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春節開市以來,科技股氣勢如虹,新能源汽車、5G、半導體等概念股輪番領漲。

但最近幾日,伴隨全球市場的大跌,科技股迎來劇烈調整。科技股的強勢,市場早有質疑,其“估值虛高”的聲音也不絕於耳。但在過往的每次質疑後,科技股卻總能強勢捲土重來。

這一次,科技股的強勢還會再起嗎?

第一,推動科技創新國家戰略。經過20年的高歌猛進,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面臨一定的瓶頸,核心表現是:舊的增長模式已經乏力,迫切需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如,傳統的鋼鐵、煤炭、化工等行業已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房地產和基建也不再有過去那麼大的空間,新的增長則要以科技創新驅動。從蒸汽機開始,科技創新就已成為驅動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某個角落某個人的靈光閃現,便有可能掀起一場產業和經濟變革,甚至一輪國家命運的興衰交替。中國已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逐步完成對西方工業革命與技術創新的追趕,從吸收、利用、甚至購買海外技術為主走到以自主技術創新為主的新階段。從創業板到科創板的強勢開市,也都是國家以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體現。這是科技股持續走高的基本前提。

第二,中國正處科技創新黃金週期。演化經濟學家卡蘿塔·佩雷斯(Carlota Perez)認為,每次以技術為主導的產業週期變革,其週期大約在50-60年:前30年為基礎技術的發明階段,後30年為技術加速應用階段。目前,全球經濟的新未來已係於資訊新技術的加速應用,數字經濟的加速發展,以及新能源技術、乃至生命健康科學的發展。而中國,在這些領域都已具有與世界同步競賽的基礎,甚至在比如5G、移動網際網路等不少領域佔到了領跑世界的優勢。美國對中國核心科技的壓制,更進一步激發了中國對科技產業發展的推動。如國家陸續出臺的產業扶持,包括核心科技的中國產替代,都為本土科技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支撐作用。綜上所述,中國當前正處於科技創新蓬勃而出、產業企業不斷髮展壯大的黃金時期。新的資訊科技、數字經濟,如5G進入商用期,再如中國產晶片、雲端計算、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新能源技術如新能源汽車等,也正是引領此一輪科技股強勢的龍頭。

第三,市場流動性推動。面對疫情帶來的悲觀情緒,央行2月3日開展了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億元。過去面對貨幣超發,房地產扮演了“蓄水池”的角色,但為經濟的長遠健康執行,國家已明確“房住不炒”,這讓釋放的流動性湧入了A股市場,帶動了已被市場看好的科技股持續上漲。同時,強勁上漲的股市也吸引了外部資金不斷入場,基金超募;基於科技股相對傳統產業的優勢,配置科技股成為多數基金在當前市場形勢下的必然選擇。基於上述三點,科技股雖已大幅上漲,但從中長期看,依然還只是在走向更強的路上。

在可預見的時間內,科技產業都會是國家扶持的重點,同時,也是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包括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尤其是數字化與智慧化升級等等,也都將推動科技產業的發展。還有一點需要區別的是,市場質疑的“科技股估值虛高”,實際上是將衡量成熟期企業的估值標尺套用在了科技股身上。而這並不科學。因為,科技企業大多處於高速發展期,公司的智慧財產權等無形資產的價值,以及高利潤的特徵所帶來的利潤爆發等,都讓它並不合適用傳統的估值方法看待。

3年、5年後再看,今天一些被認為很高很貴的公司,或許就只是幼苗。就像10年前,騰訊、阿里被估值200億美金,很多人的反應是貴得離奇;而今天,它們都已市值幾千億美金,但還在被華爾街、被全世界投資者追捧。所以,如果企業能通過高研發投入,驅動未來業績的高增長,給予其較高的市盈率估值,甚至股價漲上天都是合理的。但前提是,能夠通過高研發投入,驅動未來業績的高增長。

這也帶來關於科技股是否還會繼續強勢的最正解答案:科技股當然還是持續強勢,長期強勢,但投資者要學會區分什麼是真科技,什麼是假科技。市場流動性的持續,股市作為資金蓄水池效應的加強,A股整體走牛是大勢所趨;而在A股的牛市中,已經強勢的科技股牛市還將持續。但隨著時間對公司的檢驗,科技股的各個板塊、各個公司之間的差距也將更為顯現,目前沾著某個概念就瘋炒的現象會越來越少。很多打著“科技股”旗號,實際上並沒有大力投入研發,也沒有什麼核心技術,更說不上競爭壁壘的企業,也在此輪科技股強勢中表現搶眼,甚至股價翻倍地成長。這些企業能否走牛,才是真的要打一個問號。

所以,接下來的科技股,依然會整體強勢,但也將走向兩極分化,但“硬核”科技股將強者恆強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行業」5G通訊,下跌後存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