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特殊時期,讓很多聰明的創業者都明白了一個事實:絕大多數創業者做不了供應鏈,也不再適合做實體了。為什麼呢?

1、線上購買、線上商業,特別時期加速了線下向線上轉移的步伐:

我不知道大家這一段是不是習慣了在線上買東西?我家的蔬菜、水果、糧油、肉蛋全部是在線上,比如京東,還在比如物美的線上多點平臺,那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既然我可以在這些大的線上平臺購買,是不是對實體店的再次衝擊?更別說土特產品、福斯服裝、這類的實體店了。

2、個人創業不再適合選擇重資產、重營銷的實體店

今年餐飲業肯定是難呀,很多創業者都有個誤區,創業就乾的小吃店吧,開個飯店,衣食住行嘛,但是餐飲是所有實體中,對整體運營要求最高的,最需要專業的人士來操作。但很多是夫妻店,自己的資金原本就少,很難具有抗風險和競爭能力,而且開一家餐廳相對的投資和回報週期較長,過程中有太多的環節,在今年以後,相對應的管理比如衛生,消費者的投訴和權益保護會更加嚴格。其它二道販子的流通型實體店,比如賣個服裝、土特產、水果乾貨,這些壓力會更大。

3、社群團購、社群團購火了,這二個有都火,實體店就會有多難

前幾天,我們家在社群團購水果,好多都沒搶到,特別便宜,而且一個小區單元都有人幫送或是送到門衛或保安廳這裡,我們下樓取。團購的人都是熟悉的鄰居或是寶媽,社群團購和社群團購特別火,產品也有保障。今年這二種模式徹底引爆了,那麼,傳統坐店的怎麼辦?人家沒有店照樣進入小區、通過線上仍然搶你小區的顧客,其實這類實體店不就靠周邊小區養活著嗎?但你有高房租,人家輕資產,當然價格便宜了,而且是人家先收錢,一賣就一大堆,大批量,幾個小區就賣光。

4、創業者做不了供應鏈型公司,供應鏈是土主老財、有錢有團隊有實力的公司乾的

首先咱們算一下運營成本:人均成本一個人每月顯性成本(工資+社保+福利等)+隱性成本(辦公室租金+水電+廣告+後臺人力成本均攤+物料+其他稅費等等),一個人每個月大概得有一萬左右。如果一個月沒活幹,2到3個月業務沒希望,就要準備幾百萬上千萬現金流,這個不是開玩笑的。

普通創業者當下三大特別嚴重的致命錯誤思維:

1、沒有我們做實體,實體經濟就玩了:

絕大多數的人不適合做實體店,但是那些已經成功的社群團購、社群團購、本區域線上具有自帶客源和影響力的這些創業者,卻可以。你看人家沒有實體店時就已經搞定幾個小區的團購和社群了,那人家選擇一個實體店,並且還可以有很多合夥人,大家就可以經營好一家實體店。

2、實體店就是被馬雲阿里巴巴害了,中國經濟如何了?

3、你們這自媒體,這網際網路都是虛的,實體店才是實的

這種思維代表很多底層思維的群體,因為事實很簡單呀,他們至今還不明白:任何眼睛看到的事物,背後都是你眼睛看不到的事物在主導。實體店,眼睛能看得到,你站在店門店跟電線杆子似的,能看到。但是社群團購、社群團購,你卻往往看不到,網際網路思維,全新思維,你卻看不到。你的身體能看得到,出力氣嘛?你的認知看不到,但沒有認知的人一定是窮的開始。

自古至今,賺眼睛看得到的往往風險成本都高,而且還賺不到錢,眼睛看不到的才是輕鬆賺錢,最基本的規律。

實體店真的就是實的嗎?哪裡實呢?房子是你的嗎?高房租而已;員工是你的人,工資而已;產品是你的嗎?代理,二道販子而已;網際網路真的是虛的嗎?人與供應鏈結合就是全新的社交化商業。網際網路掌握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線,而你實體店是產品與人的連線。現在顧客完全有條件繞開你的場,人+物流+資訊流,完成商業的一切行為。

每一次全新思考可能都在改變我們,希望大家能在一起成為共同的好朋友,思維這個東西,一旦相融就是緣份,願與價值觀相同的人多交流。

最新評論
  • 1 #

    看了孫老師兩年了,現在才正在覺得孫老師的話無比正確,深信不疑,太有前瞻性。

  • 2 #

    時代變了,思維也要變,否則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受損失的是自己

  • 3 #

    網際網路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線;實體店是,產品與人的連線(中間商)人+物流+資訊流#=成交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致創業中的我們,寫給2020的開工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