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19年即將結束,各大機構紛紛釋出2020年度策略展望,指點未來投資方向。Wind在此梳理了十大重要行業相關投資策略供投資者參考。

通訊行業

國金證券分析師唐川釋出通訊行業2020年度策略報告:5G、雲、萬物互聯三條主線下的投資機遇。

2020年5G迎來規模建網,關注運營商資本開支進入新一輪上升期的週期性投資機會和供應鏈替代升級的結構性投資機會。5G進入2020-2022三年規模商用投入期,2020年仍將以政策驅動為主。主裝置商告別最困難的2019年,有望實現估值、業績戴維斯雙擊;傳輸“補課”,2020年集中規模投入,光通訊產業鏈上市公司有望迎來業績高增長。通訊裝置側的關鍵元器件中國產化替代以華為自研為主,重點看好光通訊領域高速光模組/光電晶片,高速/高頻聯結器、基站射頻/濾波器/PCB等領域的自主可控投資機會。

雲端計算領域IaaS資本開支拐點已至,IDC及伺服器領域將迎新一輪加速發展機遇,SaaS多重因素共振、值得佈局。中美ICP巨頭資本開支增速在經歷了4-5個季度的低迷之後轉暖,其中北美FAMGA資本開支增速連續兩個季度回升,國內BAT資本開支增速跌幅收窄。在此背景下,雲端計算產業鏈相關環節將迎一輪加速發展機遇:1)IDC領域,國內市場仍處快速發展階段,預計2020年規模增速達30%以上。借鑑海外市場發展經驗,國內IDC市場集中度將提升,第三方IDC廠商有望崛起,行業收入將向核心城市聚集。當前,國內部分一線城市已明文收緊IDC建設,手握稀缺資源的第三方IDC廠商競爭力凸顯。2)伺服器領域,上游供給端晶片巨頭資料中心收入重回增長,下游需求側雲巨頭資本開支增速回升,疊加5G及邊緣計算建設推進、AI產業化程序加速,判斷行業趨勢性向上拐點將至,國內龍頭廠商崛起機遇來臨。3)SaaS領域,在經濟下行週期下軟體行業存在結構性機會,垂直領域有望最先誕生SaaS細分龍頭,通用領域巨頭依託資源構建生態或成重要佈局方向。提升產品可配置性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市場集中度將持續提升。當前中國產替代、市場接受度提高、政策支撐和技術儲備到位以及渠道意識覺醒等多重因共振,行業佈局時點已至。

未來是物聯網行業做大連線的5年,2020有望在大顆粒垂直領域實現商業突破,投資機會在感知層。2019年三大運營商物聯網連線數有望達到11-12億,物聯網連線數預計將保持30%高速增長,且高價值量的4G、5G連線數佔比上升。物聯網產業鏈平臺和服務價值佔比最高,當前還處於做大連線的階段,投資機會在感知層,平臺和服務價值兌現週期延後。在應用層面,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工業網際網路及車聯網等大顆粒場景將優先落地,其中智慧家居、智慧城市連線數增量最大,單連線價值偏低;工業網際網路和車聯網連線數起量較慢,但單連線價值高。當前建議重點關注模組和終端行業投資機會。

醫藥健康行業

國金證券分析師袁維、李敬雷釋出醫藥健康產業2020年度策略:行業價值重構兌現延續,醫藥科技+消費確定機會。

醫藥新時代,改革深水區:藥審改革開啟後,醫藥行業在醫療、醫保、醫不同角度確立新的行業規則,其中重要特點是迴歸醫藥行業的本質,並逐步和國際接軌,開啟醫藥新時代,目前除醫療端DRGs支付改革外,其他醫改重要政策基本落地,醫改進入深水區,醫療端支付改革預計週期較長。

尋找細分行業確定性,技術創新類+消費服務類兩條主線逐漸清晰。過去年是行業基本面變化較大的一年,主要波動來自於行業政策,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地兌現,行業基本面趨勢也逐漸清晰。在新的格局背景下,尋找基本面的確定性和護城河是首選,科技類和消費類是兩條主線。

科技創新類研發創新技術:1)創新藥、NDDS+難仿、創新疫苗、創新器械等高壁壘產品由於高技術和較好競爭格局,有望延續高增速和演繹進口替代邏輯;2)CRO作為創新產業鏈外包服務方,同樣受益於產業景氣週期。

生產技術壁壘:1)CDMO服務業務由於高技術附加值和全球創新勢,產業優勝劣汰,將獲取更大份額;2)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色原料藥企業把握審批加速+一致性評價+集中採購的變革機遇,通過獲取高階訂單和拓展製劑業務,獲得過更高價值份額。3)醫藥包材領域憑藉生產端技術壁壘和高階產品替代低端產品趨勢,在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的政策催化下,有望結構調整,龍頭受益,行業終點相對確定。

製劑出口溢價:藥審改革之後中國醫藥市場逐步與國際接軌,越來越多藥企的研發和生產技術受國際規範市場認可,製劑出口大有可為。

消費服務類:1)連鎖醫療服務,驅動因素並未改變,社會辦醫參與提升,可複製及穩定增長核心驅動。2)連鎖藥店,行業集中度較低,外延併購、DTP藥房、處方外流等行業邏輯不變,終點相對確定。3)醫保政策免疫消費類藥、械,不依賴醫保,消費屬性較強,穩定增長。

隨著政策落地兌現,確定性逐步外溢,尋找潛在優質公司和隱形冠軍企業終點尚未到達、終點確定、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的企業/行業繼續看好

投資建議:看好科技創新、消費服務細分領域確定性高的企業行業角度,看好:1)創新驅動、技術依賴高的創新藥、創新器械、新疫苗、CRO/CDMO、API行業;2)需求旺盛,政策免疫受益於消費升級的生物製品行業;3)商業模式領先的連鎖醫療服務和連鎖藥店行業;4)生產端技術壁壘明確,龍頭地位穩固,政策利好龍頭的醫藥包材行業。

零售行業

華泰證券分析師林寰宇、張萌發布商貿零售行業2020年策略:優選必選消費,挖掘下沉市場潛力。

消費承壓背景下,必選消費穩健,消費升級趨勢延續:2019年,消費整體承壓,但必選消費展現出韌性,此外結構性消費升級趨勢延續。展望2020年,巨集觀層面經濟放緩、居民部門債務率提升仍將制約消費,但下沉市場消費潛力大,三四線城市人均收入增速快於一二線城市,住房性支出壓力小,下沉市場消費升級趨勢將會延續。

超市行業:防禦性及消費升級兼備,行業景氣度較高:超市行業必選屬性強,在經濟下行期展現出較好的防禦性,此外CPI上漲利好超市板塊,行業業績增速、ROE水平與CPI顯著正相關。細分板塊中,便利店及生鮮超市處於消費升級趨勢中,2010-2018年國內便利店銷售規模CAGR為14.5%,2013-2018年,生鮮消費中,超市渠道佔比從36%提升至41%。

黃金珠寶行業:渠道下沉擴張提速,金價上漲改善龍頭公司盈利能力據Euromonitor預測,2019-2022年中國珠寶市場將維持每年7%的複合增速。國內珠寶行業CR3僅為17.9%,低於中國香港(41%)和美國(22%),且行業業績出現分化趨勢,此背景下龍頭公司渠道下沉擴張明顯提速。此外,金價保持上漲趨勢或高位企穩有利於龍頭公司改善盈利能力。

母嬰行業:消費升級趨勢明顯,行業快速增長。據易觀資料,2013-2018年母嬰行業規模CAGR為11.9%,據羅蘭貝格預測2020年母嬰市場規模近3.6萬億元。中國家庭財富積累、90後父母增多將推動行業持續增長和產品結構持續升級。從競爭格局來看,線下母嬰連鎖店綜合競爭力強,服務體驗更好,且龍頭公司仍有集中度提升趨勢。

傢俱行業:地產竣工改善,後周期產業有望受益。2019年以來商品住宅竣工資料回暖,且2016-2018年新開工面積增速分別為8.7%/10.5%/19.7%,為未來竣工進一步改善提供支撐。地產銷售及竣工分別對傢俱行業的估值及業績有積極影響,而目前行業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地產改善資訊前期尚未反應,傢俱行業存在估值業績改善空間。

保險行業

國信證券分析師王劍釋出保險行業2020年投資策略:只待長債東風。

認為壽險行業中短期內或存在巨大的投資機會,關鍵在於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進一步深化,中國長期限債券的供應將逐步增加,這將促使壽險行業重回迅速擴張的正軌。對於中國壽險行業投資價值的提升,資產負債管理是必要條件,長期限債券是充分條件。

壽險:(1)2020年,壽險的投資機會重點在巨集觀經濟資料,而非新單增速,延續2019年的行情特徵;(2)在監管層推動資產負債管理的背景下,如若巨集觀經濟不出現大的風險,壽險龍頭企業的估值水平大概率見底。

財險:看好中國財險的複利效應,預計2020年的表現不俗。其中,車險改革即將進入深水區,產品設計自由化將提上日程,而其它險種也將受到政策的友好推動,整體而言財險企業面臨的局面更加友好,加強了中國財險的複利效應。中國財險憑藉其在車險的規模優勢,或能更加充分利用行業發展的紅利,獲取更多的業務份額。

核心假設或邏輯:

第一,控制利率風險敞口以及迅速擴張規模,是壽險企業發展的核心側重點。

第二,中國資本市場如若擁有豐富的長期債券資產,壽險企業便可在控制利率風險的情況下實現迅速擴張。

第三,長期債券資產過少,導致中國壽險企業擴張受阻。(1)中國債券市場的長期債券餘額佔比極低,供需層面的反差或導致中國長端利率的絕對水平較低,無法顯著關聯實際GDP的增速;(2)如若長期債券的發行迅速提升,促進長期利率恢復正常,中國壽險產品的預定回報率或可提升,進而推動壽險行業重回正軌。

第四,車險的改革重點在於兩點,一是價格可以自由浮動,二是產品可以自由設計。當下,車險關於產品設計方面的改革即將提上日程。中國財險憑藉其規模優勢,複利效應顯著,具備長期的板塊配置價值。

與市場預期不同之處:

第一,投資者近年來對於中國壽險龍頭企業的新單銷售增速多有擔憂,對此有兩點建議替君解憂:(1)考慮到中國壽險行業增量巨大,新單銷售的增速最多隻是調整,並不會長期持續;(2)近年來新單增速放緩卻是事實,但中國壽險龍頭企業近年來的新單規模巨大,能夠承受一定期限內的增速放緩。

第二,認為中國資本市場長期限債券資產過少,這是當下限制中國壽險企業規模擴張的根本原因。長期債券資產過少,將導致兩個重大現象:一則是導致中國長端利率過低,使其不能體現出中國經濟實際的長期投資回報率,導致行業的有關各方對於壽險企業的投資價值過於悲觀;二則是限制中國壽險企業的規模擴張,因為壽險企業講究資產與負債的久期匹配,無長期資產,則長期保單難以承接。而隨著長期債券規模的迅速提升,中國壽險企業仍將迎來快速的發展期。

建築行業

中信證券分析師羅鼎釋出建築行業研報:前期政策如期細化推進,2020年基建料穩增8%。

前期政策如預期的正細化推進,穩基建仍在加碼;政府財政的支援或加大,疊加貨幣傳導機制疏通以及撬動比例提升,2020年基建料將穩增8%。繼續推薦低估值建築央企,關注業績彈性較高的設計板塊。

前期政策如期細化推進,穩基建仍在加碼。11月27日財政部如期提前下達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限額1萬億元,佔2019年新增限額的47%,控制首席建築分析師資專案資本金管理的通知》(下稱“資本金管理檔案”),繼11月13日:“機場專案最低資本金比例維持25%不變”、強調嚴格規範管理外,與國常會的決定基本保持一致。認為,前期基建相關政策正如預期的逐步細化推進:專項債額度提前下達使得地方政府在明年年初可及時發行專項債,料將有效支援2020年一季度基建專案推進;資本金管理檔案的釋出亦是國常會定調的延續,在防範風險前提下提升財政資金的撬動比例。

政府財政的支援或加大,疊加貨幣傳導機制疏通以及撬動比例提升,2020年基建料將穩增8%。認為,專項債額度的提前下達及中央下放財權的訊號等均表明財政對基建支援加大;同時貨幣傳導機制逐步疏通及降低基建專案資本金比例、提升撬動比例,將拓寬銀行及社會資本參與基建的空間。綜合考慮用於基建的國家預算內資金穩中有升(同比+3.5%)、財政的撬動比例提升(回升0.05x至5.9x),及專項債用於基建比例提升(比例升至45%,1.35萬億)和部分專項債作資本金的乘數效應(拉動總投資1.62萬億),預計2020年基建投資將穩健增長8%左右,預計達到19.8萬億。

繼續推薦低估值央企,結構上相對看好鐵路、城軌子領域;關注業績彈性較高的設計板塊。目前基建央企估值處於中樞下沿,且機構持倉處於歷史低位,降低融資成本、以及穩基建將為央企業績增長提供穩定支撐,同時,央企或將通過分拆進入發展新階段,建議適度加大板塊配置。推薦關注低估值央企,結構上相對看好鐵路、城軌子領域;同時關注業績彈性較高的設計板塊。

煤炭行業

中金公司分析師陳彥、董宇博釋出煤炭行業2020年展望:供應寬鬆,價格迴歸。

展望2020年,認為在國內經濟增長面臨放緩壓力的背景下,國內煤炭需求將僅僅維持0.6%左右的小幅增長,另一方面國內新產能投放+已投放新產能的利用率提升有望帶動國內原煤產量同比增長2.8%/+1.0億噸,此外明年進口可能由今年的高基數溫和回落。其它角度來看,2020年降電價壓力收窄火電企業利潤空間,將對上游煤價產生壓力,而蒙華鐵路投運後可能逐步替代部分下水煤需求。

綜合來看認為2020年國內煤炭供應將進一步寬鬆,預計秦皇島5500港口均價同比下跌8%至550元/噸。在這個背景下,2020年板塊投資以謹慎為主,但可以關注煤價階段性超跌後的買點。

2020年進口由高基數溫和回落。2019年1-10月全國進口煤達到2.76億噸,同比+9.6%,超出市場預期。從近期的進口資料來看,預計明年進口煤政策可能相對寬鬆,但考慮到2019年煤炭進口的高基數,預計2020全年煤炭進口總量同比或溫和減少0.4-0.5億噸。

需求僅僅維持小幅增長。從大的需求環境來看,中金巨集觀組預計2020-2021年實際GDP增速可能從今年的6.1%放緩至5.9%和5.8%,而中金電力組預計在電能替代、居民用電、資料中心等因素帶動下,2020年全國電力需求有望同比增長4.4%。結合能耗等因素,估計2020年全國火電耗煤同比增長0.8%,粗鋼、建材、化工耗煤同比小幅增長2.0-3.5%,而民用和散煤等需求同比回落,綜合來看估計2020年全國煤炭需求同比小幅增長約0.6%。

動力煤價格中樞進一步回落。認為2020年國內煤炭市場供應(產量+進口)將顯著高於需求增長,而火電企業降電價和盈利壓力可能傳導到上游煤價。運力角度,由於蒙華鐵路具備經濟性優勢,中期來看可能逐步對環渤海下水煤需求產生影響。預計2020年秦皇島5500港口動力煤均價同比進一步回落約8%至550元/噸。今年9月煤炭資源網樣本動力煤礦區盈利比例76%,認為中長期角度,儘管仍有較多在建產能,成本因素有助於煤價維持合理區間。

焦煤價格面臨回撥壓力。展望2020年,中金巨集觀組預計基建投資增速可能從2019年的4%小幅回升至2020年的6%,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可能從2019年前9個月的8.6%下滑至-3%。認為2020年鋼鐵行業需求整體面臨放緩壓力、供給仍在攀升,鋼鐵面臨鋼價、成本雙弱態勢,噸毛利以弱穩為主,全年均值同比2019年可能略有下跌,將限制上游焦炭、焦煤利潤空間。預計2019/20年柳林4號焦煤均價1600元/噸和1500元/噸,同比下跌3%/下跌6%。

有色金屬行業

國金證券分析師孫春旭釋出有色金屬行業年度報告:鈷鋰成長性凸顯,黃金中長期走牛。

鈷鋰板塊於2019年年中結束被動加庫存後切換至主動去庫存階段,供需局大幅改善,成長性凸顯,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展望2020年,供給端過剩產能有望進一步減少,需求端或因電動車海外高增、國內回暖而超預期。

鈷:寡頭被動減產,過剩大幅減少。1)供需格局:供給端,嘉能可旗KCC採礦量不及此前預期並被動關停旗下全球最大鈷礦Mutanda導致產量銳減,而部分中小礦山及手抓礦因跌破現金成本停止生產;需求端,新能源汽車有望因海外高增、國內回暖而增速大幅上行,3C及其他儲能隨5G推進平穩增長。根據測算,2019/2020年鈷行業分別過剩1.3/0.9萬噸,較此前預期的2.1/4.0萬噸大幅減少,供需格局顯著優化。2)價格研判:判斷鈷價短期或因中游補庫攀升,中期可能於22-30萬/噸震盪,長期或因電動車滲透率提升,礦山品位下降導致產量減少等因素逐漸上升。3)投資建議:當前時點,鈷行業景氣度顯著回升。建議積極配置坐擁優質大礦山的低估值鈷業龍頭洛陽鉬業,擁有電動車上中游產能的華友鈷業,以及加速佈局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鈷粉龍頭寒銳鈷業。

鋰:供需格局料進一步優化,價格築底回升可期。1)供需格局:供給端隨著上游部分礦山的破產、停產以及減產,2019/2020年鋰供給分別較此前預期減少6.0/17.4萬噸;需求端,伴隨電動車重回高增,3C及其他儲能回暖,2020年鋰需求增速有望上升至19%。預計2020年將過剩8.3萬噸LCE,較此前預期的19.5萬噸LCE大幅降低11.2萬噸LCE。行業過剩產能有望加速出清,供需格局料將進一步改善。2)價格研判:2020年碳酸鋰價格或跌破澳洲部分品位較低的礦山的現金成本線4.8萬/噸,價格築底後有望逐漸回升。3)投資建議:考慮行業供需格局大幅改善,產業鏈整體利好頻出帶動板塊風險偏好提升,建議配置產能持續擴張、進入龍頭車企供應鏈的鋰鹽廠商贛鋒鋰業。

黃金:金價中長期向上趨勢不變。1)短期:由於市場對美聯儲降息定價為充分,金價或有技術性調整。2)中期:在全球經濟增長缺乏動力的大背景下,美國逆週期寬鬆政策僅會帶來越來越弱的脈衝式修復。無論是美國持續走弱的製造業PMI、低於預期的物價指數,亦或是罕見的美債長短端收益率倒掛均暗示美國經濟增長或將放緩。3)長期:美國主權債務風險上升,國力相對衰退、美元地位下降等因素有望促進金價中長期向上。4)投資建議:關注國內最純正的黃金上市企業山東黃金,公司具備儲量、產量及成本優勢,且已有礦山產量有望持續增長,集團注入優質資產可期。

食品飲料行業

國金證券分析師劉宸倩釋出食品飲料行業年度報告:確定性中的彈性,彈性中的確定性。

白酒:高階量價升勢頭平穩,次高階龍頭集中度提升。白酒市場延續穩步向好發展趨勢,產銷規模繼續擴大,流通價格穩步上漲,行業整體利潤明顯上升,維持高基數下平穩增長。但在巨集觀經濟整體增速放緩的預期下,20年行業展示出三方面特徵:1)充分享受消費升級紅利,業績驅動力由量增轉變為價增;2)週期性減弱,白酒公司加強市場控制力,通過穩定批價、管理庫存來平滑週期,增強風險抵抗能力;3)白酒行業進入擠壓式增長,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高階次高階市場規模佔比增加,小微企業將面臨淘汰,使行業生態更加健康。總體看來,白酒行業龍頭增長穩健,批價穩定,板塊情緒平穩,四季度預計平穩收官。2020年重點佈局高階龍頭,關注次高階龍頭和彈性標的酒鬼酒,推薦關注低估值洋河。

乳製品:兩強競爭勢能提升頂點,大概率走向階段競爭趨緩。19年行業並未如18年預期般競爭放緩,主要在於市場並未預料到兩強相對弱勢方——蒙牛的持續主動進攻。乳製品行業是所有板塊預期差最大板塊,市場對此板塊分歧較大,且易受到短期影響而忽略長期視角。當前為長期預期低點,兩強競爭的勢能已經走向頂點,預計將伴隨頂點回落而呈現出階段性競爭趨緩之勢,強烈建議提前佈局兩強。其中蒙牛預計全年核心淨利率仍將低於預期從而將創造階段性買入最好時機點,預計全年空間超30%;伊利三季度利潤彈性初顯,大概率將在不遠的時期出現超預期的收入和利潤增長,看好明年較高的彈性,樂觀預計空間有望超25%。2020年預判:1)兩強收入爭奪戰預計仍將持續,但力度預計同比略降溫,但並不會顯著降溫;2)明年競爭有望邊際趨緩,費用率有一定寬鬆空間,但需重點關注特侖蘇何時降速;3)預計兩強淨利率明年有望得到提升,看好明年的盈利彈性。

啤酒:盈利能力改善持續兌現,結構升級邏輯不變。啤酒行業當前核心利潤訴求邏輯在19年持續兌現。長期來看,長期邏輯只要持續,在此階段的估值便難以有太大回調空間,短期變化更多是由市場情緒影響,而這個核心本質背後是季度間的銷量的變化對投資者心理的影響程度。展望明年,毫無疑問長期邏輯依然在持續,盈利將會逐年釋放,進而持續消化高企的估值。全年啤酒板塊可能會受到提價預期、旺季銷量提振、季度報表利潤釋放、重慶啤酒資產注入等事件驅動帶來板塊階段性的上漲,進而有持續向上的估值和eps空間。認為啤酒板塊排序,也即按照規模大小排序,長期角度建議關注華潤啤酒,中期角度其餘企業,明年預計均會有25%以上空間。

小食品:精選細分領域龍頭+業績高彈性標的。小食品中湧現出較多成長性較好的標的,尤其是各細分板塊龍頭企業,持續表現出集中度提升、大單品邏輯持續成型、線上線下融合等各種趨勢和特點,具備較高彈性和預期。沿著細分領域龍頭和業績高彈性尋找核心標的,建議關注絕味食品、安井食品和三隻松鼠等細分領域龍頭企業,預計仍將不斷擴張競爭優勢,預計上漲空間均在20%以上;同時建議關注中國食品、三全食品和中糧肉食等正處利潤釋放週期的彈性標的。

調味品:龍頭穩健性持續驗證,多元化、平臺化是趨勢。調味品行業當前仍是龍頭市佔率持續提升時期,也是行業向上百花爭鳴時期,以醬油為主要佔比的調味品行業未來也將更加多元化。從基本面角度來看,海天美味鮮前三季度增長均已超出全年指引,傾向於認為全年海天和美味鮮各自達到指引水平完美收官,則預計估值有一定緩衝空間,推薦階段性低點重點佈局。預計明年海天股價有20%的上漲空間,美味鮮有25%上漲空間。同時推薦關注預期低點有望反彈的涪陵榨菜。

汽車整車行業

中信建投分析師餘海坤釋出汽車整車研報:2020年新能源汽車前哨戰打響,自主純電動枕戈待旦。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受國家扶持較早,產業發展速度較快,自主車企推出了較多車型,且車型品質提升也較快。隨著國際品牌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確認電動化技術趨勢,相應平臺開發、車型推出、銷量預估等長期規劃也逐步浮現。除電動化先驅特斯拉外,德系、日系車企逐步發力。和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駕駛平順性、加速效能、NVH佔優,而工況續航、充能速度、使用壽命、成本等方面暫時仍處下風。可以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是產品技術硬實力,品牌溢價既有燃油發動機時代的部分傳承,更重要的仍是技術硬實力的直接比較。

自主具備一定實力,雙方比較續航電耗動力性價格:從A00級車型開始,自主車企有較豐富的產品,國際品牌的產品線也開始豐富。選擇了具有技術、定位代表性的部分產品,對關鍵效能指標和價格進行比較。

續航、電耗對應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方面,典型自主新能源汽車在工況續航方面已可以和國際先進水平直接抗衡,但在整備品質-電耗方面距離國際先進水平尚有差距,差距在10%到20%範疇。而其他方面,和國際車企產品相比,自主產品除在電耗方面尚存差距之外,尺寸、軸距、動力性等均已有相當程度競爭力,自主不乏高功率、大扭矩產品,常規A級乘用車產品的動力性也完全能夠滿足日常乃至有一定效能要求的使用標準。除少部分產品外,自主車企和國際品牌之間的價位差距較大。即使不考慮補貼,再考慮到國際品牌的一定降價空間,自主產品仍有相當程度的價格優勢。

合資入華影響暫時有限,修煉內功是保證競爭力關鍵。認為2020年自主車企在國內受到國際品牌的衝擊或有限,中高階市場更大程度上是國際品牌為主的增量市場,中端及以下市場自主價效比優勢明顯。長期看,自主車企有望逐步縮小和國際品牌的技術差距,並逐步取得屬於自身的品牌溢價。

鋼鐵行業

光大證券分析師王凱、王招華髮鋼鐵行業2020年度投資策略:估值和利潤的雙向迴歸。

供給格局:政策紅利餘溫尚在,但產量彈性持續釋放。目前政策紅利餘溫尚在,近期高爐產能利用率持續低於往年同期,支撐短期基本面改善。但預計後期供給彈性仍有可能持續釋放,主要由於以下因素:東北地區鋼價已跟隨全國回暖,鋼廠增加使用高品礦比例,廢鋼供給逐年增長,生產工藝進步等,都會持續帶來鋼鐵供給的增量。

需求格局:整體具備韌性,波瀾不驚。多元化的下游行業分佈使鋼鐵需求具備韌性、維持穩健。當前鋼鐵需求波瀾不驚,PMI新訂單指數偏低,汽車等工業領域需求相對低迷;房地產行業體現出一定韌性,基建行業受政策利好影響有望出現一定好轉。總體而言,對2020年的鋼鐵需求預測持中性觀點,既不樂觀、也不悲觀。

趨勢展望:短期基本面改觀,長期盈利向下迴歸理性。2019Q4以來鋼鐵行業短期基本面改善,鐵礦石成本已回落,模擬鋼材盈利短期再次迅速攀升至歷史高位。但展望2020年及中長期,鋼鐵行業政策紅利持續弱化、產量彈性持續釋放、需求相對平穩的格局仍將持續,景氣度長期走弱的趨勢難以徹底扭轉,盈利仍將逐步向下回歸至理性區間。

電爐鋼託底利潤,行業存量博弈。儘管預計行業長期盈利向下迴歸,但大幅虧損也難以再現,因為“地條鋼”已被清理,電爐鋼將作為產能的“主動調節器”,託底行業利潤維持在理性狀態。外部政策利好弱化後,鋼鐵行業逐步進入市場化存量博弈階段,成本控制能力強、產品附加值高的鋼企脫穎而出,第二輪供給側改革將以市場化的方式到來。估值已接近歷史底部,具備向上修復的潛力。鋼鐵行業基本面與估值走勢背離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先例: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間,在鋼價持續下跌背景下,鋼鐵板塊跑贏滬深300指數112個百分點,理解為估值修復(當時鋼鐵板塊絕對及相對PB處於歷史最低值附近)。目前鋼鐵板塊的PB較歷史最低點僅高20%左右,已接近歷史估值底部,面向2020年,需要高度關注鋼鐵板塊估值修復的動力和可能性。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堪稱大象的螞蟻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