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活躍依舊好,會否切換成功?

上週大盤活躍依舊,流暢度卻大不如覆盤第一週了!至週末,上證指數上漲了1.43%或41點,指數報收2917點,成交量為15846億,比前周萎縮1166億。創業板上漲了2.65%或53點,指數報收2069點,成交量9373億,比前周放大了808億。週五走勢看創指疲態已現,而主機板藍籌有躍躍欲試現象,那麼,下週會不會因此而28轉換呢?或許很難。

再融資新規利好誰?

首先,最近兩週儘管兩市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大漲,但毫無疑問,除了最初的兩天,白馬藍籌等大盤股有所表現之外,其餘時間均為題材概念走出了超強勢的行情,吸引了大量“居家”股民,正是他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才帶來了極高的人氣。讓題材股彷彿回到17年之前的狀態。很多公共衛生事件的題材概念,走出了一波流,一步到位。之後隨著“公共衛生”事件資料轉折,股價隨著資料回落而回落。而白馬藍籌極度欲走強,無奈“居家”股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奈何奈何。

不過,儘管事件刺激的概念股,比較明確出現了緩緩回落走勢,但我們一直強調的另一個分支,核心科技卻表現出色。他們的上漲邏輯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在5G、半導體晶片和特斯拉等強邏輯的輪轉中,走出了極強勢的走勢。至週五才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技術分化走勢。

如果僅僅從週五表現看,特斯拉概念已經進入了修整狀態,而5G也露出了疲態,只有半導體晶片在三者中算是最強的。不過也出現了較長上影線。但週末的再融資新政落地,讓科技概念再度活躍有了想象空間。

此次新規落地好於去年11月份的徵求意見稿。主要有幾點,第一,創業板受益較大,因為大幅降低了創業板再融資門檻。原來有連續兩年盈利的要求,正式稿抹去了。這也讓連續兩年虧損瀕臨退市的創業板股票有了新生的機會。第二,定價機制更靈活,同時定增價的折扣更大了,而鎖定時間更短了。對參與定增的機構更具吸引力。第三,定增物件也加大了。市場叫好聲一片,當然,也有類似林義相等知名人士有不同聲音。加上17年後的一地雞毛,也讓市場對會否輪迴,難免有“頭痛醫頭”的指摘。再融資新政利好比較明顯的是券商、TMT或科技成長主線。

結論

操作上,下週繼續關注公共衛生事件是否繼續向好,尤其是隨著復工企業增多,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人員匯入區,資料如果不出現大幅增長,那麼,鍾院士的判斷就將成立!對經濟的影響很可能將控制在一季度。同時關注資金動向和市場活躍度是否因為復工而降低。

技術分析

上證指數

日線:低開震盪,圍繞5日均線展開爭奪,尾盤多頭髮力奪回5日均線,收縮量小陽線,由於連續4天重心只是小幅上下,下週還將圍繞5日均線展開更激烈的爭奪。參考波動區間:2902~2930;月空、周空趨勢,日多趨勢,謹慎。

60分鐘:受制於60小時均的壓力,始終未能站上。下週仍將可能對60小時均線展開攻勢。指標無方向,觀望。

創業板指

日線:上午攻擊2100點整數關失利,午後一波長波段回落,表明有部分資金多翻空,尾盤企穩與5日均線之上,收倒十字陽線。週一仍可能考驗5日均線。參考波動區間:2045~2099;月多、周多趨勢,日多鈍化趨勢,持有。

60分鐘:衝高回落,儘管尾市收出長下影線錘頭陰線,但未收復5、10小時均線,考驗60小時均線恐難避免。指標空頭,觀望。

最新評論
  • 1 #

    我非常奇怪,對於再融資政策叫好的只有機構,上市公司,券商,還有大V.,中小投資者怎麼能理解為利好?你們是不是商量好的口徑,讓你們沒出完的貨繼續出,這訊息明顯是大利空嗎對中小投資者,為什麼沒人敢說實話?為什麼?

  • 2 #

    踏空的不追高上車,走勢就是不回頭

  • 3 #

    降低融資條件,大幅縮短定投大股東解禁時限,對二級市場投資者尤其是中小股東是利好?我怎麼看都沒有看出呀!

  • 4 #

    袁老師辛苦了!分析得很明確!感謝感謝感謝!!!

  • 5 #

    會,而且是可持續的

  • 6 #

    怎麼感覺是利空?南亞蝗蟲氾濫了,要是進入國內就慘了,可以考慮農藥和糧食?

  • 7 #

    再融資是要向市場吸錢呀,相當於增發股票,怎麼成利好了?當然對於大股東利好。

  • 8 #

    大盤指數天天漲停,滿足了吧!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20年主線的投資機會及確定性概念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