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19 年 , 全省各級工信部門、有關平臺企業大力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提高平臺服務供給能力 , 加強平臺推廣應用,構建產業發展生態 , 全省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取得新的成績。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 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情況

(一)整體發展水平保持全國領先

全省各型別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近 100 個 , 具有一定區域、行業影響力的平臺 20 多個 , 華菱集團、中國電科 48 所等 8 家企業通過第一批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驗收認定 。 根雲平臺成為全國首批十大 “ 雙跨 ” 平臺之一 , 首家入選 Gartner 2019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魔力象限的中國企業 。 優力電驅的新能源車電池服務模式成為全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創新應用案例。根雲平臺、中電互聯平臺、中科雲谷平臺入選全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30 佳 。 全省 8 家企業獲評工信部 2019 年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專案 , 排中西部地區第一。 3 家企業獲評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 。 從平臺數量、服務能力、應用範圍、獲評榮譽和獎項來看,我省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已經位居中西部前列 , 並形成骨幹龍頭企業示範引領、優勢產業鏈優先推廣、產業集聚區建立生態的 “ 點、線、面 ” 特色發展格局 。

(二)基礎能力建設取得新的突破

全省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強化基礎能力建設 , 提高平臺自身能力及服務水平。

一是裝置互聯技術保持高水準 。 三一集團物聯網技術連線工業裝置達到 56 萬臺 , 覆蓋超過 95% 主流工業控制器 , 支援超過 400+ 種工業協議解析 ; 蘇科智慧研發了國內首個自主可控通用型物聯網作業系統,實現普適性接入、控制共享、智慧協同 。 全省平臺連線工業裝置超過 100 萬臺 , 接入裝置價值超 6000 億元 。

二是資料採集與分析技術取得新突破 。 中科雲谷基於大資料機理模型 , 完成服務視訊智慧分析建模、攪拌站視覺監控建模等 70 多種演算法建模 ; 華辰科技的思普雲平臺提供了標準、開放的工業大資料處理工具包括雲端 SCADA 系統、視訊元件、 BI 工具、知識元件、機器學習等 。

三是工業 APP 培育形成強支撐 。 全省重要平臺匯聚工業機理模型和微服務元件約 750 個 , 培育工業 APP 約 5000 個 。 中電互聯匯聚工業機理模型和微服務元件 320 個 , 開發工業 APP 達 208 個 ; 株洲國創 “ 智軌雲 ” 匯聚工業機理模型 3 個 , 開發工業 APP5 個 。

(三)平臺推廣應用不斷走向深入

2019 年加大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推廣應用力度 。 一是中小企業平臺應用走向深入,在 2018 年 “ 十萬企業上雲 ” 的基礎上 , 深入開展了 “ 十萬企業上雲上平臺 ” , 全省中小企業上平臺數達到 5136 家 。 二是進一步面向特色產業叢集加強平臺推介。在醴陵舉辦全省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與推廣應用現場會 , 剖析思伯陶瓷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在醴陵陶瓷行業的落地及應用,推廣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和應用經驗 , 引導地方工信部門、平臺企業、製造業企業進一步理清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思路。三是依託社會力量加強推廣 。 充分利用世界計算機大會、移動網際網路嶽麓峰會、網路安全和智慧製造大會的影響力,舉辦 10 餘場工業網際網路專題論壇 , 擴大全省工業網際網路的影響力。

平臺使用者顯著增多 。 2019 年 , 全省共有 “ 上平臺 ” 中小企業 5136 家 , 主要平臺個人註冊使用者突破 7 萬人次 , 其中企業註冊使用者 6 萬家 。

平臺交易持續提升 。 截至 2019 年 12 月 , 我省華菱集團的鋼鐵產業鏈協同製造與營銷服務平臺總交易額高達 141.92 億元 ; 金碼智慧的自助零售終端商品銷售收入 29825 餘萬元 , 同期增長超過 5600 萬元 。

服務範圍不斷擴大 。 國網電力能源大資料平臺已接入各類客戶超過 15 萬戶 , 覆蓋 14 個地市、 41 個工業行業、 67 個園區、 1 萬餘家規模企業 ; 湖南用友 “ 精智 ”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為 16 個細分行業的 20 多家大型企業打造了行業雲平臺 ; 中電 48 所的光伏裝備產業鏈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已整合 60% 以上的全省產業鏈相關企業 ; 華自科技的智慧電力運維服務平臺接入 50 餘座水電站 ; 長城金融的運維服務平臺實現了中國工商銀行總行級工單系統 OME 對接 。

(四)支撐保障環境顯著優化

一是落實政策措施保障 。 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深化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檔案精神 , 釋出《 2019 年湖南省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計劃》、《湖南省工業網際網路 APP 培育三年行動計劃( 2019-2021 年)》等支援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政策檔案 。 長沙市出臺《關於支援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和應用的若干政策》,株洲、湘潭、衡陽、益陽等地也出臺了企業 “ 上雲 ” 行動計劃或工作推進方案 , 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政策措施保障。

二是加強網路基礎設施保障 。 2019 年 , 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湖南省資訊通訊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初步構建了工業環境下人、機、物全面互聯的關鍵基礎設施 , 支援推廣窄帶物聯網( NB - IoT )、 IPv6 、 5G 、工業無源光網路( PON )、工業無線等新型網路技術的應用 。 長沙、株洲獲批工信部首批 5G 商用試點城市 , 部分平臺企業開始探索 “5G+ 工業網際網路 ” 。

三是夯實平臺安全保障 。 中通服創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設湖南省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監測與態勢感知平臺 , 形成了具備公網主動探測和被動誘捕安全感知能力、網路關鍵節點流量採集分析能力、企業側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監測與協同管理能力,已對全省重點企業進行探針佈設 , 實現企業內部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監測與協同。

二、平臺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基礎有待提升 。 一方面 ,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所依賴的智慧裝備、自動控制、工業協議、高階工業軟體等產業鏈主要核心技術相對比較缺乏;另一方面 , 我省製造業大部分企業還處在工業 2.0 階段 , 有的甚至處於 1.0 階段 , 對資訊化認識不夠,資訊化基礎較差 , 影響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應用。

二是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層次有待提高 。 一方面 , 全省工業網際網路在製造業中的滲透率仍較低,從我省企業工業網際網路應用來看 , 多數還處於基於平臺的資訊化應用層次。另一方面 , 企業對工業網際網路的需求不夠清晰,行業解決方案能力有待提升 , 導致工業網際網路應用難以深入,平臺推廣難 。

三是工業網際網路產業人才資源缺乏 。 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比較新、行業競爭激烈 , 需要既懂資訊科技又理解工業,還要善於運營平臺的複合型人才 。 在平臺發展初期,這方面的人才欠缺 , 制約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建設和應用推廣。

四是工業網際網路開放合作有待深化 。 工業網際網路資源分散、開放程度不夠 , 缺乏開源開放的 PASS 平臺 , 在不同行業、不同產品中發展不均衡,企業應用門檻還有待進一步降低 。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主要在示範專案建設、培育平臺主體、落實政策措施、突破關鍵技術、加強應用推廣等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進一步強化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能力建設 。 在 2019 年平臺建設的基礎上 , 進一步組織好 2020 年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計劃 。 切實抓好工信部 2018 年、 2019 年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工信部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試點示範、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等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重點專案建設 。

二是進一步提升平臺應用水平 。 推進產業鏈骨幹龍頭企業、特色優勢產業叢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和應用 , 強化龍頭企業示範帶動促進應用,抓好新興優勢產業鏈和優勢產業叢集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應用試點示範 。

三是加強工業網際網路人才培養 。 依託重點高校和龍頭企業 , 培養懂產業、懂工業網際網路的複合型人才,舉辦各類應用推廣和培訓活動 , 引導企業運用網際網路思維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湖南省工業和資訊化廳

2020年1月17日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年前最後一天大幅下跌,是行情終止還是短期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