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時間很快,一週的交易時光有過去了。年後以來市場的主線也在不斷的調整,本週市場上最強的主線已經不是昔日的科技股,轉變為了以基建為核心的主線。大家清楚的看到晶片龍頭兆易創新跌了一週,而以基建為主線的電氣裝置保變電氣卻漲停了一週。

為什麼說好的科技牛市,僅僅過了一個週末又回到了“基建狂魔“中?很多股友會有相當大的疑惑!不是我不明白,只是這世界變化太快。其實,這個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

上週五,上輪牛市精準預測成功的首席分析師任澤平發表了一篇宣告稱:“是時候啟動新一輪基建“了,而後中央開始表態支援基建。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目前看太大了,很多人覺得疫情後會有“報復性消費”,目前看很難,下面幾點可能是大家的錯覺:

1)之前都拿非典影響和新冠比較,現在看負面影響遠大於非典,基本不次於2008年次貸危機。2月PMI指數已出,歷史最低,比2008年慘。

2)疫情後會有“報復性消費”,基本不可能,能恢復正常就不錯了。比如對餐飲行業,1月下旬—3月沒什麼消費已經是事實,處於防疫需求,4-6月估計也是逐步恢復,人群很難聚集。

3)經過此疫,大家錢包會不那麼鼓,而且多了“危機意識”。這兩月,實際上沒少花什麼錢,而且物價巨高,以前在家一個月花兩三千,現在得四五千,東西也和以前一樣多,醫療支出多了不少。關鍵是,大家突然發現,生活可能這麼危險:公司可能沒了,自己可能被降薪,而房貸車貸孩子教育剛性支出一分不能少,這種經歷其實會抑制消費。為了把握這一機會,我梳理了去年反覆活躍的龍頭股,又將其中基本面優異,今年業績即將釋放的個股作為重點來跟蹤,篩選出三隻準備下周出擊。

為了這次出擊,我們新推出《中線尋寶3:新基建》內參,內參將於下週一9點開售,並很可能在週一開盤後就建倉。這次的中線內參不同於以往,我們會同時出擊三枚不同領域的基建股,全面捕捉基建機會。

定價不高,優惠之後1800元,感興趣的朋友週一來圍觀。

最後,祝大家週末愉快。

所以美國拿出了史詩級的降息,而我們因為房地產這個夜壺的原因,基建也許是最能解決問題,穩經濟,讓全年GDP沒有那麼難看的唯一手段。

對於基建的背景說的有點多,作為炒股的人眼下知道太多也沒啥用,在這瘋狂的當下,如何利用大勢賺錢才是真。很明顯基建股的集體躁動不會很快結束,也就是說下週基建股還有機會,該如何選擇?

除了追擊市場上的龍頭外,我認為普通股民更該留意尚未啟動卻真實受益的新基建,眼下大家都將目光聚焦到5G基建、城際軌道交通上,還有一個陣營被大家忽視,而這個陣營也是我們國家在19年重點提出的方向。

2019年政治局會議召開,會議要求穩定製造業投資,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停車場、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加快推進資訊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隨後相關個股突飛猛進,不過在此之後紛紛啞火。

而今天盤中冷鏈物流股突然盤中異動,想必是資金有了動作,而這種資金尋找低位基建股很可能只是開始,他們將是下週最值得把握的機會。

為了把握這一機會,軍長梳理了去年反覆活躍的龍頭股,又將其中基本面優異,今年業績即將釋放的個股作為重點來跟蹤,篩選出三隻準備下周出擊,稍後會講邏輯與股票更新在我們的付費專欄中。

最新評論
  • 1 #

    科技股回撥得差不多了,下週就會王者歸來

  • 2 #

    1800太便宜了,應該18000

  • 3 #

    這麼神可以自己投股撈金去了還在乎1800

  • 4 #

    有錢自己悶聲發財 區區1800賺到幾時去

  • 5 #

    下週會輪動到那個板塊,跟都跟不上

  • 6 #

    你是賣鐵杴的那個人嗎?

  • 7 #

    新基建不還是科技股???

  • 8 #

    今天加倉的恆生與基建

  • 9 #

    今天我的廣發基建跌2點

  • 10 #

    主力拋盤基建回撤科技。下週有的瞧了。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恭賀中國A股獨佔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