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年,國內有個現象:買房子的人基本都賺錢了,而且是大錢;與之對比的買股票的,大部分都虧了,驗證了股市裡那句“一賺二平七虧”的樸素總結。

難道房產收益率比股市高嗎?事實卻是,世界範圍內,大類資產的資本回報率,股票和房產的收益率幾乎都是6%-8%,最大回撤也是40%-60%之間。我們不禁會問,為什麼指數一直在漲,投資者卻沒有賺到錢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有人說是A股市場不健全,各種割韭菜太多;有人說房子存在泡沫,過渡上漲了;有人說……

原因肯定是有很多的,而且千人千面,甚至有種“不可說”的感覺。

湯圓君也是在A股經歷了多年摸爬滾打的老韭菜,對此有一些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A股市場能投嗎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答案是肯定的,A股絕對能投。

回顧A股的歷史,起初成立的目的的確是為了給國有企業輸血,而且還有一定的政治需要;很多90年代的老股民一看到股票都會考慮流通股問題,就是因為當時股權結構太詭異,存在股權“雙軌制”問題,不過自2010年後,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市場上97%以上都是流通股,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

可是很多人會說上證指數這麼多年就沒漲過啊,事實的確是如此,上證指數從2000年到現在基本也才上漲了1倍不到,可國內經濟卻是突飛猛進啊。問題不在股市上,而是指數編制。在此要給大家一個忠告,如果一定要看指數的話,不要看上漲指數,因為它是一個編制失真的指數,如果一定要看,就看滬深300指數或其他新指數,後面編制的這些指數才比較接近真實情況。滬深300指數2005年開始編制,基點1000點,到現在3710點,15年時間累計上漲了370%(截止2020年3月),年化收益9.1%,可以說是比較符合事實規律的(比GDP增速略高)。

當然,很多文章裡的資料更詳細,總的來說也在說明一個事實:投資A股市場,是有錢可賺的。

“複利”的故事

既然能投,為什麼這麼多人投資是失敗的呢?

同事小張,因為看了股神爺爺巴菲特的某句話,福至心靈,準備坐上第八大奇蹟(複利)的快車,把準備用來買婚房的首付投入股市,最後遇上了2015年的股災,最終錢也沒了,房子也沒買上,媳婦也跑了;隔壁王大爺,因為在菜市場聽李大伯講兒子在股市隨便買了個股票,資產翻番,把養老錢一把梭哈投入股市,最後虧得什麼都不剩,每天只能饅頭就鹹菜黯然度日……

這種故事簡直是要多少有多少,如果不夠,我還能給你編出N條來。

股神爺爺的操作只存在傳說中,現實中太難了。因為他的錢是伯克希爾旗下保險公司的浮存金,相當於開掛了,有無限彈藥,可以在股災中很任性的買買買。我們普通人,是萬萬不能滴。

股神爺爺的故事只能當做故事,我們個人能怎麼做,這才是需要思考的。

怎麼投?定投

既然股票總體收益率和房產收益率類似,我們能不能用類似的方法來操作呢?答案是能。

回顧一下你買房的操作,絕大部分人都是拿出幾十萬不等的錢來充當首付,然後把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每個月還月供,一轉眼還了近十年,發現月供居然都沒有相應的房租高。然後總結一句,還是買房賺錢。

可是在買股票上卻是,3月3日買入,開始幻想著複利曲線爆發,然後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等到3月6日一看股票,臥槽,跌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割肉離場,然後痛定思痛:A股真是黑,內幕操縱嚴重,只會割韭菜。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個詞:定投。所謂定投,也就是投資者長期定期定額地持續投資某個投資標的。你再看看普通人買房子和買股票,哪個像定投?

買房子就是一個很常見,也被驗證為很成功的定投方式。付個首付,然後每月定期定額的付月供,在不知不覺中房價就翻了一倍又一倍,接著就獲得了財富自由,真的走上了人生巔峰。

可買股票呢,恨不得當天買當天賣,甚至一夜暴富。這種操作也被證明是失敗的。為什麼我們不能像買房子一樣買股票呢?我們能不能也像買房子一樣,先拿一部分錢來買入某個股票,然後每個月定期再投入一筆錢進去,等個10年看看呢?拿出還房貸那種動力來定投,因為房貸斷供房子會被銀行收走,你可以想象如果股票斷供,自己就會被某個“神祕大佬”割韭菜。

這個問題值得大家多思考,想通了之後就踐行,效果肯定不會差。

投資的邏輯其實很簡單,但卻不容易。

如果大家都能像供房子一樣供股票,相信你的收益率也不會差。

指數基金:永不倒閉的好公司

有人或許會說,房子只要位置好,就不會貶值啊,可是股票對應的公司有倒閉的風險啊!這的確是一個好問題,但解決辦法也給你找好了:定投股票指數基金。

現在國內的指數基金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好,雖然趕不上美國那種費用低得像不要錢一樣的指數基金,不過很多總費率低於0.3%的指數基金也如雨後春筍一樣,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這種標的,你就可以簡單的把它看做一個永續的公司存在,買這種基金,就可以像買房子一樣,不斷定投。

注:指數基金也有清盤風險,當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且持有人少於200人時,就會發生基金清盤。

什麼最重要?

查理·芒格曾總結巴菲特:我們有一個重要的祕訣就是,當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的時候,巴菲特非常擅長什麼都不做。

定投房子時,我們不會每天都去中介看自己的房子現在值多少錢,而是努力工作、努力賺錢還月供,甚至還準備再買一套投資;同理,定投股票或者指數基金,我們要做的事情也是這麼簡單:努力工作、努力賺錢,然後定投,甚至想著再多加點定投金額。

相信看到這的你,已經發現了最重要的事情:場外賺錢能力。

不管買房也好,定投指數基金也好,當開始行動之後,它本身就不是首要任務了,首要任務反而變成了去賺錢。如果你注意觀察,職場上最努力的往往是那些有房貸、車貸、甚至二胎的中年人,因為他們的鬆懈將會造成家庭財務危機;而年輕的你,卻沒有這麼大壓力,你可以更從容的開始自己的房產和股票定投。

有個投資原則值得你謹記:投資要趁早,定投是個寶,要想收益好,必須活得老。

關於活得老,股神爺爺就是一個很好的詮釋。

願大家身體健康,然後就這樣慢慢變富,不管是金錢的,還是思想的。因為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利潤暴增59951%!太陽能 概念,下週會漲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