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6.5億天價罰單揭開了勁嘉股份的坐莊黑幕,我們以專業的角度剖析勁嘉股份的坐莊全程

坐莊週期為2013年5月21日至2014年4月22日,吸籌以大宗交易方式進行,期間以大宗交易方式共計買入11140萬股,金額12.73億元,操縱方式分為兩部分:二級市場集中交易和實控證券賬戶的連續競價交易,交易週期224個交易日,獲利2.06億元

吸籌過程--折價甩賣、瞞天過海

2013年,網上充斥著各種勁嘉股份的股權問題,相關4方分別為深圳勁嘉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太和印刷實業有限公司、深圳世紀運通投資有限公司、深圳特美思經貿有限公司。而超低折價的大宗交易也讓勁嘉股份榮獲2013年11月份折價王,最終浮出水面的太和印刷實業有限公司,其中一篇如下:

3205萬股分5次大宗交易出清,折價率在10.92-13.27%不等,關聯證券營業部買方中信證券上海滬閔路證券營業部,賣方華寶證券深圳新聞路證券營業部,這一過程最早2013年5月8日開始,這期間的資料並不完整,從折價率的規律上做個推測,整個大宗交易的吸籌時間在2013年5月8日到2013年12月9日,除上海閩江路之外民生證券深圳新湖路證券營業部同樣為買方馬甲

面對如此的折價甩賣,散戶作何反映呢,股吧普遍的聲音,這個時候甚至一些媒體也是稀裡糊塗的

同K線圖上來看一下,上圖為勁嘉股份,下圖為上證指數對比圖

這其中很好的把握兩點散戶心理,完成了邊拉昇,邊洗盤,同時做高市價一箭三雕。

其一大宗交易均為折價交易,通常折價率10-15%不等,給散戶的感覺是股東不計成本套現離場,給出基本面層面的預期下跌錯覺,同時充斥者股權問題對基本面分析的散戶以低心理預期從而賣出籌碼

其二逆市場週期上漲則有效的吸引了市場注意力,同時逆市當中持倉者更為謹慎,所丟擲的籌碼將更多,達到快速吸籌的目的

其三就是兩者的結合,利用散戶資訊獲取的滯後性,高拋低吸,降低成本同時達到收集籌碼清洗浮籌的目的,如下圖,每次大規模集中競價之後,利用資訊的滯後性認為製造調整視窗

洗盤--順勢而為,聲東擊西

勁嘉股份是一個邊拉邊洗的坐莊結構,除了以上說到的三點之外,對比指數順勢而為的細節應用也臻入化境

根據上面我們的資料分析,三段調整之前都出現了大量的折價大宗交易,而在市場殺跌和資訊公佈雙重壓力下,勁嘉股份也出現了快速而長期的整理結構,同時在K線上也出現過多次單根長陰打壓結構,更甚者與2013年12月9日即最後一次大宗交易之後,連續三個陰線打壓,三日跌幅達到17%

期間唯一一次龍虎榜資料2013年12月10日,時間是不是很巧,8851萬自導自演的實力砸盤

拉昇--眾人拾柴火焰高

完成一個漂亮的築底之後,勁嘉股份開始快速拉昇,在成交量上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縮量,一方面籌碼鎖定良好,離不開前面做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市場合力,在整體市場環境低迷階段,勁嘉股份的2013年5月-12月的逆市趨勢走勢,傻子也應該看懂他要幹什麼了,一旦點火就進入資金狂歡階段,眾人拾柴火焰高,當然這個階段最終買單的還是散戶,這是個悲傷的故事,先知先覺吃肉。。。。。

出貨--圖窮匕見

這種位置的分時整理已經儼然不是洗盤或者吸籌,而是主力派發,承接盤太多加上自身控盤,實現逐步出貨,甚至在末期,所有的拉昇均為一氣呵成,後續釣魚線緩慢回落賣出,力圖獲得一個好價格

末期則為連續陰線下殺,頗有”核按鈕”意味,賣出價格已經不重要,就是甩貨,和建倉一樣,毫不拖泥帶水,一氣呵成。加上後面零星的出貨,勁嘉股份迴歸起點,整個坐莊過程結束。

根據證監會檔案,太和印刷實業有限公司同樣捲入其中,套現大宗減持股份的現金再次以莊家的身份流入勁嘉股份完成後面的二級市場運作,整個坐莊鏈條曝光。

從中我們可以學習的幾點:

1、基本面和股價走勢的背馳,往往是莊家常用的洗盤吸籌手段,勁嘉股份中的折價減持當時給予股票基本面的影響可見一斑,但股價的背馳走勢則反向佐證了莊家介入

2、操盤風格取向一致性,從幾根長陽線的走勢來看,具備明顯的趨同性,為操盤手風格的反映

3、人氣是莊股拉昇的基礎,往往莊股拉昇階段會以各種方式吸引人氣的關注,比如說逆市等等

最新評論
  • 1 #

    私人民營的股票要慎重持有

  • 2 #

    買賣股票不就是這樣的!能祥解嗎

  • 3 #

    我的天,我前兩天才重倉這個股,這一看高管有前科啊,怎麼辦

  • 4 #

    十幾億一兩年賺二億太少了吧

  • 5 #

    關注作者了!希望您多發些有關操盤內幕及手法

  • 6 #

    套路已經非常成熟了

  • 7 #

    好文章,讀了三遍!

  • 8 #

    我最佩服的是一個叫興齊眼藥的股,這是個絕對的莊股股價沒有任何重大利好的情況下從10塊錢拉到110附近,一年翻了近十倍。就看他最後怎麼出貨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矽谷知名風投:美國商業平臺百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