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繼遭受原董事長病亡、鉅額虧空、股票崩盤一系列毀滅性打擊後,寒冬中的錦州銀行終於等來了炭火。

據了解,遼寧省國資近來在投資企業方面動作不斷。2019年6月國務院釋出《遼寧省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後,國資入股或運營企業更成為遼寧省國資的戰略任務之一。

隨著原董事長張偉的離世,錦州銀行的問題終於解開了蓋子。由此,此次國資的注入除了將很大程度上緩解因虧損帶來的企業資金短缺問題,修復信用之外,最重要的是能夠給予其他投資人信心,為錦州銀行帶來更多的入股資金。

但面對市場上越來越白熱化的競爭,背靠國資大樹雖能解燃眉之急,但能降低的難度還是有限的,想要逆風翻盤還需要通過其他策略增強銀行資本實力。

01

張偉將光芒引向錦州銀行,卻似乎又讓錦州銀行陷入囹圄。張偉的離去,對於錦州銀行焉知不是禍兮福之所倚。

2002年,44歲的張偉出任錦州銀行董事長,在這個位置上一坐就是17年。2019年7月,張偉企圖外逃美國,在北京首都機場於起飛前一刻被攔截;同年12月19日,他在北京離世。

在張偉離世前,他被控或與錦州銀行資產損失有關。“據多位接近張偉的錦州金融圈人士介紹,張偉除了把控錦州銀行體系內的人事任免、大額信貸方向外,甚至還介入當地某些政府職能部門人員的任命”。相關部門隨即對張偉採取了邊控措施。

2019年7月19日下午17:40左右,張偉計劃和劉強東聚餐後外逃美國。這次聚餐意義非凡,張偉準備將劉拉入錦州銀行的股權中。

一個小時後,張偉起身離席趕往機場,在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飛機已經處於滑行準備起飛狀態時,張偉被錦州官員和機場工作人員攔截。被攔截後,張偉在首都機場的貴賓室過了一晚。

那天晚上,張偉曾經提出身體不舒服,讓隨行司機取藥,但出於謹慎考慮,負責看守的人員並沒有把藥給張偉。

其實張偉罹患胃癌多年,並於最近復發。有訊息人士曾表示,張偉被遣下飛機後一直在北京治病,“他已經進了好幾次ICU。”

當時,不僅是張偉忍受身體病患,他執掌近二十年的錦州銀行也被曝出鉅額虧空。而這位原錦州銀行行長離開後,一個巨頭資本企業在十餘年間“鉅虧50億、不良貸款飆升、股票暴跌超65%”的一眾祕密被掀開。

所有人都在審視一個問題——張偉和他身後的錦州銀行在2018年以前是銀行界的“鳳凰冠頭”,為何一年之後只留下人走事變的“一地雞毛”。

02

2017年9月,張偉曾帶著錦州銀行內部歌舞團赴寶塔石化演出。據寶塔石化當時對外宣傳稿,由張偉帶隊的錦州銀行員工不辭辛勞赴寶塔石化慰問演出,寶塔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孫珩超出席活動。

2018年11月16日,孫珩超因涉嫌票據詐騙罪被銀川市公安局逮捕。

然而寶塔石化只是張偉權力的一處縮影,它的動盪也牽扯出張偉權力的飄搖。

張偉從1993年起擔任錦州市城市信用聯社(錦州銀行前身)副主任,1997年錦州銀行成立以後,他先後出任該行副行長、行長,並擔任行長近15年,2002年8月升任成為該行的董事長,執掌錦州銀行長達17年。

17年的權力積澱,讓張偉在錦州銀行幾乎一手遮天。在銀行內部人員和市場看來,張偉在錦州銀行有著說一不二的至高權力。

錦州銀行的股權高度分散,大部分股東均為各類民企,而這些民企都和張偉有關係。張偉通過操縱錦州銀行的信貸資源控制民企,從而變相操縱銀行股份。不少民企股東都表示收到過類似承諾,“錦州銀行像自己家開的一樣,想貸多少貸多。”

然而張偉沒有辦法阻止民企被查——錦州銀行歷年的年報顯示,包括寶塔石化、華泰汽車、東旭集團在內的錦州銀行前十大股東民企接連“爆雷”:它們在近年來都被查出財政虧空、資本結構不正常等問題。

“為什麼錦州銀行的主要股東是問題民企,都有資金飢渴症?因為大股東都是張偉挑的,而目的也很明確,要‘互相服務’,要為張偉服務。”一位內部人員表示。

同張偉相牽連的各大民企股東都紛紛被查,他或許是嗅到“危險的氣息”,所以才會選擇在東窗事發前夕“準備潛逃到美國”。

03

張偉對錦州銀行而言意味著什麼?這個答案一定不只是負面的指向。事實上,張偉可以說是錦州銀行輝煌的締造者。

原來錦州銀行丹東市寬甸支行的一位員工女兒突患重病,張偉不僅打招呼讓員工縮短工時以便陪伴女兒,還拿出自己的工資資助那個家庭。張偉曾經表示,“企業對員工感恩的過程,其實就是對員工價值發現的過程。我們把員工視為財富,是真正的財富。”

在外界看來,張偉對錦州銀行的員工一直不錯。他曾歸納錦州銀行的員工文化就是“家的感覺”。

錦州銀行一直有一個故事,張偉為了讓每一位銀行員工能夠感受到關懷,他會在重大節假日親自慰問,“及時地解決大家的困難”。如果單從這一方面看,沒有人會想到張偉竟然涉及權錢勾當。

除了對員工的關心,張偉一手締造錦州銀行。

錦州銀行成立於1997年,最初是錦州市的一個城市信用聯社。張偉上臺之後,大刀闊斧地推行金融改革。到2015年,全國已有15家錦州銀行分行。可以說,錦州銀行在張的領導下一步步做大做強,變成數一數二的城市銀行。

“張偉的優點是敢幹、膽子大,決策迅速,效率高。也因為這樣的風格,他把錦州銀行帶出來了。”一位同張偉交往多年的故人表示。

2002年到2018年是張偉和錦州銀行一路向前的輝煌時期。

2013-2017年期間,錦州銀行的營收從39億元增至188億元,累計增幅高達382%,一度超過眾多銀行業績。錦州銀行2019年中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該行資產總額為8254.58億元——單錦州銀行的產值就佔一個市的近十分之一。

2008年,張偉被授予“改革之星——影響中國(行業)改革十大創新人物”榮譽稱號——這是錦州市也是全國城市商業銀行唯一獲此殊榮的代表。

04

張偉和錦州銀行的神話破滅後,抱上國資的“金大腿”能否讓錦州銀行逆風翻盤再一次成為公眾焦點。

2019年5月,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宣佈辭任錦州銀行審計師,曾辭任函中直言,銀行不配合審計工作,財務存在疑點。

此後,錦州銀行的財務狀況漸漸浮出水面。9月的財報顯示,“2018-2019上半年期間,錦州銀行的淨利潤累計虧損高達56億元”“不良貸款率急速攀升,截止2019年6月末已飆升近7%”,資產安全岌岌可危。

年報難產、審計事務所宣佈辭任、資本狀況極差,一切要素堆積在一起正式揭開錦州銀行“崩塌”的現狀。外界不再信任錦州銀行,缺少資金注入的錦州銀行的未來撲朔迷離。

在這關鍵時刻,遼寧省國資入股,無疑為錦州銀行的資產重組帶來了新的推動力量。行業內部對於錦州銀行的信心正在逐漸恢復。

不過,錦州銀行重新獲得昔日的輝煌還要走很長的一段路。當張偉再也無法用他的魄力和能力為錦州銀行創造奇蹟,國資加持,再加之管理層換血,錦州銀行重回正軌指日可待。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10年後,中國將只剩下3類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