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摘要:期貨看上去入門很容易,其實它是一門很嚴謹的科學,所以原理很重要。我對交易的要求是你的方法能不能複製?我是儘量想把交易科學化。如果連理論都沒有,那就談不上科學。我比較喜歡研究經濟學,首先我是通過這些經濟學理論的內在邏輯來進行推理,推出一個方向性的東西;然後再根據現貨基本面去研究,看事實跟理論是否結合在一起,如果結合在一起,就可以操作。

經濟發展是有周期的,並且任何一個經濟發展週期都有主流趨勢,我做交易最喜歡的就是做主流趨勢,做主流趨勢有一個好處就是高利潤低風險。其實利潤跟風險一點關係也沒有,風險來源於無知,只有不知道一個事物的發展規律才會產生風險,知道了就沒有風險。

程式化交易最大的弊端,就是計算概率,但這個概率什麼時候會出現他自己也不知道,並且這個事情是不可逆的;另外程式化交易只看資料,沒有背景研究,這是欠缺理論素養的地方。如果在理論和週期上沒有一個很清楚的認識和判斷,你根本就沒辦法做程式化交易。反之,如果你對理論和週期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識和判斷,誰還做程式化交易,直接買最好的就行了。

我把投資劃分為三個檔次:第一個階段,不知道什麼方法是賺錢的,但知道什麼方法是不賺錢的;第二個階段,能夠複製前人的成功方式;第三個階段,獨創一套自己的交易方法,把自己的名字刻在金融發展史上。

5萬元最高漲到了900多萬的傳奇經歷

介紹下您個人的成長經歷?盈利之路?

葉剛:我1997年大學畢業後在一家文具公司做銷售員,在2000年的時候,有個在證券公司工作的同學告訴我,證券公司待遇不錯。我就想去證券公司工作,那時候證券公司很難進,當時恰好有個期貨公司招人,我就去了武漢華中期貨,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期貨生涯。2001年我來到了深圳中期期貨,認識了吳星;2002年深圳中期搬到了世界之窗,又認識了王向洋。

踏上盈利之路之前一直在交“交學費”,但我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就是當時確實沒錢,身上就2萬左右,虧得再慘也就那麼多。我真正開始賺錢是在2006年,我記得當時是做多豆粕,但賺得也不多。同樣因為沒錢,也讓我錯過了一波大行情,記得當時銅的期現倒掛很嚴重,5月銅的價格是26000元,而10月銅的價格是20000元,相隔不到半年時間,現貨比期貨高了近6000元,我判斷期現價格最終會合攏,建議朋友去做多10月銅。最終,10月銅價格漲到了25000元,王向洋在那波行情賺了很多錢,這次經歷讓也我領悟到了一種賺錢方法。

2007年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了小麥上,當時小麥現貨價格在1500元,而期貨價格漲到了1700元。我判斷期貨價格要跌,就開始做空,但交易所又修改了規則,提高了交割標準,雖然最終讓我割肉離場,但這讓我更堅定認可了“期現迴歸”這個方法。

馬上豆油出現同樣的機會,當時豆油現貨價格在9000元,期貨價格在8000元,期現價格相差1000元,我開始做多豆油。這波行情從8000元開始一路上漲至15000元,我的資金也從5萬元最高漲到了900多萬。同樣的方法用過幾次之後,越來越有底氣,雖然中間出現了失誤,但那是因為交易所改了規則,不過這個方法現在已經很普及了。

第一次大賺,您當時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葉剛:很簡單,比如你現在每個月拿1000-2000元工資,突然手上多了100萬,你會怎麼想?我記得當時資金上到100萬以後,我當時已經沒有感覺了,信心暴漲,突破一個瓶頸之後,什麼都無所謂了,只管加倉,最終的結果吐了近一半利潤,賺了400多萬收場。從此之後,我也吃了一顆定心丸,覺得這條路可以一直走下去。

您的投資方法主要是在期貨和現貨價格之間去發現差價?

葉剛:這只是一個表象。我比較喜歡研究經濟學,並且認為都還能用的上。比如:均衡理論、非均衡理論等。首先我是通過這些經濟學理論的內在邏輯來進行推理,推出一個方向性的東西;然後再根據現貨基本面去研究,看事實跟理論是否結合在一起,如果結合在一起,就可以操作。

從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史來看,研究經濟學可以讓你對整個市場的內在邏輯和升級邏輯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識。當你從理論上對這些內在邏輯有了深刻認識以後,那你對期貨的看法就不是看圖形那麼簡單,因為你掌握了歷史的必然趨勢。

程式化交易只看資料欠缺理論素養

您對程式化交易和套利交易怎麼看?

葉剛:我覺得他們是沒有去深入研究經濟學理論,因為套利對衝標準的意義是無風險套利,現在加上槓杆之後,跟原來的無風險套利已經大相徑庭了。

程式化交易最大的弊端,就是計算概率,但這個概率什麼時候會出現他自己也不知道,並且這個事情是不可逆的;另外程式化交易只看資料,沒有背景研究,這是欠缺理論素養的地方。

因為前幾年行情走的很瘋狂,所以那幾年程式化交易做的很瘋狂,但市場會有一個收斂的過程,當市場朝另外一個方向開始發展時,如果你還去做程式化交易,後果不可想象。

如果在理論和週期上沒有一個很清楚的認識和判斷,你根本就沒辦法做程式化交易。反之,如果你對理論和週期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識和判斷,誰還做程式化交易,直接買最好的就行了。

我對員工都要求要根據經典的經濟學理論去做投資,下單前你要知道你的理論基礎是什麼?比如很多人喜歡說價值投資,價值投資在經濟學裡面其實有好幾種解釋:第一種是依據社會平均成本;還有一種就是依據供求邊際。這就要看你做哪一種選擇。

期貨是一門很嚴謹的科學

您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葉剛:我的投資邏輯是先把經濟學原理搞清楚,然後通過這個原理引申出方法。比如價值投資,我認為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中間,社會平均成本會比較靠譜,因為供求關係有時候我們很難去測算。如果實在不行,我們也可以把二者結合在一起,首先考慮這個東西的社會平均成本,然後再去看需求和庫存等。

期貨市場有一個好處就是公平、公開、公正,因為現貨市場公平、公開、公正,中國的現貨市場已經跟國外接軌,不可能一家壟斷。期貨市場資訊是全公開的,這樣在資訊對稱上我們可以做到相對公平。比如,鐵礦石多少錢?進口多少錢一噸?這些不是祕密,只要去網上一查很快就能知道。正是基於這一點,我們就能知道這個商品的成本在哪裡,一步步往下推,我們就能知道這個商品的買點可能在哪裡,然後再結合庫存情況,就可以推算的差不多了。當然短期內會有些資金衝擊會打壓價格脫離成本,比成本還要底,但這個時間不會很長,因為沒人能長時間承受得起這個損失,熬不住。

我們把這叫做成本投資,這招是可以複製的吧?在科學領域,只有可以複製的東西才叫科學。我們做期貨很多東西就很難複製,很多技術派人士的很多方法是很難複製的。為什麼不能複製?因為不夠科學。我們做金融的,有展現個人才華的地方,但也有客觀嚴謹的地方。金融和其他行業不一樣,金融給了你一個下單的權利,但這同樣也意味著你的責任更大。現在很多做期貨的人不夠嚴謹,給你這個權利並不代表你可以隨便亂用。以前我在一個期貨公司上班的時候,我跟一個客戶開玩笑,我問客戶,你做期貨的原因是什麼?他說當然是來賺錢啦!我就問他,你是真想賺錢還是假賺錢?他回答說,當然是真賺錢!我就對他說,我看你交易跟打麻將沒什麼區別呀!我當時還跟他講了一個故事,你知道培養一個醫生要怎麼才能培養出來嗎?大學讀七年,才能當一個醫生,你做期貨進來1-2個月就想賺錢?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期貨看上去入門很容易,其實它是一門很嚴謹的科學,所以原理很重要。我跟很多交易員聊天,他們會跟我談很多種方法。我會問他們,你方法的理論依據是什麼?很多交易員回答不出來。我們現在是市場經濟,交易就得按照市場的經典理論來,因為有這個市場才會有這些經典理論,他們之間已經相互驗證了。這幾百年來出現了很多種經濟理論,現在我們知道的經濟理論是已經被市場不同週期和發展階段反覆驗證過的,已經變成了一種真理。我已經是把交易當成一種學術研究來探討,跟我來談經驗是行不通的,我對交易的要求是你的方法能不能複製?我是儘量想把交易科學化。如果連理論都沒有,那就談不上科學。很簡單,你的方法能帶一個徒弟出來嗎?現在很多高手帶不出徒弟出來,這讓我很奇怪,這說明了什麼問題?第一說明你是蒙的;第二說明你天賦異稟。這個方法只有你會別人不會,這意味著這個方法是沒有發展前途的。一個事物的發展是因為有積累,一代一代人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下來的結果。好比原來的造馬車到造蒸汽機再到現在造衛星,他們的理論依據和物理原理是一致的。如果你的方法只有你會別人不會,那就算你跟我講神話我也不會相信。我的每一個交易方法首先是有理論依據,然後根據理論依據佈置戰術。包括期現迴歸,這就是制度經濟學理論,因為任何制度制定出來都會有利益傾向,那你只要找出制度的偏好點就行了。

金融市場的本質是空手套白狼風險源於無知

除了剛才講的期現迴歸這個方法,您常用的方法還有哪些?

葉剛:常用策略當中,肯定是巨集觀分析加上週期模式,因為經濟發展是有周期的,並且任何一個經濟發展週期都有主流趨勢。比如你知道2000年房地產是中國未來十年發展的熱點,就算你買不起房子,你可以買萬科的股票,我做交易最喜歡的就是做主流趨勢,做主流趨勢有一個好處就是高利潤低風險。

您對市場上普遍認為的高利潤高風險怎麼理解?

您是如何看待暴利和穩健盈利?

葉剛: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當然是暴利要好,風險來源與無知。穩健盈利還是要看這個利潤是多少,如果比銀行利息還少的話,那也沒什麼意義。金融市場的本質是空手套白狼,是比眼光,比戰略的地方,在這個市場,洞悉未來,賺取暴利也是很正常的。

期貨投資的三個階段

您對期貨投資怎麼理解?

葉剛:我把投資劃分為三個檔次:第一個階段,不知道什麼方法是賺錢的,但知道什麼方法是不賺錢的;第二個階段,能夠複製前人的成功方式;第三個階段,獨創一套自己的交易方法,把自己的名字刻在金融發展史上。

1000個人中,5-10個人能做到第二階段,5-10個人中,又有幾個能達到第三階段?這個概率就太小了,目前就我來看,中國還沒有人達到第三階段,我現在處於第二階段,第三個階段我看到了一點影子,我現在也在嘗試寫一些經濟學理論方面的文章,但我現在缺一些函式的引導。

您接觸的成功的操盤手具備哪些共同特別?

葉剛:我認為贏家都具備以下幾個共同特點:第一、要自信,在虧損的前提下,仍然可以堅持下去;第二、客觀的態度,正確的面對實際情況;第三、勇氣,面對市場,敢於堅持自己的看法;第四、善於學習,不斷的向市場學習。

在您的理解當中,期貨市場的價值投資和股市的價值投資有什麼區別?

葉剛:股市資訊不對稱,所以我從不買個股,但股指可以做,中國政府是決不會允許股指跨掉,所以股市的價值投資就在ETF上,我會在每年四季度買一點,然後來年二月份就拋掉。因為根據中國的國情,每年四季度工業品會好一點,政策會寬鬆一點,企業為來年做準備會備更多的貨,所以四季度股市一般會好。

期貨是講究效率的市場只做熱點品種

您認為理想中的管理規模是多大?

葉剛:3-5億,為什麼是3-5億呢?首先我會研究確定今年要做的品種,假設確定要做塑料,先算一下塑料總持倉有多大,如果是50萬手,那麼單邊持倉是25萬手。我們最多隻能做25萬手的四分之一,這需要3000多萬資金,按30%的資金去佈局的話,大概是1個億資金。我們只做期貨市場中的熱點品種,每年的熱門品種也就幾個,如此推算,3-5億資金是我們目前管理的理想規模。

期貨市場是講究效率的市場,不應該單純追求規模,我一直堅持效率放在第一位。

現在很多期貨私募開始把重心轉移到股票市場,你們是不是也一樣,會把重心轉移到股票市場?

葉剛:我們將來發展趨勢會是這樣。目前的重點還是在期貨市場,期貨這邊我想每年做40-50%的利潤就可以了,當然這個收益也並不完全取決於我,而是取決於客戶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如果有客戶給我一千萬,並且抗風險能力強,那最後的收益可能會讓他大吃一驚。去年全年收益90%多,今年到這個時候,不到半年收益已經有98%了。

您在金融市場的追求是什麼?

葉剛:投資地位決定投資命運,改變投資地位自然能改變投資命運。我只想把自己的效率保持下去,處於行業的領先地位。股票市場上,能不能把下個十年最有效率的股票找出來,這是最值得我追求的事情。

金融市場還有一個更深層的意思,它可以使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可以擺脫很多束縛,很多行業其實要做很多繁瑣的事情,但做金融就不同了,一個基金公司可以掌控上百億的資產,你想想,一個企業要想做到上百億的資產需要多大?這才叫效率,所以說金融市場是經濟發展史上最偉大的創舉。如果你從歷史的角度去看這個市場,那你的眼光也就不同了,你就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我現在看莊子的“逍遙遊”覺得有點意思,莊子說,怎麼樣才能做到逍遙遊?你要有遠見,不要被眼前的東西所束縛,你要看到未來的發展趨勢,那你就會逍遙起來。個人認為他這個觀點就很有道理,大家想想,如果你能看到未來十年的發展模式,你還能不逍遙嗎?你只要在關鍵時候一點就可以了,倒回到90年代,很簡單,你只要買入谷歌股票,其他什麼也不用想了,這還不逍遙。

在您看來,未來的主流趨勢就是網際網路?

葉剛:對,我就認可騰訊,但現在來看,小米等都還不錯,它們很有活力。中國的網際網路經濟還是需要高層認可的,兩會以來,高層領導人接見馬雲、馬化騰等人,其實就是一種認可。如果上面不支援網際網路經濟,這意味著中國經濟要走回頭路,但個人認為他們不會這樣做,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商品市場看好農產品的階段性機會

您對商品市場或者股票市場的未來機會怎麼看?

葉剛:商品市場看好農產品的階段性機會,小品種裡面每年會有1-2個大熱;工業品現在正處於一個尋底的過程,跌那麼多了肯定不能再做空,至於什麼時候起來,仍待觀察,哪些品種庫存少,可以適當買一點。

股票市場上,看好騰訊控股、中信集團相關上市公司。

出現極端行情你們會怎麼應付?

葉剛:我們經歷過2008年金融風暴的極端行情。我們在2008年8月份就開始佈局橡膠空單,到了國慶節後開盤連續跌停,事實上我們的單在連續三個跌停板後,因為持倉獲利較大、時間較長被優先強制平倉了。做交易,不管是多與空,很難定義最終結局如何。就像我們也有參與過大熱品種但提前下車的情況一樣,不過沒關係,大熱必死,等到大熱過後,你還可以重新佈局。

你們具體在風控方面是怎麼做的?

葉剛:我們相信制度。人無完人,再有才華的人,一旦失去約束和監管,也會犯錯。我們是一個團隊,交易、下單和風控是分開的,我只是負責下指令,下單員負責下單。如一個賬戶我們規定最多虧損20%,如果虧損達到10%,風控員就會提醒我,但我可以決定是守還是砍,風控人員只有建議權;一旦虧損達到15%,風控人員可以不用通過我,直接全部清倉。

我們只做主流趨勢低風險高收益

你們產品具體的止損線是多少?

葉剛:根據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來定的,有些客戶風險承受能力強一點,我們就會把止損線設得低一點;如果客戶風險承受能力差一點,我們就會把止損線設得高一點。

你們在倉位管理和資金管理上具體怎麼做?

葉剛:這都是有交易制度的,每個品種建多少都會按交易制度來。大原則是總持倉不超過50%,單品種不超過20%,具體根據基金產品或帳戶的風格來定。

你們一般會做多少個品種?

葉剛:不一定,哪個熱門我們就做哪個。我每年會提前把期貨的熱門找出來,我們就只做熱門,做大級別行情,沒有大行情我們就休息。

尊重市場順應趨勢

歷史資料來看,你們是擅長做多還是做空?

葉剛:我原來比較偏好做多,因為做多可以逐步加倉,容易把資金從小做大。做空行情往往短時間就結束了。現在我們不把個人意願加在市場之上,市場有什麼行情我們就做什麼行情。尊重市場,順應趨勢。

你們一般持倉時間會有多長?

葉剛:一般是半年。

你們有沒有擅長的品種?

葉剛:每年的熱門品種就是我們擅長的。今天上半年,我們參與做多了雞蛋,菜粕,塑料,近期還做多了PTA。我們只做大熱,假設這個品種是大熱,我們一定能提前發現,多年實踐證明了這一點。

貴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是怎樣的?

葉剛:專業成就未來,信仰創造奇蹟。我們爭取抓住未來主流趨勢,高效率高產出,發展成為一流的資產管理公司。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股市人算不如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