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1月27日凌晨,多數人還在熟睡之際,一個在大家期待之中又有些意料之外的訊息傳來:

中國將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而在訊息公佈之前,這也是很多專家呼籲已久的話題,同時也是百姓們最為關注的問題。

不過,對於股民朋友來說,除了最為關注的肺炎疫情之外,在春節假期延長之下,最為關心的還有一件事:股市是否延期?

股市是否延期還未確定

針對A股市場是否會推遲開市,監管層相關人士表示:“我們會持續關注相關情況”,也就是說並沒有確定股市是否延期!如此,原本定於1月31日(本週五)開市的股票市場在沒有其他通知之前,可能會如期開市?

休市和節假日同步?

或許有人會問,我們的股市休市不是應該和節假日同步嗎?沒錯,我們的股市休市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節假日正常的休市。如在法定假日放假期間(非週六、週日)證券市場也為休市日,在黃金週休假節日調整的情況下,如因前面或後面的週末調至與法定假日合併休假,該週末按放假通知為上班時間的話,證券市場仍然休市;

另一種是臨時休市。如因不可抗力的突發性事件或者為維護證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證券交易決定的臨時停市。

此次會否臨時休市?

很顯然,此次因為“肺炎疫情”,已經初步達到了突發事件的影響程度,原則上是可以採取停市的。畢竟在國內外也有過先例:比如2011年9月29日,受颱風“納沙”影響,香港政府機關停止辦公,股市休市,學校停課;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俄羅斯、冰島等國因股市暴跌而宣佈臨時休市;當然,還有“非典”時期,中國曾在2003年 4月28日決定把五一後開市時間從5月5日推遲到5月12日等。

但是,時過境遷,當前市場並非一定要採取臨時休市。尤其是在移動網際網路十分發達以及普及之下、在A股加入國際指數以及國際化程度推進加速之下,臨時休市還是有很大的挑戰性的:

首先,和此次突發事件類似的“非典”當年,休市主要是因為當時移動網際網路還不發達,很多人的交易還主要在證券營業廳,而為避免更多的人員交叉感染,休市也是理所當然的。而當前幾乎人人都能在自家以及手機上進行證券交易,基本上很少有人再去證券交易場所了,這樣就避免了可能的交叉感染;此外, 截止到去年我們已經成功加入包括MSCI在內的三大國際指數,而且外資以及外資機構也已經在持續的和中國股市有著“密切”的關聯,休市對於國際投資者也有一定的影響;除此,股市不同於春節假期,延期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未必就是好事,尤其是需要在股市中進行交易的投資者。

所以,此一時非彼一時,此次春節假期延長,但股市或許並沒有十分的必要延期。當然,如果疫情惡化,因為證券工作人員不能及時到位、場所沒有及時的防控措施等可能會對證券市場造成影響的另行談論。

春節後市場會如何表現?

以上股市是否會延期只是我們的粗略分析,相信股市會不會延期很快就會有了答案,而股市終究是需要開市的,無論是正常還是延期,我們都需要做好節後股市開盤的準備。

節前,我們根據歷史上春節前後的資料統計,大家對於過去已經是了如指掌了,尤其是歷史上春節前後的良好表現,本身讓很多人對於股市充滿著希望,特別是去年年底以來股市的連續的上行,也一度讓很多人看到了牛市的希望。但是春節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百點的大跌已經讓很多人恐慌,而春節期間疫情的爆發以及外圍市場的大跌更是讓投資者對於節後行情不確定性的擔憂。

實際上,對於節後的行情,我們可以以史為鏡,做適當的對比分析,或許能找到一些答案,帶來一些安慰:

1、當前背景下行情最大的影響因為是疫情的發展程度

如果沒有“肺炎疫情”,股市的節奏可能會很好的保持,但股市的魅力就在於其相對的不確定性。股市是個非常敏感的地方,它對各種事件的反應都很迅速,同時也會反應在指數走勢和股價走勢上。當然,有些是本質的永續性的影響,而有些也盡是過眼雲煙、短暫定的刺激。

春節之後,對於事件影響最大的還在於“肺炎疫情”的發展,雖然它不是影響股市的核心因素,但是因為疫情會給消費、投資等帶來較大影響,對上市公司、相關行業帶來衝擊,進而影響短期的經濟走勢。而當基本面出現可能的問題之際,作為超預期的股市來講,出現下跌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如果疫情延續,那麼結合歷史以及外圍市場表現,A股必跌無疑。

不過,如果在開盤之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或者是管理層有新的應對措施,那麼股市的影響可能會在短期內快速消失,並重新會歸此前節奏;

2、以史為鑑,“非典”時期對行情的影響參考

或許很多人還記得“非典”時期的股市,網上一篇名為《非典記憶》的描述來回顧一下:

“最近兩週,A股從3127到2955,跌170多點。 03年4月18日公開非典疫情前後,也是在兩週內跌170多點(1669-1473); 4月28日,證監會決定把五一後開市時間從5日推遲到12日。雖只多休4天,但市場多獲得了7天緩衝!這是彌足珍貴的7天!5月1日前10天,日平均確診15.8人;5月2日到8日,平均6.3人,疫情在休市期間盼到了萬眾期待的反轉! 宣佈延長休市的28日當日,A股大漲50點,節後繼續上漲,連續四周收陽,總漲幅近8%!”

以上描述是客觀的,也是市場的真實走勢,但那是在採取了系列措施、保證股市穩定的前提下取得的階段性的成果。而具體的情況是,總體之下,還有很多的細節。

比如“非典”時期,交通運輸和餐飲住宿行業影響較大、出現明顯下滑,地產行業影響滯後、其增加值在2003年年中之後出現持續下滑;而從消費上看,消費資料在“非典”時期開始下滑, 爆發期間出現大幅下挫,說明對消費的影響是直接的;也因此,2003年二季度經濟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所以,實際上在二季度甚至之後,整個股市的表現是比較低迷的。

當前,中國經濟剛出現弱復甦的跡象,其貢獻主要依靠消費和投資,而一旦消費受到影響、投資有所之後,那麼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勢必會受到牽連,市場也一定會有所提前反應;

春節後股市的支撐和預期在哪裡?

儘管當前疫情的發展還處於擴張期,也儘管春節前股市出現了大跌以及春節期間外圍市場一度走低,但對於節後的市場我們並不悲觀,畢竟當前的市場還是有很多的支撐、利好以及預期的。

首先,政策逆週期調節以及資金拖底的支撐。2900點下方以來,政策逆週期調節效果顯現,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加速、不斷引入的外資以及長線資金也給市場帶來較強的支撐,市場韌性進一步加強;

其次,全球角度來看,當前A股估值相對較低,具備一定投資價值。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下滑國家資本尋求新的落腳點之下,伴隨著國內股市不斷地改革和國際化程序的加速,A股已經成為全球資金新的價值投資“獵物”。而在繼續推進長線資金入市的同時,管理層也在加速推荐居民儲蓄資金入市,這將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新鮮血液,增加市場活力;

此外,節後市場仍有較多的預期。一方面,在管理層的正確領導之下,我們有理由相信“肺炎疫情”將很快得到遏制和合理的解決;另一方面,疫情抑制下或將倒逼我們的財政、貨幣政策出現一定的傾斜和微調。而此前多機構有關降息和進一步的降準的預期或將提前落地,這對於市場也仍是較大的提振。

疫情來臨投資者節後該怎麼辦?

突發事件被很多人稱之為“黑天鵝”,也往往對我們的投資者造成很大的影響,而我們也常常將這時候的風險稱之為系統性風險,這種風險是難以規避的,也是很多投資者此輪可能虧損的主要原因。

對於投資者來說,此時需要面對的,或許和疫情是一樣的,都需要做及時的處理和防範。要繼續防範可能的風險同時,做好“善後”和補救工作。要對自己手中的倉位和持倉標的做個系統性的評估,刨除系統性風險之外,對於那些真正有影響的持股標的,還是要做堅決的處理,而對於可能被錯殺的多數標的,切勿隨意“一刀切”。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突發的疫情或許還會給市場造成持續影響,但風險和機會是相對的。歷史證明,事件性風險的出現,也往往蘊含巨大的機會可能,在A股基本面相對穩定的當前,繼續做空或許並非明智之選,而適時的跟進,或許才是彌補此前3000點沒有上車的最好時機!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爆款基金:知道賺100%,卻不知道虧損50%,大幅波動是你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