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此前,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訊息人士透露,螞蟻金服正在與銀行合作以重啟IPO(首次公開發行)計劃。一年多以前,由於監管機構對其盈利能力感到擔心,這家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上佔據著主導地位的公司推遲了IPO計劃。

螞蟻金服是電商巨頭阿里巴巴(NYSE:BABA)的姊妹公司,該公司上一次進行融資是在2018年,當時的估值為1500億美元。即使螞蟻金服在IPO中僅出售一小部分股票,也將成為亞洲市場上規模最大的IPO交易之一。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瑞士信貸集團參與了螞蟻金服IPO計劃的前期準備工作。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中金公司也參與了這項工作。阿里巴巴持有中金公司的少量股權,並與瑞士信貸集團有著長期合作關係。

螞蟻金服提供從支付到消費信貸、乃至全球最大貨幣市場基金之一的各種服務,有關該公司的獨立財務資訊很有限,但在截至去年9月份的一個季度裡,螞蟻金服為阿里巴巴貢獻了3.09億美元的收入。這個季度中,在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之後,阿里巴巴將其從螞蟻金服稅前利潤中抽成37.5%的權益置換為33%的股權,這就讓螞蟻金服的所有權結構變得清晰,為潛在的IPO交易掃清了道路。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螞蟻金服正在考慮在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兩地掛牌上市。螞蟻金服的一位發言人則表示:“我們沒有IPO計劃,也沒有時間表。”瑞士信貸集團和中金公司則均拒絕就此訊息置評。

長期以來,律師和銀行家們一直都指出,螞蟻金服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在內地和香港兩地上市。該公司在中國內地面臨著一系列監管憂慮,包括外資持有金融公司以及最近針對金融行業風險的打擊行動等。

去年11月份,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籌資額為129億美元,當時的顧問就是瑞士信貸集團和中金公司。自那以來,阿里巴巴港股(09988.HK)的股價已經上漲了18%。

在2011年,馬雲將支付寶(螞蟻金服當時的名稱)從阿里巴巴轉移到了他控制的一個實體,結果是引發了阿里巴巴與當時的兩大股東雅虎和軟銀集團之間的的糾紛。馬雲在當時表示,這是為了遵守中國當局禁止外資擁有金融業務的規定。

對於螞蟻金服來說,監管“逆風”至今依然存在。據一位訊息人士透露,最近幾年以來,螞蟻金服的高管們一直都習慣於將該公司稱作一家“科技金融”公司,而不是“金融科技”公司,目的是強調其科技業務而非金融服務產品。

一旦螞蟻金服掛牌上市,那麼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華平投資集團(Warburg Pincus)等國際投資公司就可以套現了,這些公司在2018年的一個融資回合中對螞蟻金服進行了投資,這個融資回合為螞蟻金服帶來了140億美元的投資者資本。當時,國際投資公司通過螞蟻金服旗下全資離岸子公司螞蟻國際(Ant International)購買了該公司的股份,這些股份可在螞蟻金服上市之後轉換為該公司的公開發行股票。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香港律師表示,如果螞蟻金服在中國內地和香港兩地上市,那麼就能讓前幾輪融資中的人民幣投資者以及最新一輪融資中的美元投資者更加方便地出售股票。

另外,中國企業在本土市場掛牌上市還能獲得更好的估值,原因是其如果在美國IPO上市,則將面臨有關監管前景的憂慮,從而導致在美上市中概股不得不面對風險貼現。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如果在01年時候投資阿里巴巴一萬元,目前你的身價將會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