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1、規劃背景

茂名濱海新區東鄰陽江,西鄰湛江,面向南海,背靠中國大西南和中南地區,東承粵港澳大灣區、西啟北部灣城市群、南接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處於泛珠三角、大西南經濟圈、中南經濟圈的重疊地帶,濱海新區是廣東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連結的門戶,是珠三角向北部灣經濟梯度轉移的必經之地,處在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海南國際旅遊島三個國家戰略地區的中間節點位置,區位條件優越。茂名濱海新區地處中國與東盟國家經濟聯絡的交通走廊,茂名港距離國際主航道僅230公里,是中國內陸通往馬六甲海峽最近的出海口之一,是中國與東南亞地區合作的重要戰略支撐點,也是距離南海油氣田最近的港口,茂名濱海新區是“空、鐵、公、管、水”五位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茂名濱海新區大港口大交通條件優越。

茂名市的化工產業基礎現階段主要集中在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石化化工產業是茂名市的支柱產業之一,經過60餘年的發展,茂名市已形成“乙烯裂解-有機化工原料-石化下游產品”的完整產業鏈條,以茂名石化為代表的石化化工企業在茂名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雖然茂名市的石化化工產業起步較早,但隨著惠州大亞灣石化基地的快速發展、湛江中科煉化和揭陽中委廣東石化的快速推進以及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大型外資專案的落地,廣東省石化化工產業已進入“多點開花”的發展時期,茂名市的石化化工產業優勢已不明顯。

為充分利用港口等資源優勢,促進茂名石化產業健康發展,茂名濱海新區管委會擬規劃建設綠色化工和氫能產業園。2018年2月,國務院批覆同意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茂名高新區實行“一區多園”發展模式,本次規劃的“綠色化工和氫能產業園”部分範圍已納入茂名國家高新區。茂名濱海新區綠色化工和氫能產業園位於茂名濱海新區東端,地處吉達港區腹地,是茂名市具有較大開發潛力和支撐引領作用的潛在增長極。茂名濱海新區綠色化工和氫能產業園的發展應發揮港口等資源條件優勢,以進口輕烴資源為原料,採用國內外先進技術,以丙烷脫氫制丙烯(PDH)龍頭,建設一體化發展的大型基礎原料工程體系,以烯烴深加工為紐帶,以發展差別化、高階化的工新材料和特種專用化學品為最終定位,注重產品向終端應用靠近,突出產品差異化,避免區域內的同質化競爭,實現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發展,力爭建成規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世界級新材料產業基地。

茂名綠色化工和氫能產業園位置圖示

海岸沿線利用規劃

產業園環境評估範圍

2、規劃概述

茂名濱海新區綠色化工和氫能產業園的規劃範圍東至吉達港內灣,南至吉達大道,西臨茂名港大道,北至嶺門鎮行政邊界,總規劃面積11.61km2。園區規劃分三期實施,至2025年,完成一期專案建設,以100萬噸/年丙烷脫氫為龍頭,構建以聚丙烯、環氧丙烷產業鏈、苯酚/丙酮產業鏈為延伸的產業結構,形成聚氨酯、聚碳酸酯、環氧樹脂等新材料生產能力,完成總投資281億元,實現年銷售收入572億元。至2030年,完成二期專案建設,再建設一套10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形成聚丙烯、丙烯腈、丙烯酸及下游產業鏈,構建下游新材料加工、復配產業體系,與周邊汽車工業、高階製造業等相關產業實現協同發展,完成總投資243億元,實現年銷售收入388億元。至2035年,完成三期專案建設,以2×100萬噸/年丙烷脫氫、百萬噸低碳烴裂解制乙烯為龍頭,發展聚丙烯、三元共聚、乙烯下游深加工產業鏈,進一步豐富園區的新材料品種門類,補強新材料產業體系,與一期、二期專案實現一體化發展,完成總投資382億元,實現年銷售收入685億元。

產業區劃分為基礎原料工程區、聚丙烯產業區、環氧丙烷及下游產業區、苯酚丙酮及下游產業區、丙烯酸及下游產業區、丙烯腈及下游產業區、新材料產業區、乙烯及下游產業區、複合材料生產與研發中心。基礎原料工程區位於園區用地東端,區內主要佈局丙烷脫氫專案,專案生產所需的丙烷等原料由船運至吉達港,在液體化工碼頭卸船後通過管道輸送至專案廠區。聚丙烯產業區位於基礎原料工程區西側,分佈於緯三路兩側。其餘各產業區分別佈置在緯三路兩側,其中環氧丙烷及下游產業區、苯酚丙酮及下游產業區、丙烯腈及下游產業區、丙烯酸及下游產業區以及複合材料生產與研發中心由東向西依次佈置在緯三路以南;乙烯及下游產業區和新材料產業區由東向西佈置在緯三路以北。博賀大道西側用地整體預留,作為產業園遠景發展的預備用地。

2.3依託港區規劃

2.3.1茂名港發展規劃

根據《茂名港總體規劃(2017-2035年)》,規劃茂名港形成以水東港區為依託,博賀新港區為重點,吉達港區為重要組成的總體發展格局。

(1)水東港區

近期開展成品油、液體化工產品運輸,適當開展散雜貨運輸和旅遊客運等業務。遠期結合城市南拓、水東灣新城建設及產業佈局調整,水東港區煤炭、油品及液體化工等貨物運輸功能逐步向博賀新港區及吉達港區轉移。

(2)博賀新港區

東部博賀新港區和吉達港區地理位置相近,並依託共同的集疏運通道,應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兩港區作為茂名東部博賀新港發展軸的重要節點,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吸引臨港產業佈局,打造濱海新區新的增長極;但鑑於區位條件的差異,兩港區功能分工上應各有側重,其中博賀新港區是茂名港擴大港口規模、提高綜合運輸能力的主要依託,以建設現代化大型深水港區為目標,服務於腹地經濟發展需要。

博賀新港區通過建設大型專業化深水碼頭,主要承擔原油、油氣化工、煤炭、礦石、LNG等貨類運輸,引導能源電力、裝備製造等臨港產業佈局,全面發展物流、資訊、綜合服務等現代服務功能,逐步發展成為粵西地區重要的規模化、綜合性港區。

(3)吉達港區

是茂名港的重要組成,是茂名市發展臨港產業的重要依託,是茂名濱海新區開發建設的重要支撐。吉達港區近中期應結合臨港產業佈局加快啟動開發,以服務石化產業為主,主要承擔石油化工品運輸,未來隨著港區規模擴大及配套條件改善,逐步發展集裝箱、散雜貨運輸。

最新衛星圖正在建設的吉達大道路表工程已基本清理完畢

成功引進總投資400億的東華能源大專案

佔地面積為3800畝,專案分期建設

茂名氫能源產業園建設內容包括:一、利用進口的高純度丙烷,採用世界先進生產工藝和裝置。

一期建設 2個5 萬噸級液化烴專用碼頭及相應的倉儲罐區,2 套丙烷脫氫(PDH)裝置,2-3套聚丙烯(PP)裝置,總投資約110 億元。

二期建設1-2 套丙烷脫氫(PDH)裝置,2 套聚丙烯(PP)裝置,總投資約 80 億元。

三期再建設 1-2 套丙烷脫氫(PDH)裝置,下游配套2 套聚丙烯(PP)裝置,總投資約60 億元。

2、根據新區產業發展情況,四期利用 PDH 裝置副產乙烷氣及丙烷和丁烷建設乙烯裝置,下游配套丁二烯裝置和聚乙烯裝置,總投資約150 億元。

3、 以聚乙烯、聚丙烯以及三元共聚(用於 3D 列印技術)等新材料研發利用,打造綠色環保新材料產業基地。

4、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及應用,烷烴脫氫專案產生的氫氣與園區產業需求相結合,實現迴圈利用。

一期1200畝用地公示,預計今年2月開工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真實經歷的爆款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