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編者注:傳曠視科技擬於春節後啟動招股,阿里系持股近30%,李開復稱讚“最強創始團隊”

2019年8月25日,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IPO招股書,為同股不同權架構。如果成功登陸港交所,那麼曠視科技將成為港股第三家同股不同權架構的企業,並同時成為全球首家真正的AI上市公司。

但是其後翹首以盼的投資者遲遲沒有等來曠視科技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的訊息。直到2020年1月7日,根據訊息人士透露,曠視科技已經通過聆訊,這也意味著備受期待的曠視科技離登陸港交所越來越近了。

根據接近曠視的內部人士透露,曠視科技此次IPO最低將募集5億美元,下一步將更新招股檔案,有望在中國農曆春節結束後正式開啟招股。

雖然曠視科技還未正式上市,但這家2011年創立的年輕公司卻從來不缺光環和新聞。有人將其與商湯科技、雲從科技、依圖科技並稱“中國AI四小龍”。

2015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不僅在德國漢諾威展覽上親自向德國總理展示過曠視科技的“Face++”技術,還通過支付寶給曠視科技提供了一個掃臉支付的應用場景,讓曠視科技的人臉識別從技術真正走向落地。

不僅支付寶,小米、vivo、OPPO 等手機的人臉識別解鎖功能底層技術也是來自 Face++,曠視在2018年佔了國內雲端人臉識別身份驗證解決方案市場逾60%的份額。

曾經的谷歌全球副Quattroporte李開復也曾這樣評價曠視科技的三大創始人:“他們是我多年來見過最強的團隊,讓我想到了早期的蘋果和Google。”

包括聯想創投Quattroporte賀志強曾經找到曠視科技的辦公室,對創始團隊說“這幾百萬你們先拿著,不夠儘管說話。”

在盛名之下,究竟曠視科技的成色如何,在新年後又是否能引爆打新投資者的熱情呢?我們來透過曠視初次遞交的招股書資訊來剖析一二。

曠視科技是做什麼的?

曠視科技成立於2011年, 最初以人臉識別雲平臺“Face++”進入業界視野,目前業務範圍已拓展到城市、個人、供應鏈物聯網領域, 2017年初以來,公司在多項國際人工智慧頂級競賽中累計攬獲22個專案的世界冠軍,在多個計算機視覺專案中表現突出。

曠視科技人工智慧賦能的解決方案主要有三種:

個人物聯網 :我們提供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以人工智慧賦能攝像頭,改善個人裝置的使用者體驗。我們的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包括演算法及軟體。我們的裝置解鎖解決方案利用人臉識別技術,使使用者得以便捷地解鎖他們的個人裝置或授權線上支付;我們的計算攝影及視訊處理解決方案使消費者得以用個人智慧裝置拍攝出畫質可媲美專業相機的相片及視訊。

城市物聯網:我們提供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將城市空間數字化,讓城市及社群更加安全和更有效率。我們的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包括演算法、軟體及人工智慧賦能的感測器。我們的智慧城市管理解決方案使政府機構加強公共安全,優化交通管理並改善城市資源規劃。我們的智慧社群管理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高物業安全的同時改善住戶及訪客體驗。

供應鏈物聯網:我們提供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以人工智慧賦能機器人及感測器,讓供應鏈更有效率。我們的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包括演算法、軟體及人工智慧賦能的機器人。我們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幫助物流公司和製造商有效部署及管理大型機器人網路,以支援複雜的倉儲任務。我們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使線下零售商能夠通過分析顧客行為提高服務品質及優化銷售計劃。

創始人師從清華姚班,阿里係為第一大股東

曠視科技讓李開復嘖嘖稱讚的創始人團隊究竟有多厲害呢?曠視科技的三位創始人,即印奇先生、唐文斌先生及楊沐先生均曾就讀於清華大學計算器科學實驗班(姚班)。

姚班由姚期智院士(唯一一位華人圖靈獎獲得者)創辦,旨在招募並培養世界級的電腦科學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圖靈獎對獲獎條件要求極高,評獎程式又是極嚴,一般每年只獎勵一名電腦科學家,只有極少數年度有兩名合作者或在同一方向作出貢獻的科學家共享此獎。

因此它是計算機界最負盛名、最崇高的一個獎項,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

曠視科技不僅創始人團隊背景優秀,還獲得了阿里巴巴的青睞。根據招股書,目前阿里系合計持股達29.41%,是曠視最大股東,其中,阿里巴巴通過淘寶中國間接持有14.33%股份,螞蟻金服通過全資子公司 API (Hong Kong) Investment Limited 間接持有15.08%。

同時,三位創始人合計持有16.83% 股份,其中印奇持股8.21%,唐文斌持股5.9%,楊沐持股2.72%。

營收三年翻20倍,但仍有虧損隱憂

根據招股書資料,曠視科技的收入由2016年的0.68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2017年的3.13億元,此後進一步增長到2018年的14.27億元,2016年至2018年的複合增長率為358.8%。

這也意味著在2016年以來的三年內,曠視科技的營收實現了近20倍的巨幅增長。

2019年上半年曠視科技實現收入9.49億元,同比增長210.3%,仍然保持高的增速。

不過曠視科技的淨利潤在2016-2019上半年分別為-3.43億元、-7.59億元、-33.52億元、-52.00億元,淨利潤虧損逐步擴大。

關於報告期的連年虧損,招股書解釋為:“主要是由於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

在調整了股權激勵及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等非經營專案後,曠視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別實現了經調整淨利0.32及0.33億元。

曠視科技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及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的六個月分別獲得了0.02億元、0.63億元、0.92億元及0.45億元的政府補助,這意味著如果扣除政府補助,報告期仍未實現盈利。

曠視科技身處朝陽賽道,引發認購熱潮可期

儘管目前曠視科技仍有虧損隱憂,但隨著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曠視科技的視覺AI技術已成功滲透到消費電子、城市及社群管理以及供應鏈等多個行業,這幾個領域的未來在國內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

首先消費電子產品通過計算機視覺實現更自動化,功能也更先進,可提升客戶體驗,根據灼識報告,2018年至2023年中國智慧個人裝置垂直領域的市場規模預料會由人民幣15億元增至人民幣157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50%。

其次身份核驗是構建更加安全的日常生活環境及商業環境的首要步驟。受益於移動裝置的普及和人臉識別技術,身份核驗可在任何場景下進行。

線上認證垂直領域由2018年的人民幣3億元增至2023年的人民幣1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46.7%。

第三由於政府不斷投資公共安全、基建、電信網路及應用軟體、智慧商業解決方案需求日增加上計算機視覺技術發展出更多用途。

以收入計算,中國智慧城市及社群管理垂直領域的市場規模預計由2018年的人民幣144億元增至2023年的人民幣133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56.1%。

最後供應鏈業務的細分領域包括智慧物流和智慧零售,中國的智慧物流垂直領域是指利用機器人和人工智慧解決方案進行若干倉儲及生產物流工作,並提升自動化程度。

預計2018年至2023年中國智慧物流機器人的出貨量年複合增長率為71.9%,預計中國智慧物流垂直領域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人民幣17億元增至2023年的人民幣23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68.6%。

鑑於此前在2019年末有著“海外版位元組跳動”之稱的科技股赤子城科技不僅獲得1441倍創紀錄的超額認購倍數,更是走出暗盤和首日都曾一度漲幅翻倍的行情。

這次曠視科技在阿里巴巴“撐腰”的前提下,有望在2020年新春之初引爆投資者的打新熱情,讓我們密切關注後續曠視的上市程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最新!十薈團完成8830萬美元融資,瑟瑟發抖的電商寒冬迎來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