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每到年末,總有上市公司要用一些特殊手段“吸引”投資者的關注,而大額計提減值準備是最常見的手法,2019年各家公司還在預審階段時,海正藥業(600267.SH)就選擇“先發制人”。

12月11日,海正藥業一則公告宣佈4.12億研發費用轉費用化處理,另外分別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在建工程/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1.02億、9.41億和2.74億,合計將減少2019年淨利潤17.28億。

上交所火速下發問詢函的同時,各種質疑聲也不斷,在建工程十年不轉固定資產,要麼除錯七八年不成,要麼竣工驗收但不決算......不僅如此,細究發現近年海正藥業歸母淨利潤大都依靠政府補助等營業外收入扭虧,事實上扣非淨利潤已默默虧損4年,2019年也是通過賣股權、賣公寓實現利潤增長,到三季度時扣非淨利潤依然虧損。

在建工程完工拖十年不轉固

同一天,海正藥業還公告了三份由北京北方亞事資產評估事務所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分別詳述了各項減值計提的評估依據。

有意思的是,在海正藥業的建築工程中,外沙生物醫藥產業園技改專案製劑七車間於2018年9月開始建造,僅僅經過兩個月,在完成樁基工程建設後,就因為“藥物生產線整體戰略規劃”改變而終止。

另一個建築工程巖頭西區凍乾製成品技改專案曾在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2.06億,2017年1月開始建設,到2018年12月土建工程基本完成時,又由於“市場沒有增長潛力”而暫停,這次兩個專案合計減值962.21萬,減值率為20.98%,先不說別的,海正藥業這對於市場和戰略的把控可真是說變就變呀,數千億投資規劃也是十分草率了。

貓妹在檢視對海正藥業南通有限公司的在建工程及固定資產的評估報告時還發現,海正藥業真是一個很喜歡“半途而廢”的公司,不論是行政大樓、機器裝置還是生產線廠房,幾乎全部專案都是建設到一半就閒置了。

在土建專案中,大部分專案都已建成多年,其中原料藥車間一廠房已承接部分CMO專案,精烘包車間潔淨區2018年3月就已竣工驗收,卻遲遲未結算,而其餘專案基本都在建成後就處於試生產申報階段,而這一試就試了好多年。

除此之外,在海正藥業(杭州)有限公司的相關資產的評估報告中也是一樣的境況,培南無菌原料藥車間、製劑中試車間自2012年進入裝置除錯期以來,8年也未曾除錯成功,而在21項土建工程中,最早一個專案2010年1月就已建成,卻也因為各種原因至今未轉固定資產。

一般來說,企業自然都是希望專案儘快建成投入生產,而海正藥業卻偏偏不走尋常路,要麼投一筆錢然後就暫停建設了,要麼建完了總拖著不轉固定資產。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雖然放在什麼科目下都是企業資產,但僅這次計提減值的在建工程原值就至少16億,若都按期轉了固定資產,每年就得多出來好幾千萬折舊費用,原本就利潤微薄的海正藥業恐怕早就陷入虧損了。

貓妹還發現,除了這次計提減值的在建工程專案,2019年半年報顯示,海正藥業還有數筆專案工程進度都已達到99%,其中“富陽製劑出口基地建設專案”、“富陽年產1500萬支注射劑生產專案”和“動物保健品及出口製劑專案”等已經多年維持在99%的狀態而不轉固定資產。

值得一提的是,海正藥業自2000年上市至今,一直是由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承包年審業務,至2018年年報,天健所全部出具的是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即使2018年由於“涉及管理層重大判斷”而將“在建工程結轉固定資產的時點”列為關鍵審計事項,最終也沒有在審計報告中新增“強調事項段”。

當天,上交所火速跟進了問詢函,要求海正藥業具體闡述開發支出費用化和各項資產計提減值的具體情況,並要求其解釋資產減值跡象出現的具體時點,以及“批量”減值的合理性。

扣非淨利潤已連虧4年

公開資料顯示,海正藥業主營化學原料藥和製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具體包括原料藥業務、國內製劑業務、生物藥業務和醫藥商業業務。

放眼十年期間,海正藥業的營收規模整體是呈擴大趨勢的,但2013年以後就基本維持平穩,不再繼續擴大,而歸母淨利潤十年間確是一直向下發展,2011年最高時曾達到5.04億,此後便一路萎縮,直到2018年虧損額達到4.92億,幾乎虧掉了2013年以來全部的淨利潤。

而比歸母淨利潤更慘的是扣非淨利潤。雖然海正藥業的歸母淨利潤要到2018年才開始大額虧損,但其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海正藥業的淨利潤已經連虧了四年,並且虧損規模逐年擴大。

2018年海正藥業扣非淨利潤虧損達到6.12億,而2017年也是靠5500萬政府補助和9800萬營業外收入才勉強讓歸母淨利潤扭虧,根據上交所的上市規定,若是2019年再出現虧損,海正藥業就將被ST,繼續虧損就有被退市的風險。

有意思的是,海正藥業目前的處境非常符合以往上市公司進行財務“大洗澡”時的特徵,他們通常通過大量計提商譽或資產減值準備來積蓄能量,在不得不被ST的第二年將這些減值全部或部分進行轉回,以確保這一年淨利潤為正,避免陷入可能被退市的被動局面,或者通過減值減少利潤,從而避免稅負過重。

雖然這些都是後話,但從三季報來看被ST的風險還是很大的,海正藥業在前三季度積攢了12.55億歸母淨利潤,而這依然無法完全覆蓋此次減值可能給年度淨利潤帶來的損失,事實上,這些利潤也都是靠出售資產換來的,海正藥業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依然虧損4.04億。

賣房賣股賣孔雀,短期負債仍然超百億

三季報顯示,海正藥業歸母淨利潤同比上漲17541.98%,而這要歸功於前三季度的數筆資產轉讓了。

在海正藥業2019年的公告中出現最多的字恐怕就是“轉讓”了,9月通過增資擴股和老股轉讓的方式,PAGHighlander (HK)Limited(以下簡稱:太盟)以10億元價格認購海正博銳8900餘萬註冊資本增資金額,並以28.28億的價格受讓海正藥業杭州公司和海正藥業合計持有的海正博銳50.5%股權,最終海正藥業合併層面確認投資收益12.7億左右,這也是三季報利潤大增的主要原因。

此外,海正藥業還陸續轉讓了多出房產。2019年5月和11月,海正藥業兩次通過拍賣的方式處置了椒江君悅大廈22套公寓,合計成交金額為817.08萬,還有5套還將繼續在臺交所進行掛牌,另外,上海松江的兩處廠房和北京宣武的兩處房產也仍然在繼續掛牌中,之前9月時,海正杭州公司也通過在臺交所掛牌以2.9億的價格將杭州富陽的辦公樓出售給了金豪置業。

12月海正藥業再次公告轉讓參股公司導明醫藥20.24%股權,受讓方為導明醫藥(香港)公司,轉讓價格為1.42億,同時還有孫公司海正宣泰51%的股權也在掛牌中,評估價值2339.51萬。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可能存在合規風險,海正藥業還曾在9月低價向員工出售了23只孔雀,在公告的第二天就全部售空。

而這些相比於海正藥業目前的鉅額負債都只是杯水車薪,最新的三季報顯示,海正藥業負債流動負債合計112.13億,其中短期借款就有59.06億,應付賬款13.61億,而事實上其流動資產合計只有92.51億,無法完全覆蓋其短期內的負債。

現在海正藥業流動比率只有0.83,雖然較2018年末上升了一些,但從流動資產構成來看,主要增加在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和存貨部分,實際上貨幣資金增加不足1億。長期來看,海正藥業還有20.53億的借款和16.42億的債券,資產負債率為64.16%。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中國5G經濟報告2020:5G商用將在中國創造54萬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