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炒股最重要的是心態,心態好了才能客觀判斷大市和研判個股。做到手中有股,心中無股是中長線的最高境界。做到手中無股,心中有股是短線的最高境界。個人投資者每人情況不同,股市資歷,操盤理念不同,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是重要的,短線中線無好壞之分。短線投資講究“快,準,狠”要求很高的靈敏度和盤感,對股票的分類,股性,和歷史了如指掌。中線講究“穩,準,忍”要求對股票的基本面,趨勢和未來有良好判斷。短線投資適合經驗豐富,具有良好技術和時間的投資者。中長線適合有研判能力的上班族和趨勢投資者。上述都不具備不要進入股市 .股市紅色代表上漲,綠色代表下跌。你要短線操作要避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尷尬,就要學會想買進時加入綠營,賣出時加入紅軍。這樣你短線成功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相反追漲殺跌你在熊市和震盪市必套無疑。做股票就是這個樣,在看不準的時候和沒把握的時候,退出來觀望思考,在股市生存一定要將風險控制在自己手裡,股市一年中,天天有漲停的也有跌停的,賺自己能賺的錢!機會永遠有,就怕機會來了,沒有子彈了!

做投資的人具備的基本素質中有一項是耐心。但是耐心不是被大家錯誤的使用。用錯了地方就會虧損,那投資中如何止損?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投資高手的一些經典止損技巧,以幫助大家解決上述的問題。

持續穩定獲利的條件

在股市中,沒必要只爭一朝一夕,總想著幸運之神降臨,騎上黑馬暴利一把是不能長久的,生活終歸要在平淡中進行,操作也終歸需要一套穩定的可持續獲利系統方法。可持續的穩定獲利是建立在一種成熟完整的操作思路之上的,但有了成熟而系統的操作思想,並不能實現可持續盈利,為什麼呢?

很多股友早已被股市迷惑得忘記股市的真正盈利是怎樣的,故而盲目地操作,進而付出慘重的代價。如果坐下來反觀,便可發現操作之路不能總是暴利,可持續穩定獲利才是必走之路,而可持續穩定獲利離不開兩個核心:(1)成功率;(2)獲利率。

(1)成功率。如果自己操作成功率高,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依自己成功率高的優勢,降低風險與利潤比,增加操作次數,達到提高獲利總和。

舉例:成功率為70%,風險利潤比為1︰1(手續費忽略不計,平手出局忽略不計);每次操作盈虧都為2%,10次操作,盈利7次,錯誤3次,那麼總和獲利約為8%。

(2)獲利率。新手操作者成功率普遍不高,所以,應當減少操作次數,擴大利潤與風險比,提高獲利率。

舉例:成功率為40%,風險利潤比為1︰3(手續費忽略不計,平手出局忽略不計);每次操作的風險與利潤比為1︰3,即虧損2%、盈利6%;10次操作中,6次虧損2%、4次盈利6%,那麼總和獲利約為12%。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簡單地拿最後的收益來做比較,因為這是兩種不同的操作模式,如操作頻率和風險利潤比都不一樣,還有,其中的成功率和風險利潤比都要根據自身情況再具體確定。

這是兩條決定穩定可持續獲利路線的必然條件,當然經過在股市中的反覆摸爬滾打之後,把成功率和獲利率完美結合則是最好的模式,但對於新手來說,切莫好高騖遠,要踏實應對。

在股市,要笑得出來的人很難得的,能笑得出來的人都是經過相當的煎熬的,期間的心路歷程,絕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箇中滋味只有走過的人才可以明了。

為什麼這裡是賣點? 對了!高不過前天的高,低破了前一根k線的低嘛。這就是起跌k線。至於要跌多少?就看何時出現止跌和起漲了,買賣的技巧其實是很簡單的,衝浪的方法也不難,不需捨近求遠, 想了老半天、思考了老半天, 最後還是無語問蒼天!

操作股票不必預設立場,也不要自認非凡能預知高低點,完全依法定法定點操作,就是贏家。莊家沒說賣出之前,我們就繼續和他玩,莊家的訊號知道吧,如果還不知道,再回去畫圓圈,要能了解莊家的語言,才能和莊家愉快的共舞。

空頭的浪加起跌k線,是簡單的放空原則。簡單兩句,如此而已。況且空頭趨勢已經形成,順勢而為,如果你做多,老是在停損出場,也應知道已離空頭不遠,要獲利,此時選股做空,不失一策,股市是殺戮戰場,對敵人不可太仁慈。

做股票不但要會買,還要會賣。臺灣的股市,短線盛行,上漲的時間很快且短,股價一旦反轉,速度,幅度也很驚人,介入股市,就要隨時準備接受震撼教育。

多頭格局,投資人波段找會漲的中小型股做多,但是空頭格局,怎麼辦呢?尤其是大盤走空之時,怎麼辦呢?對一般只會作多的散戶,我的建議是:休息,觀望。

投資不過是一場關於如何衡量勝算的遊戲,你所要做的是計算每一筆交易的風險報酬比,並判斷這筆交易是否划算,然後投入你所能承受風險的資金。記住永遠給自己留下下一次交易的機會。30%交易技術+30%風險控制與資金管理+30%紀律+10%運氣=投機成功。

交易之道在於,耐心等待機會,耐心等待最有力的風險報酬比,耐心掌握機會。

小資金沒有戰略建倉的必要,不需要為來年未知行情提前做準備。不需要和主力患難到底。明顯下跌趨勢中,20-30點的小反彈,根本不值得興奮和參與。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行動多並不一定就效果好。有時什麼也不做,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不要擔心錯失機會,善獵者必善等待。在沒有大機會的時候,要安靜如一塊石頭。

投機的核心就是儘量迴避不確定走勢,只在明顯的漲勢中下注。並且在有相當把握的行動之前,再給自己買一份保險(止損位擺脫出局),以防自己的主觀錯誤。

當你感到困惑時,不要做出任何交易決定。不需要勉強進行交易,如果沒有適當的行情。沒有勝算較高的機會,不要勉強進場。股市如戰場,資金就是你的士兵。在大方向正確的情況下,才能從容的投入戰鬥。要先勝而後求戰,不能先戰而後求勝。

做交易,必須要擁有二次重來的能力,包括資金上,信心上和機會上。你可以被市場打敗,但千萬不能被市場消滅。

我們來到這個市場是為了賺錢,但是這個市場卻不是全自動提款機。進入股市,就是要搶劫哪些時刻準備搶劫你的人。股票投機講究時機和技巧,機會不是天天有,即使有,也不是人人都能抓住。要學會分析自己擅長把握的機會,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有機會就撈一票,沒機會就離開。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擅長什麼,就不要輕舉妄動。與鱷共泳有風險,入市撈錢需謹慎。

做交易,最忌諱使用壓力資金。資金一旦有了壓力,心態就會扭曲。你會因為市場上的正常波動而驚慌出局,以至事後才發現自己當初出於非常有利的位置。你也會因為受制於資金的使用時間,在沒有機會的時候孤注一擲,最終滿盤皆輸。

資金管理是戰略,買賣股票是戰術,具體價位是戰鬥。

在十次交易中,即使六次交易你失敗了,但只要把這六次交易的虧損,控制在整個交易本金20%以內,剩下的四次成功交易,哪怕用三次小賺,去填補整個交易本金20%的虧損,剩下一次大賺,也會令你的收益不低。

主力最擅長玩弄兩種情緒,貪婪和恐懼。造成恐懼讓人們放棄手中的籌碼進行吸籌,再利用人們的貪婪拋售收集到的籌碼。但是主力並不是萬能的造物主,他也不能完全確定自己的行動是否成功,他需要去測試市場情緒。比如在吸籌階段,是不是所有的賣盤都已經被吃光了呢?主力害怕的是他們自以為賣盤已經吸收完畢開始拉昇價格,然後卻產生新的賣盤衝擊,價格再創新低,那之前的震倉就失敗了——為此,他們需要進行供給測試。那麼派籌階段呢?主力害怕當他們將價格拽回之前的高需求區間,開始填充倉庫的時候,由於市場需求還沒完全滿足,價格繼續上行——為此,他們需要進行需求測試。

供給測試

圖1

主力完成吸籌階段後會推高價格,在此之前一般會先進行供給測試。主力慣用手法就是在上漲階段,釋出一條利空訊息製造價格暴跌,來觀察是否可以洗出釘子戶。如果成交量較低,意思就是剩餘賣盤很少,所有的賣盤幾乎在吸籌階段就已經被吸收了,這是他們喜歡看到的結果。圖1 測試點K線產生的過程不必深究,但必須是低成交量、低實體加上長下影線,可以是陽線可以是陰線。

圖2

如果測試結果圖2所示,即主力將價格往下推的時候產生的巨大的成交量,意味著之前的震倉還未完全吸收賣盤,此時推高價格風險很大。說明吸籌階段仍需繼續,繼續打掃市場存留的空方頭寸,所謂的“空頭不死,多頭不止”就是這個道理。等待測試結果出現低成交量,那麼拉昇的時機才正式到來。

需求測試

圖3

隨著派籌階段進入尾聲,主力當然希望之前買盤聚集的區間已經不存在多餘的需求了。還是跟他們的好朋友——媒體,一起釋出利多新聞,將定價調高,如果不存在剩餘需求,市場會以接近開盤的價格收盤,而且成交量很低。這樣他們可以安全快速的把價格打壓下去,來填充他們已經空空蕩蕩的倉庫。圖3測試點K線形態表現為低成交量、低實體和長上影線。

圖4

如圖4所示,如果出現調高定價後,價格不斷上行,並遠超開盤價。這就說明市場仍存很多買方需求,他們認為該階段只是上漲趨勢中的回撥,趨勢仍會延續,並不斷湧入市場。這樣不利於主力安全的打壓價格進行之後的吸籌,因此派籌階段仍為結束,知道出現測試點出現低成交量為止。當前測試結果並不是一根K線就可以呈現的很好,如果第二次、第三次測試的成交量更低,那麼進行下一階段的安全性就會更高,也就意味著反轉即將來臨。

拋售高峰

圖5

拋售如煙火般絢麗,這場盛宴出現在上漲的頂部,主力長時間的努力就是為了這一刻。其實他們倉庫已經清空的差不多了,但是還需要部分“接盤俠”來幫他忙清空最後的“炸彈”。他們將價格推到更高處,“接盤俠”們終於按耐不住女神的垂憐選擇妥協了。在這場煙火中,會出現兩三次市場收盤價接近開盤價,同時隨著較大的成交量,晚會步入尾聲。晚會結束後,價格加速向下突破,一去不復返,主力吸籌階段又要重啟了。展現出現的K線形態,一般包括多次的高成交量、低實體以及長上影線(見圖5)。

買入高峰

圖6

讓人難受的是,主力的買入高峰正是韭菜們的賣出高峰(見圖6)。市場蔓延著恐懼清晰,主力一次次突破散戶的心理防線,散戶恐慌的了結自己的頭寸。隨後主力開始進入吸籌階段恢復庫存,並通過踢蘋果樹的方法,不斷振出那些釘子戶。他們通過自身的買盤推高價格,受驚的散戶看到希望趕緊丟擲自己的頭寸,價格數次被打回

“尾盤買入法”,5分鐘教你快速找出次日強勢高開的股票

【一】尾盤買入法的定義:

在經過全天三個半小時的波動,下午兩點半以後大盤及個股的走勢、趨勢基本明朗,這時選擇個股建倉的風險相對較小,尤其是介入那些放量急漲的股票,第二天慣性上漲的概率極高。而如果在上午買股票,由於還有較長的時間,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因此很可能當天就被套牢。

尾盤買入就是為了搏短線,短線操作的目的是為了規避長期持股中的風險,獲得短線利潤。短線高手買進是為了1天或3天后的賣出,無論盈虧都必須在短期內調整賬戶,不參與沉悶而寂寞的盤整。在目前T 1交易制度下,買進後一旦發生風險當日無法賣出,因此做短線最佳買入時間就是在收盤前30分鐘,此時間段市場交易非常穩定,當天K線形態已經明顯。

這個時間段買入第二天任何時間都可隨時賣出,賣出重點關注成交量和換手率。

【二】尾盤買入步驟:

第一步:判斷大盤

首先把大盤15分鐘的K線圖調出來

如果下午2點半過後

15分鐘K線圖是處於上升趨勢的話

就有機會在尾盤買進股票

但是大盤全天都是下跌趨勢的話

那15分鐘K線圖就要關注2點之後的情況

如果出現如下形態

就可以去找類似此形態的個股進行買入操作

注意:如果大盤是放量大跌

就不要進場選股操作

個股基本第二天都是低開

第二步:選股條件

1、振幅在5%以內(多空沒有劇烈爭鬥)

2、流通股本在20億以下(剔除大盤股)

3、換手率3%以上

4、量比在1.5以上(較之前活躍)

5、20天內有漲停板趨勢歷史(容易拉昇)

把符合以上條件的個股加入到自選板塊裡面

綜合選股裡這些指標主要從這三個類別裡選

加入自選後

(漲速過大可能會尾盤跳水)

第三步:形態以及買賣點

選好之後開始看他們的近期表現(日k)

以下面三種形態最為看好:

1、平臺突破

2、主升浪上攻

3、回踩支撐

形態選擇好之後,再看分時圖

分時白線是回踩均線不破並處於上升趨勢

而且持續有大單買入的

【三】從尾盤盤口細節讀懂主力意圖:

一、尾盤急拉

全天走勢和成交量都比較正常,但股價在尾盤收盤半小時內出現快速拉昇,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有資金在操縱的,用意:

(1)為了第二天高開

這種尾盤急拉是可以避開多數人的賣壓,通常都是主力不需要籌碼或實力不足的表現。這種驗證方法就是第二天有人控盤,使得股價比前一天拉昇之前的價格還要高,不然的話,股價就會低開休整昨天尾盤的異常情況,這就導致了昨天尾盤的操作成為無用功。

該案例當天尾盤急拉封了一個巨爛的板,之後也被砸開了。雖然有嘗試回封,但是集合還是被砸開了。可以說,已經爛的沒法再爛了,一般喜歡打板的都知道,這種股票第二天大概率是低開的,而且要低開很多。但是,這個莊控的票就不一樣了,我們來看下第二天的走勢。

只是低開了一個點,而且盤中做了拉昇,手法太明顯了。這種票第一天是可以參與的:首先,這隻股票一直就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而且之前沒有過拉昇,並且當天花了那麼多成本拉昇,他們不可能在當天出貨的。

(2)護盤

a、如果股價當天在底部出現幾筆大單成交,但股價並沒有波動,可能是利益輸送或者籌碼交換。尾盤出現拉昇,這是主力將股價回收正常價價格的護盤行為。

b、如果盤中出現了股價被連續大單打到低位,並且沒有反手做多的現象,這就屬於主力減倉或機構大單出逃;但如何股價出現了短暫下跌,隨後又被快速拉起,這就屬於震倉洗盤。

如果主力要出貨的話,成交量和砸盤的力度會非常狠,砸到跌停的很多。所以從成交量和股價的打壓程度,就可以看出減倉之後的護盤行為。還是被其他大戶幾筆大單打擊一下的護盤修復行為。無論如何,這個都要小心,畢竟護盤本身就是一種權宜之計。

(3)準備拉昇

建倉完畢的主力,為了避免吸引更多跟風買進,會選擇在尾盤突然的拉昇股價,次日開盤繼續迅速拉昇到漲停,不給其他人蔘與機會,這也有很多種情況,大家看到的明明是尾盤板,第二天卻莫名其妙強勢的原因。

二、尾盤急跌

全天走勢和成交量表現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股價在尾盤半小時內卻出現了快速下跌的情況,或者全天成交比較活躍,趨勢向上,但是卻在尾盤出現了急劇打壓的行為。這一般都是有資金操縱的,主要用意有:

(1)跳水出貨

全天的股價以及成交量都是正常交易的,但是在尾盤半小時內,就出現了快速下跌的走勢,尾盤急速跳水,一般都會持續10——30分鐘左右。例:

(2)利用輸送

這個就很好理解了。老鼠倉,主力在拉昇之前會被內部人送紅包,他們預先在很低的位置掛買單,然後主力在收盤之前最後一分鐘內快速向下砸盤,把價格一筆壓到老鼠倉買單的位置。

(3)吸籌

先抑後揚,第一天尾盤就把股價打壓下來,第二天高開漲停吸貨的成本會更低一些。因為第二天的漲停,扣除了前一日的急跌,其實也沒漲多少,所以漲停籌碼成本也沒漲多少。

(4)拉昇之前洗盤

如果主力控盤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準備開始拉昇,這時候因為控盤度非常高,所以買單微小的動作都能夠讓股價快速上漲,所以為防止市場識別出拉昇之前的跡象,他們會利用尾盤的動作把股價打低,用長陰或長上影來洗盤。這種行為一般都是在收盤前的十分鐘所有,這樣不會消耗太多的籌碼。

投資開悟的一個標誌,就是學會區分能力與運氣的分水線。投資的兩端分別是分析和交易,而連線這兩端的是等待。投資分析的核心是商業理解力和概率思維,投資交易的核心是賠率和逆向思維,等待的核心是謹守能力圈和尊重常識。從長期來看,優秀的交易無法挽救糟糕的分析,優秀的分析卻可能毀於糟糕的交易。然而相比之下,最難的還是學會等待(無論是持股還是持幣)。投資業績都是後驗的,但每一筆投資的中長期概率和賠率卻是可以事先決定的。優秀的業績只是結果,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才是本質。努力、天賦和運氣可能是最重要的3個原因: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會給你一個成功的下限,天賦決定了成長的效率和時間成本,而運氣總會給堅持正確的人以意外的驚喜。

成功的投資人與其說是精於計算和選擇,不如說是他們更懂得放棄和堅持。與其說是能耳聽六路眼光八方,不如說是始終心無旁騖的保持專注;與其說是天賦異稟見識超常,不如說是更能深刻看到自身的侷限性,清楚知道市場中的可為與不可為。所謂的投資大神,不是他們獲得了神祕的天啟,只不過是忠誠於複利並永遠踐行罷了。

懂複利的人都明白,複利的可持續性與盈利能力是矛盾(這與ROE類似),高複利與長週期不可兼得,其中以巴菲特的50年近25%為人類目前的極限(那些只看高複利不看時間就稱戰勝巴菲特的,基本還沒摸著投資的毛)。在高複利之後向著均值迴歸是必然的,這其中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投資生涯裡最好的情景是:初期高複利,之後穩健但極強的持續性。

投資在某個階段特別容易沉溺於“完美系統的構建”,然而這與終身致力於製造永動機的差別並不大。系統越是繁複、思維越是沉溺於細節,其實與投資的本質就距離越遠。投資做得越久越能體會到,最可依靠的是質樸簡潔卻擊中本質的方法論,最應重視的是大格局和戰略上的成功。

對一個投資人來說,比較危險的一種情況是早早的擁有“真理在握”的感覺。如果同時再無聊點兒或者爭強好勝些,對稍微不同道者就口誅筆伐,那基本上說明沒啥進步的餘地了。投資當然是有毫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但投資的不同要素的權重卻沒有什麼“神聖模型”。當然這不是說見異思遷,而是保持思維的開放性,這其實也是一種能力。

集中還是分散好?如果從特定階段性角度考慮,取決於魚(彈性)與熊掌(安全性)哪個對你更重要。如果從長期常態來考慮,集中似乎代表了對公司挖掘和分析的高度自信。但轉念一想,如果真那麼自信,理應可以挖掘到更多優秀的標的並適度分散啊。當然這本質上是個度的問題,最終講究的是研究深度與倉位效益的匹配、投資彈性與風險分散的適中。

投資決策環節涉及的要素很多,但如果精煉總結下可能有三點最關鍵:

1,大局觀。就是清楚你處於整個市場週期的什麼位置,是該恐懼、貪婪還是麻木;

2,價值判斷。下注要瞄準在未來優勢類別的物件上,與時間做朋友;

3,預期差。明確價值判斷的假設和估值所包含的預期,當出現高度預期差的時機時保持敏感度。

投資神話裡都是百戰百勝的故事,但現實其實很骨感,即便是巴菲特都承認不斷在犯錯。然而為什麼有的人一犯錯就致命有的犯了錯並不導致嚴重損失呢?區別在於:1,主觀上是否承認自己是會犯錯的凡人?2,客觀上是否善於用安全邊際保護自己? 3,是否分散了風險並用良好賠率彌補?所以損失是取決於錯誤的預處理。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股市財燈(xtw6862),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讓您的股票操作的更好!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5G概念中有哪些低價股?看看你持有哪一支?建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