股,不要奢望天上會掉餡餅,沒有人會把好端端的“確定性”機會白白地奉送給你。發現“確定性”機會的唯一途徑,是在大量雜亂無章的資訊面前,自己去尋找、辨別和發現。在平時讀報、上網、看電視時多留心,勤思考,一旦發現“確定性”投資機會,就不要讓它輕易溜走。

“確定性”機會的投資操作與尋找發現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機會大小與獲利與否也沒有必然的聯絡。讓“確定性”機會變為實實在在的收益,需要投資者在實際投資中加強鍛鍊,不斷提高操作技法和能力。需注意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好訊息子好買點。與日常交易中“會買更要會賣”不同的是,抓住“確定性”機會的操作“買比賣更重要”。一般來說,存在“確定性”機會的股票的賣點是相對確定的,取勝的關鍵在於買點要好、成本要低。當有關“確定性”機會的訊息公佈時,往往股價已被炒高,再加上市場關注度較高,第一時間高開的可能性很大,此時建倉成本就會很高,獲利空間非常有限。弄不好,遇到莊家洗盤,還會吃套甚至深套。

(2)被拋棄子該放棄。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許多存在“確定性”機會的股票又會恢復“平靜”,漸漸被市場淡忘。隨著人氣下降、股價下跌,存在“確定性”機會的股票開始被眾人拋棄,此時恰恰為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建倉良機,買入後獲利的勝算和空間大大增加。

(3)遭哄搶子掉餡餅。投資存在“確定性”機會股票的目的是獲取“確定性”收益,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可採取“不見兔子不撒鷹”策略。只要“確定性”題材沒有兌現,股價未達減持價、發行價和增持價,就一路持有,與莊家比耐心。當股價觸及減持價、發行價和增持價時,無論獲利與否、收益多少,都要趕在題材兌現、莊家減持之前無條件離場。離場後,無論是漲還是跌,都不要輕易進行回補,因為此時“確定性”題材已經兌現,機會已經喪失,這也是操作“確定性”機會股票與日常交易的一大區別。

如何運用籌碼分佈判斷主力意圖

在資本市場中,主力以其佔有絕大部分籌碼而贏得控制權,散戶則以較少的籌碼成為被壓迫的物件。在這場博弈中,主力由於其笨重的籌碼成為劣勢,散戶則以其身輕成為優勢。作為散戶而言,如何做到揚長避短,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則是如何發現主力的行為。本期與大家分享,如何通過籌碼公佈來發現主力所處於不同階段:吸籌—拉昇—派發—收尾。

籌碼分佈,準確地學術名稱應該叫“流通股票持倉成本分佈”,其原理來源於在不同價格區間的成交量,在不同價格最終所形成的分佈情況。用於反映不同價位上的整體持倉數量。對於主力而言,如何能夠得到或丟擲籌碼,可謂用盡心思,致使K線上的表現形態各異,讓散戶摸不著頭腦。但是,在籌碼分佈的顯示上,卻是萬變不離其宗。

【吸籌階段】

在資本市場中,並不能使錢生錢。一個人想要獲利,只能通過最原始的交易原則:低價買高價賣,從中賺錢交易差。在主力吸籌的階段,同樣也需要較為廉價的籌碼。但是當大家都知道籌碼比較便宜的時候,有誰會賣呢?在吸籌階段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假象技術形態,比如M頭,五浪殺跌等。由於在A股市場中,又以短線投機者居多,使得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價值投資。而主力在市場中又佔有絕對主導地位,所以主力趁機打壓,並且在相對較長的時間裡使股價橫盤,導致很少有投資者敢於較長時間的持股,從而讓上一輪行情高位套牢者不斷的割肉,主力才能在低位吸籌承接。

其實,主力吸籌的過程就是一個籌碼轉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力為買方,散戶為賣方。只有低位充分完成了吸籌,主力才會形成拉昇,從而結束吸籌階段。而對應在籌碼分佈圖中,則以籌碼高度集中體現出來。如圖(一)中所示,為晉億實業前期的吸籌工作,時長近兩年,籌碼集中收集區域在8元左右。這個區域,也就是主力吸籌的大體成本。

【拉昇階段】

當主力完成吸籌之後在,接下來便是讓股價脫離其成本區域,開啟利潤空間。在此過程中,主力用部分籌打壓做盤,同時又承接拋壓籌碼,使其大部分籌碼仍然按兵不動,鎖定在吸籌區域,等待高位的獲利了結。對於散戶而言,最常見的就是追漲行為。所以在拉昇的過程中,散戶不斷追漲,同時恐高又讓其獲利回吐,主力趁機邊賣邊買,不斷拉昇股價,形成了天衣無縫的“抬轎計劃”。在大勢配合的情況下,拉昇工作主力由散戶自行完成,主力只需利用其籌碼優勢,坐收漁翁之利。

如圖(二)所示,為晉億實業的股價從8元到15元拉昇後的籌碼錶現。可以看到:籌碼從下方8元的集中處開始不斷上移分散,但8元處的低位籌碼仍大量存在。這也就意味著,在股價從8元向15元的拉昇過程中,主力並未打算完全出貨的意思。

【派發階段】

在股價不斷上升之後,主力的利潤空間飽滿,接下來將是完成利潤的兌現。在兌現的過程中,主力最想有人來接替其籌碼,也就是散戶。由於散戶急於眼前的利益,所以較容易被強勢拉昇所吸引。在派發階段,主力藉機將股價再次大幅拉昇,散戶不斷與其交換籌碼。由於主力具有的籌碼較多,需要較大的換手才能夠完成派出。所以,在股價不斷的創新高的拉昇過程中,其成交量不斷放大,換手率與不斷增大,給了主力較好的派發籌碼時機。

如圖(三)所示,晉億實業從第一波拉昇的高點15元向29元邁進的過程中,最原始的8元成本處籌碼不斷向上移動。至29元時,籌碼大體集中在18元附近。可以看到:雖然籌碼整體都在上移,但是下方8元處的籌碼仍未完成派發完,這表明主力需要再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使其完全脫身。

【收尾階段】

在籌碼派發的尾聲,為了更加吸引散戶入場,讓自己的籌碼完全兌現。主力通常在快速拉昇結束後,形成一個階段性的橫盤調整,並且在調整過程中不斷在盤中拉昇大陽線,讓人感覺拉昇行情並未結束。而此時由於個股行情過於瘋狂,加上媒體的大肆渲染,使得散戶迷失方向,不斷的追高。就在同時,個股往往橫盤的K線卻是帶高換手率,好讓自己的籌碼能夠兌出。

量價買入強勢牛股的方法,幫你捕捉大行情級別的主升浪!

3種量價買入法

第一種:上行調整後的放量買入法

在上漲途中股價經常會出現“價跌量減”的情況,這是一個讓人糾結的階段,因為我們不知道後面是向下調整還是向上調整。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最好選擇觀望,在調整之後若出現我們說的重新放量上行,那麼我們就可以考慮介入,介入點不妨就放在放量當日。

上圖中的股價處於震盪上行中,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股價在上行一段時間後就出現一段調整期,在該調整期內出現了“價跌量減”的現象,之後出現了放量上漲一改之前的調整趨勢,開始了新一輪的上行,我們可以在放量上行當日考慮介入。如上圖,若我們在低位的介入點介入,那麼我們的收益更是不用說了。之後再出現第二次相似的調整,這是給那些還未介入的投資者提供的絕佳機會。它的調整邏輯和前期調整邏輯一樣。

第二種:放巨量後股價繼續上行買入法

在這種方法中有人可能有疑惑,放巨量不是莊家出貨的表現嗎?我們怎麼還要去買入?對的,在股價放出巨量上漲時我們也很難判斷具體該怎麼操作。但是我們這裡說了是放量之後才考慮是否入場。如果放出巨量後股價上漲乏力或是改為下行,那麼巨量可以斷定是莊家出貨。而如果巨量之後股價繼續上行,表明莊家是在利用我們的恐懼心理製造恐慌,只要巨量之後股價依然上行我們就可以放心介入。這一方法雖然有些追高的意味,但是我們不能錯過這個較好的機會。

如上圖,我們發現在上行的過程中該股出現了天量上漲的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投資者會認為天量出現,同時之後又連續幾天的小陰是莊家在出貨的表現,而賣掉手中的股票。其實不然,按照我們的方法,觀察天量之後的股價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上圖中不是那麼明顯的啟明星形態。同時在天量後的回撥中股價並未出現大幅陰跌而是小幅的回撥。在此時我們可以選擇“啟明星”形態出現時入場,也可以在天量後的最近一個收陽處入場。但是這一方法一定要待天量後觀察,忌諱天量當天入場。

第三種:放量突破阻力位時入場法

其實這一方法最好理解。放量突破阻力表明在短線交易中多方佔據主導地位,短時間內股價將繼續上行。

上圖中股價震盪上行,兩次在幾乎相同的位置股價回撥,但之後成交量開始放大,不僅突破了前期壓力平臺,還突破了年線的壓力站上年線。之後股價繼續延續震盪上行的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選擇突破阻力作為入場點,是在確認了多空雙方的力量情況下而選擇的策略,比較安全。如上圖,就可以選擇當股價突破年線時入場,那麼我們即便是做短線其收益也是誘人的。

以上三種方法均是考慮了量價關係而使用的買入方法。在實際操作中,除了量價我們還可以結合其他的技術指標及方法提高我們入場的準確率。

窮獨善其身,達兼濟天下

在人的一生中,最可怕的就是毫無主見,搖擺不定,輕易放棄。一個人必須擁有主見,但卻不能帶有偏見。因為只有融合百家之長,以補自身之短,才能深刻明白到百家之長所處的弱點,才能知道失敗者之所以失敗,到底敗在哪個環節。比如難以知行合一,就是很多人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所以笑看風雲不單單看的是一時,而也應該看其一生。

出現問題,一定要趕在第一時間去解決。否則問題只會越拖越重,越積越多,最終很多人不堪心理和現實的雙重負荷而選擇放棄,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面對任何問題,關鍵看人自身對待問題的態度。身處順境而不思危,那麼只能麻痺人的心志,弱化人的力量和智慧;而逆境卻是激發人性潛在力量和智慧的催進劑。外界的誘惑實在很大,誘惑就如空氣一樣無處不在,這也將成為人生及交易層階提升的關鍵。

為什麼交易市場中很多人屢敗屢戰,卻又屢戰屢敗?最大的原因就在於他們總是把交易的原則停留在口頭上,常常是隻見口號,卻很少見到正確而有效的實際行動。當一個人思想層階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明白世間萬物都是相通的。順勢而為,才能以靜制動。太多人忽略自身人性缺陷的修繕,恰恰把精力放到了處於次要位置的所謂追求高超技術及優秀交易系統上,結果本末倒置,陷入人性貪婪的誤區,即使一時僥倖有所小成,終究也將難免一場人生及事業上的變劫。

在市場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怪現象,那就是很多人做模擬盤的時候,贏利狀況都相當好,甚至模擬盤的業績在短時間內翻番幾倍乃至幾十倍也是很普遍的現象。模擬盤是什麼?模擬盤就是引誘新手下定決心敢於重倉滿倉做實盤的誘餌,因為新手做了一段模擬盤後,若是幾個月就實現了數番,其心理自然是極度膨脹,自認為模擬盤做的如此了得,那麼實盤也就不過小菜一碟。結果當其真正投入重金滿倉重倉搏殺於實盤交易時,往往沒過多少時間,不是重虧就是暴倉。因為模擬和實盤之間存在著天壤之別,是心與心的間隔,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100%的執行力只是最理想的狀態,現實交易中也根本不存在絕對的100%執行力,但交易時應該最大程度的力求接近100%的執行力。不過模擬盤始終無法替代實盤的作用,因為模擬是不符合實際的,是理想主義產物,即使模擬時做的再完美,也將被實盤的殘酷擊的粉碎。也許模擬時很多人能做到坦然自若,但真正實盤時就不免驚慌失措了。惟有實踐才能出真知,也只有實踐才能磨練人的心性和意志,讓人在交易中有所收穫。

財富相對於時間長河及一個人的心性修為,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不論是交易還是人生,不論面對多大的困境,心態上都要承受得起,行動上更要拿得起,放得下。世間本沒有神,傳得人多了,也便成了神。其實古之賢哲,偉人,英雄皆是深知天命之人,也明白凡胎只不過是傳承思想和精神的軀殼罷了。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章不僅包含了交易之道,更是蘊涵了豐富的人生之道。只有反覆讀,反覆悟,才能行則通,通則達!

交易的時刻,應該遵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原則,力求達到看到即能做到的程度。聰明的人,善於借鑑和洞悉他人的錯誤,看過後,能在心態上做到彷彿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程度。不需要經受'吃一塹’的真實磨難,就能達到'長一智’的切身體悟。不論是人生還是事業,即使盛極一時,也都將有盛極而衰的那一刻。重要的是無論身處何境,都要銘記古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訓誡。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下午大盤怎麼走,MLF放水流動性隔夜美股大漲,下午大盤關注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