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一、跌麻木了,就不癢不痛了!

在多次經過全球黑色星期一、多次見證過歷史之後,週二的A股終於出現了探底回升的行情,其中滬指盤中最大跌幅達到2.5%,一度接近2700點,距離2月4日的低點2685點僅剩下30個點,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券商、計算機、電子等板塊明顯走強,股指也探底回升。

午後雖有回落,但是在多頭的努力下,A股硬生生的被拉了回來。截止收盤,滬指微跌0.34%,深成指收跌0.49%,創指收漲0.36%。

從週二的指數漲跌幅來看,確實比外圍股市要強勢一些,但是如果仔細研究A股和富時中國A50指數走勢就會發現,A股還是跟在A50後面走,側面反映出市場做多信心不足。

如A50指數在10點20分快速拉昇並翻紅,滬指緩慢回升,到11點30分才翻紅。午後,A50指數在14點附近再度拉昇,滬指則在14點10分才有回升動作。而且A50指數自早盤翻紅之後,剩下時段都是紅盤,盤中一度漲幅達2%。

富時中國 A50股指期貨常常被作為研判A股行情的先行指標,即使在A股交易時段內,A50期指的表現也有一定的指引作用。例如3月10日與3月13日兩次A股觸底反彈過程中,A50期指在早盤表現均強於上證指數。而在本週一早盤,A50股指期貨持續震盪走低,上證指數也跟進回落並跳水。

A股是中國1.6億股民的,A50主要是外資交易的,為何A股還被外資牽著牛鼻子走呢?市場認為,美元是計價全球資產的核心,因此持有美元的人更具有話語權。這也是為何A股跟在美股後面,時常表現出跟跌不跟漲的走勢。如果美股跌的足夠多,自然引發北向資金迴流美國抄底,這也是為何近期北向資金連續減倉A股的原因,雖然A股安全。

其實,機會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公平的,而下跌就是賺錢的機會,但絕大多數人都一一躲過,事後回憶時,追悔莫及。同時美名其曰“股災”,“經濟危機”。看看那些抓住機會大幹一場而成功的大佬,沒有人是通過安安穩穩的銀行存款來成為富豪的。

從週二盤面看,券商、積體電路兩大龍頭板塊拉昇明顯,對市場做多熱情具有正面提升作用,接下來就看能否持續下去。技術上,滬指在2700點附近獲得支撐,和2月4日的低點構成雙底形態。政策上,發改委罕見表態,政策工具依然充足,將適時推動儲備政策出臺。市場預期接下來會降息,市場認為,調整已經接近尾聲,即使再回落也是低吸機會。

二、擾動不改A股高性價比

市場大幅下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週末海外疫情蔓延,歐洲多個國家新增病例接近或者超過1000例,美國新增病例也處於快速上升中,部分國家有可能採取“群體免疫”的策略對抗疫情,進一步加劇了蔓延的恐慌情緒;

二是美聯儲於美東時間3月15日臨時緊急宣佈降息100bp,重回金融危機後的零利率,並重啟QE,表示未來將至少擴大資產負債表7000億美元。訊息公佈後美股期貨跌停觸發交易限制,美國經濟衰退的不確定性加大;

三是MLF降息未兌現,人民銀行開展的1年期MLF操作中標利率3.15%與此前持平,1-2月經濟資料大幅低於預期,生產、投資、消費下滑幅度均超10%,其中投資和消費下滑幅度超20%,市場擔心一季度經濟負增長。

A股目前具有高性價比,不必過度悲觀。目前市場的不確定性在外不在內,今年以來A股相對抗跌的主要原因在於疫情階段、經濟趨勢、政策空間以及估值水平四個方面,外圍市場衝擊緩和後,A股將率先走出陰霾。

三、哪些板塊更受資金逆勢追捧?

短期不必過度悲觀,堅守兩條主線,一是逆週期政策加碼相關的基建、地產和金融,關注建材、房地產、工程機械、建築、券商等;二是成長,對於近期調整到位,具備業績和景氣支撐的成長股,可積極配置,關注TMT、先進製造、醫療服務等細分領域。比如:

口罩:伴隨海外事件性因素的擴散,口罩的國內外的需求提升,受益口罩原料、加工製造相關產業,但考慮到近期漲幅已較為明顯,需警惕追高風險。

土地流轉:近日相關土地流轉利好政策出臺,3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授權和委託用地審批權的決定》通知,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審批權力下放至省級政府,利好商用土地交易,土地流轉相關個股表現良好。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逆勢吃肉!明天漲停標的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