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個人所得稅:是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按照自然人、公司或者法人為扣稅單位。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183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巧用公積金避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工薪階層個人每月所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從稅前扣除的,也就是說按標準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不用納稅的。

同時,職工又是可以繳納補充公積金的。所以,一般職工提高公積金繳存還是有一定空間,工薪納稅人巧用公積金避稅是合理可行的。

需要強調的是,利用個人繳納補充公積金進行避稅時有兩個問題要注意:一是納稅人要在所在單位開立個人補充公積金賬戶;二是納稅人每月繳納的補充公積金雖然避稅,但不能隨便支取,固化了個人資產。

二、利用捐贈進行稅前抵減實現避稅

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金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這就是說,個人在捐贈時,必須在捐贈方式、捐贈款投向、捐贈額度上同時符合法規規定,才能使這部分捐贈款免繳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為:捐贈限額=應納稅所得額×30%,允許扣除的捐贈額=實際捐贈額(≤捐贈限額)。

三、理財可選擇的避稅產品的種類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不斷推出了新的理財產品.其中很多理財產品不僅收益比儲蓄高,而且不用納稅.比如投資基金、購買國債、買保險、教育儲蓄等,眾多的理財產品無疑給工薪階層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慎重思考再選擇便可做到:不僅能避稅,而且合理分散了資產,還增加了收益的穩定性和抗風險性,這是現代人理財的智慧之舉。

四、利用暫時免徵稅收優惠,利用國家給予的時間差避稅

個人投資者買賣股票或基金獲得的差價收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均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這是目前對個人財產轉讓所得中較少的幾種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專案之一。

納稅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股票或者基金進行買賣,通過低買高賣獲得差價收入,間接實現避稅。但因為許多納稅人不是專業金融人員,不具備專業知識,所以採用此種方式時需向行家裡手請教,適時學習相關知識,謹慎行事。

五、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政策,用現在比較通用的說法叫作稅收支出,是政府為了扶持某些特定地區、行業、企業和業務的發展,或者對某些具有實際困難的納稅人給予照顧,通過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給予某些特定納稅人以特殊的稅收政策。

比如,免除其應繳納的全部或者部分稅款,或者按照其繳納稅款的一定比例給予返還等等。

一般而言,稅收優惠的形式有:稅收豁免、免徵額、起徵點、稅收扣除、優惠退稅、加速折舊、優惠稅率、盈虧相抵、稅收饒讓、延期納稅等。

這種在稅法中規定用以減輕某些特定納稅人稅收負擔的規定,就是稅收優惠政策。

六、利用通訊費、交通費、差旅費、誤餐費發票進行避稅

中國稅法規定:凡是以現金形式發放通訊補貼、交通費補貼、誤餐補貼的,視為工資薪金所得,計入計稅基礎,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凡是根據經濟業務發生實質,並取得合法發票實報實銷的,屬於企業正常經營費用,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所以,建議納稅人在報銷通訊費、交通費、差旅費、誤餐費時,應以實際、合法、有效的發票據實列支實報實銷,以免誤認為補貼性質,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避稅的效果。

七、利用年終獎金實現避稅

稅法規定,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的單位,個人取得年終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按納稅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但僱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併,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這無疑為納稅人提供了避稅的方法。根據國稅發[2005]9號文優惠政策的規定,納稅人可以以犧牲一部分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作為代價,要求單位發放年終獎金,實現避稅。

注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而言,該計稅辦法只允許採用一次。

八、通過企業提高職工公共福利支出實現避稅

企業可以採用非貨幣支付的辦法提高職工公共福利支出,例如免費為職工提供宿舍(公寓);免費提供交通便利;提供職工免費用餐等等。

企業替員工個人支付這些支出,企業可以把這些支出作為費用減少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個人在實際工資水平未下降的情況下,減少了部分應由個人負擔的稅款,可謂企業個人雙受益。

免交個稅的收入專案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4、福利費、撫卹金、救濟金

5、保險賠款

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8、按照中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10、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准免稅的所得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經濟週期直接影響您的財富週期,值得看三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