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最近北上資金的走勢總是在尾盤瘋狂流入,有人說這是抄底嗎?

是也不是?什麼意思呢?首先,從概念上說,必須是底部才被定義為“抄底”,但是從北上資金的這種手法來看,不像是抄底,而是震倉收集籌碼。大家看到的找個資料其實不是北上資金的真實資料,裡面包含委託了沒成交的部分,比如下午兩點半的時候北上資金實際流出50個億,這時候他們在某一隻大型股票裡面委託買入40個億,這麼大的體量是需要時間成交的,可能最後實際成交只有10個億。收盤的時候,東財這些軟體的北上資金資料顯示淨流出是10個億(也就是50億-40億),但實際流出40個億,因為實際成交只有10億,所以這個抄底有點忽悠的意味。

這種忽悠是在出貨嗎?不是的,首先從基本邏輯上來說,外資進來不是為了短暫的蠅頭小利,現在全球有很多國家已經是負利率,我們再怎麼說還不至於吧!外資真正的目的是想對中國的核心資產入股,然後通過這個跳板來投資其它優質資產。其次就是從做盤的原理來說,外資出貨會被你看出來嗎?不會的,這些大的機構出貨的時候,你會發現比如買一有100手單子,他會吃掉99手,非常的接近,但不會說一下子就都砸出去,所以說好的出貨在資料上是看不出來的。

北上資金的這種操作手法有點像震倉吸貨,主力想要一波拉昇,那麼必須要有足夠的籌碼,怎麼才能讓小散交出籌碼呢?先拉一波,你追進去之後再往下打,來一個寬幅震盪,很多人籌碼就交出去了,然後再在一個合理的估值反覆震盪吸籌,整個過程如下圖所示。

由於震倉的位置一般離著底部很近,北上資金的假動作我覺得吸貨的概率大,後面上證50會企穩震盪,繼續吸籌。上週我也寫了一篇相關的文章,有人說這些東西不應該追了,其實我沒有讓大家追的意思,強支撐搞一下是可以的。

什麼叫核心資產?就是其它在跌的時候,它能橫盤,這就是未來的強者,我覺得三一重工就是這樣的特點,每次創新高,它都會回撤一下,那時候找機會,確定性就高,記住這一點。

為什麼公眾交易者喜歡低價股,因為大部分散戶對股票沒有基本的判斷,他們進場之後就像挑蘿蔔白菜一樣,認為便宜就是好東西,就像過年期間,我的一個大學同學聽說炒股賺錢就來問我買什麼股票,我給說了幾個,他說價格太高了,最近房子還得裝修,只想買低價股,其實這些不都是藉口麼,就是覺得高價股不靠譜唄。

那麼我們就來看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資料,從去年市場見頂之後,高價股和低價股形成鮮明的反差,從大的時間軸來看,這個格局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直到牛市的中後期,高價股力量不足,而低價的大象股開始起飛。

那低位的優質資產有沒有機會呢?

投機大師索羅斯曾說過一句名言:“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你不但要全身心的投入電視劇中,還有比別人退出的快,不能入戲。這輪行情假象是什麼?

放水!我得到的訊息是這輪放水會是2008年之後最強的一次,最重要的是大部分資金會流向國企和央企,現在炒中小創,OK!沒毛病,但到了迴歸業績的時候,還得看那些核心優質資產,也就是說低價股在下半年可能會兌現一波,高價股和低價股差距會相對縮小。

我不喜歡大家把我當成股評,因為我這裡沒有“兩面派”和“模稜兩可”,做股票我更強調大勢環境,拋開大勢做個股和重個股輕指數的理念我是排斥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大勢環境好的時候,你去操作股票的成功率更高,我不提倡大家在股票中進行“做T”,因為你所認為的低點可能是未來的高點,不斷追加成本反而會越套越深,大盤好的時候也許你能成功,但是遇到大盤下跌的行情,你會把之前賺得錢都賠進去,其實股民都關注每天的漲跌,這種小波動是能被人為控制的。

我希望大家通過我的方法能建議一個大局觀,這對你而不是在每天的K線裡面找高點和低點,一隻好的股票都會有良好的結構,雖然你不知道它能漲多高,但是它會給你一個方向,只有你理解了趨勢結構的關係,你就不會再執著於每天高拋低吸,因為你追隨趨勢會賺得很多。

季羨林先生曾說:“真話不全說,假話不能說”,以後我會把我的方法公佈出來,但是我不會全部說出來,可能會留三成,這三成是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是用人民幣換來的,剛畢業的時候我趕上牛市,賺了一些錢,後來市場下跌,我全身而退。因為朋友在一傢俬募公司,為了幫他完成業績,我把全部的錢都投了進去,當時想著3個月不會有什麼事情,結果第二個月的時候就爆雷了,那段時間我徹夜難眠,那時候感覺自己全身都不舒服,後來我才知道這是抑鬱症,後來在摯友的鼓勵下,我又重拾信心,因為畢竟手藝還在,這期間雖然在期貨市場也會賠錢,但始終讓自己保持清醒,不管虧多少,我都會先保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我永遠都是市場的學生,在你們面前我也不是什麼老師,我可能比你們高一個年級罷了,我不會說假話,這個東西不能做,結果我讓你做了,那這就是我造業。我知道還有很多股民活在我當初的抑鬱之中,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用這句話與大家共勉。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商品期貨長線計劃: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