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福建,下轄9個地級市。按GDP排序,前三甲依次為泉州、福州和廈門。而福建共有4家城商行,就是分佈在這三個城市中,分別是:泉州銀行、福建海峽銀行(福州)、廈門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福州雖為省會,但處境略顯尷尬,論GDP,不如泉州,比知名度,不如廈門。但這三個城市也各有所長,產業結構也不相同。根據2018年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訊顯示:泉州GDP和增速均位列福建首位,而且連續近20年保持第一,福州緊隨其後。人均GDP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廈門領先。至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高於福州,則是因為廈門是計劃單列市,財政收入自留較多。

那麼,3個城市的城商行是否也會和所屬城市經濟實力排序相同呢?下面本文將具體呈現。

一.成立背景

福建海峽銀行

前身是福州市商業銀行,成立於1996年,在福州原14家城市信用社和城市信用聯社基礎上組建而成。

2009年12月,更名為福建海峽銀行

股權結構:

2018年期末,持股比例5%以上有4家,福州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4.87%)、福建省能源集團(10.28%)、福州市馬尾區財政局(8.67%)、泰禾投資集團(5.56%)。其中福州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福州市金控集團全資子公司,福建省能源集團是福建國資委全資子公司。

在12月16日,信也科技(原拍拍貸)宣稱入股海峽銀行,持股比例4.99%。

泉州銀行

前身是泉州市商業銀行,成立於1997年,由開元信用社、鯉僑信用社、集友信用社、海濱信用社和臨江信用社組建成立。

2009年,更名為泉州銀行。

曾連續6年冠名福建男籃

股權結構:

2018年期末,持股比例5%以上6家,泉州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15.14%)、連捷投資集團(8.95%)、廈門象嶼東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7.33%)、廈門洪門堂投資股份有限公司(6.55%)、福建潯興集團(5.44%)、滿譽(福建)輕工機械發展有限公司(5.44%)

廈門銀行

前身是廈門市商業銀行,成立於1996年11月,是在廈門15家城市信用社基礎上組建成立。

2009年,更名為廈門銀行

股權結構:

2018年期末,持股比例5%以上4家。廈門市財政局(20.21%)、富邦金控(19.95%)、北京盛達興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65%)、福建七匹狼集團(8.90%)

廈門國際銀行

成立於1985年,曾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直到2013年進行改制,成為中資商業銀行。

股權結構:

截止2019年6月20日,持股比例5%以上股東2家。單一大股東是福建省福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13.2834%),閩信集團(9.7635%)。其中福建省福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全資子公司,而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是福建國資委全資子公司。而閩信集團控股股東同樣是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二.發展經營狀況

(一)網點覆蓋

4家銀行中泉州銀行營業網點最多達到120家左右,但沒有省外分行。廈門國際銀行有3家省外分行,海峽銀行和廈門銀行各有1家。

(二)資產規模

通過統計近6年4家銀行總資產資料發現:廈門國際銀行資產每年基本保持800-1200億範圍的增長,規模增長迅速。泉州銀行增長最少。而廈門銀行和廈門國際銀行之間的差距是在逐年加大。

截止到2019年三季度末,廈門國際銀行總資產為8819.17億,有望在今年底突破萬億。廈門銀行為2360.61億,資產增速下滑嚴重。

(三)利潤表

根據4家銀行2018年報顯示:營收和淨利潤廈門國際銀行均排首位,廈門2家銀行營收和淨利潤都是保持同比增長。福建海峽銀行則出現雙降,淨利潤同比下滑26.97%,泉州銀行淨利潤同比下滑1.22%。

(四)資產品質

總體來看,4家銀行不良率都在合理範圍內,除福建海峽銀行外,其他3家不良率近4年浮動都比較穩定。福建海峽銀行不良率在2018年末驟降,主要是不良資產加速處置,但該行展期及借新還舊等貸款規模仍較大,未來仍然面臨較大的問題資產化解和撥備計提壓力。撥備覆蓋率也處於4家末位。

(五)資本充足性

資本充足率廈門銀行最高,福建海峽銀行14.34%較過去3年都提升很多,但據該行最新披露的三季度報顯示資本充足率再次下降到13.38%。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及資料分析,福建4家城商行,廈門國際銀行一起絕塵遙遙領先,廈門銀行次之,但要和同城銀行直面競爭,經營增速壓力很大。而福建海峽銀行和泉州銀行則處於陪跑狀態,特別是海峽銀行面臨資產品質問題較為嚴重。

福建所處臺海戰略地位,廈門銀行有臺資背景,在將來一旦兩岸全部開放融通,廈門銀行也會得到歷史性的發展契機。同樣廈門國際銀行有港澳附屬機構集美銀行和澳門國際銀行,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中,勢必會得到再次高速發展和佈局。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外資大幅增持巴基斯坦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