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最近有朋友一直在問我市場抄底這個問題,那麼究竟有沒有到底,何時到底呢?,如果你錯過了前幾天4500附近的比特幣不妨來看一下我的建議,我個人的觀點是不要著急,目前包括比特幣市場在內並未出現明顯企穩訊號,在全球資產都在大跌的情況下,比特幣很可能在短期內出現大趨勢上的反轉。雖然個人認為巨集觀上來看美股與比特幣走勢關聯並不大,而且這幾天美股與比特幣的相關性正在逐漸減弱,但由於本次疫情全世界的爆發,全球資本市場集體動盪,這裡將結合“世界經濟形勢”與“技術形態分析”兩個方面綜合分析最終得出“見底時間範圍”對未來比特幣(同時根據美股歷史資料分析美股)大概率會走的行情做出詳細分析。

世界經濟形勢方面:

在經歷了上週黑天鵝頻發黑暗的一週後,3月18日標普500指數一度暴跌達7%,再次觸發熔斷機制,市場惶恐情緒不斷蔓延。目前美聯儲方面已經通過降息將基準利率降為了0,但兩次大規模降息均未有效減緩股市的下跌趨勢。

美股暴跌原因:

1. 美國股市本身的估值就存在泡沫處於高位狀態

2. 石油價格暴跌:原因有二:

2)沙烏地阿拉伯大幅降價想通過殺價逼迫俄羅斯重回談判桌商討產能問題。

目前來看,美股有極大概率正處於鋸齒形下跌中、國際原油問題並未得到有效解決且疫情在美國現正處於發酵階段並未得到有效控制,所以美股依然處於下跌趨勢中並未得到有效企穩。

(3.22日截圖)

關於本次見底時間預測:

在寫後市大膽猜想前,讓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本次全球範圍內“美股熊市”很有可能見底的時間,由於今年存在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比如疫情,美國大選等等,所以這裡僅從美股歷史走勢資料分析為出發,對本次全球範圍內可能結束“熊市”的時間做出一個大膽的猜想。

從圖一中可以看出左邊的標普500指數從最高點進入到熊市不管是平均數還是中位數都用了大概100多天的時間,而從進入熊市到熊市最低點則又用了80多天,中位數是71天。到達底部後,震盪時間平均天數用了63天,中位數為47天。整個處在熊市的天數不管是平均值還是中間值都用了將近4個多月的時間。

圖二中,標普500平均跌幅達到了35.6%,中位數是32.8%。

放眼現在,截止目前收盤最高價在2月19日,距離上週四發生二次熔斷當天正式進入熊市用了20多天的時間(相當於歷史上的四個月),那麼如果本次熊市與歷史相似(時間上,跌幅上都沒有異常點)將大概率接著下跌,並且還將在不斷探求低點,那麼出現時間有可能是在5月份。如果接下來美國將投入更大量資金投入到疫情治療並且有效穩定且美股接下來走勢與歷史兩次步入熊市後走勢相似的情況下,那麼從現在起開始算直到結束熊市還將持續4~5個月,也就是直到7月~8月。

(歷史具有參考價值但並不完全會被複制,以上資料分析僅作為參考。)

比特幣技術形態分析

月線級別來看

目前比特幣月K處於高位跳空狀態,前幾日大跌已經回踩MA60位置,後市重點關注該位置擊破後是否有效拉回,若月線級別能站穩MA60,待MACD完成回抽0軸動作走出新的一筆拉昇走牛,依然非常有希望,若是跌破無法有效拉回,則會開始走季度線向下繼續尋找有力支撐,最終走向1000美元上下也是有可能的。

關於買點的確認

這也是很多投資比特幣朋友十分關心的問題,如果是參與日內高拋低吸的短線投資者,目前行情波動較大,每一兩天就有幾個點的利潤,完全可以按照震盪行情去做。而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我個人認為還需要等待時機也就是二次買點確認後再進場。

在這裡參考2018年大跌後的走勢

這裡先來說一下我在做交易時抄底的思路:

二次買入後操作以盤面為主而變化,但抄底買入點是不變的。

結論:

美國股市在經歷了從09年開始的慢牛後,在美國經濟並未得到大幅增長的前提下,由於政策刺激,政治等原因被嚴重高估,而最近爆發的疫情和原油問題更像是導火索一樣將它所處在的高位泡沫無情刺破。目前正處已步入熊市狀態,並未有效探底企穩。而比特幣伴隨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大跌後,目前正處於震盪行情中,預計後期將會走更加寬幅的震盪行情,耐心等待二次探底有效反覆確認支撐後入場才最為可靠,時間大概為接下來2個月內,重點關注日線級別尤其是3日線回抽0軸後的反抽行情,這與上面所分析的歷史上美國股市走熊後探底時間也不謀而合。由於礦工成本和夏日高溫會加速疫情控制從而全球金融市場逐漸轉暖等原因,個人還是認為接下來月線回抽0軸後會走出一波相當不錯的拉昇,但同時我們要心存對市場的敬畏之心,若後市月線級別MA60被有效擊穿無法拉回,比特幣減產後的牛市行情很可能就此宣告結束。

目前全球市場暴動,危險機會並存,比特幣也不能夠倖免於難,大家在操作的時候選擇屬於自己的機會操作,堅決在開單的同時設定止損並有效執行,有小幅虧損的時候不要急於開單回本,我們要做的是“本金為王”市場永遠不缺少機會“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尋找確定性更強的機會進行操作才好。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週一震盪,週二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