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11 月 12 日下午,Sunny正好。坐擁南昌八一廣場商圈最核心地段的麗華購物廣場依然像往常一般熱鬧,趕來商場線下"雙 11 "打折季消費的市民仍是絡繹不絕⋯⋯看起來,它與平時沒有什麼不同。 而在距離麗華購物廣場不到 1 公里的集團總部、 洪城大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洪城大廈公司)的會議室裡,此刻卻是暗濤洶湧——原服務於麗華購物廣場、洪城大廈百貨紅谷店以及麗華手機恆茂店等門店的七八十名員工,因為"被辭退",已經在這裡"駐紮"半個多月了。 同日,洪城大廈公司釋出公告,持有該公司鴻運通卡的消費者, "儘快前往三家門店消費完卡內餘額。"

公司一紙公告 證實商場轉型傳聞

11 月 12 日上午,洪城大廈公司官微釋出了一則公告。儘管這則公告正文只有 122 個字,透露出的資訊卻 猶如一枚重磅炸彈,直接證實了近段時間來有關旗下麗華購物廣場等門店可能 "改弦更張"的傳聞。

公告正文如下": 因我公司經營轉型,我公司下屬之南昌部分門店的經營業態將進行調整(下屬之萍鄉、新餘門店的經營業態不變,照常經營),為保障廣大消費者權益,特公告如下:凡持有洪城大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之鴻運通卡的消費者,請儘快前往我公司以下三家門店消費完卡內餘額,門店地址如下:麗華購物廣場、麗華手機恆茂店、麗華手機廣場南路店。" 張貼在麗華購物廣場一樓醒目位置的"火爆招 商"廣告,則進一步對自 2003 年 1 月開業,至今已經營 16 年的麗華購物廣場"經營轉型"進行了詮釋——目 前,麗華購物廣場 1-5 層銷售主要以百貨服飾及手機等數碼產品為主打。而新的招商範圍除了現有的超市、百貨服飾外,還將有乾洗店、家居服飾以及汽車用品、健身會所、水療沐足甚至"書吧 "" 網咖"等更顯新潮的行業。

"很明顯,今天來商場的消費者人數比前幾天多了很多。"在麗華購物廣場客服中心,接受記者諮詢的並非門店的工作人員,而是來自洪城大廈公司總部的 工作組。該工作組的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鴻運通" 消費卡沒有使用期限,廣大市民可以放心使用。至於商場何時轉型、轉型後面值 100~2000 元不等的鴻運通卡是否還能正常使用,該負責人未作回答。

麗華購物廣場 過半員工是停工狀態

即便是慣於在商場購物、消費,恐怕對商場如何運作、維繫也是一知半解。

實際上,像洪城大廈公司旗下的 麗華購物廣場、洪城大廈百貨紅谷店、麗華手機恆茂店等門店,不僅靠聘請的員工為消費者提供購物、衛生、安保、售後等等服務,還設有門店店長、領班及樓層主管等 職務和崗位,以上傳下達、集中管理。 "現在麗華購物廣場門店的職工要麼被辭退,要麼待崗。"麗華購物廣場資深主管趙先生(化名)告訴記者, 早在 10 月中旬,洪城大廈公司就對包括麗華購物廣場、 洪城大廈百貨紅谷店等門店在內的職工進行了"勸 退"——此前,麗華購物廣場在崗員工有 80 人左右,現僅剩 30 餘人;其他約 50 名員工與洪城大廈百貨紅谷店 員工一樣,要麼需接受 "外派"去往新餘、萍鄉等地,要麼接受"補償方案"離職,要麼解除勞動合同"被辭退",均處於停工狀態。 "我們門店的職工現在只負責配合招商、續約這一塊,已經不管經營了。"

位於麗華購物廣場 5 樓的門店經營部,儘管上班時間卻是 "人去樓空",諸如保安部、財務 部、經營部等各辦公室都是大門緊閉。留守的一名門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原來門店負責的所有經營業務已經全部由洪城大廈公司總部接管,記者提出的所有問題只有總部才能解答。 記者從知情人處了解到,在 11 月 12 日公告麗華購物廣場轉型之前,門店相當人數的員工就已被洪城大廈 公司列為"改制人員",處於待崗待業狀態。目前在商場堅守崗位的,多是臨退休員工以及公司派遣人員。

員工質疑因公司轉型"被拋棄"

洪城大廈公司成立於 1998 年 4 月 23 日,法定代 表人系原董事長周勤生之女周玉琴,註冊資本為 25765.74 萬人民幣,是一家非上市民營企業。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家涉足房地產開發、數碼經營、服飾百貨等多個行業,擁有江西洪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江西麗華實業有限公司等 13 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和多家商業連鎖店、綜合賣場的商業"航母",其官網沒有作為董事長、總經理周玉琴的任何介紹。

"從接到公司通知開始,我們就想跟公司高層談一談,見一見董事長。但從上個月等到現在都沒能見到董事長一面,就像是被公司拋棄了一樣。"麗華購 物廣場、洪城大廈百貨紅谷店等門店約 80 名員工因為門店轉型成為改制人員後,"抱團"守在位於廣場南路的公司總部會議室、活動室,按時"上下班"準備 討說法。 趙先生說,由於董事長、總經理周玉琴常住國 外,公司一般業務都是交由"值班Quattroporte"負責。此次公司計劃轉型,多名服務年限在 20 年以上的公司員工面臨"被辭退",周玉琴雖然就此回國,但始終未能接待職工代表。

"洪城大廈從 1987 年開業至今,30 多年來公司的運營情況、財務資料從來沒向職工公佈。" 趙先生和守在公司會議室的職工們告訴記者,至少從 2004 年起,公司就沒有召開過職工大會。現在因為轉型一口氣對 80 餘名老員工"另行安排"且單方面決定補償費用,他們想不通。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煤炭行業:警惕行業供給過剩加劇,信用利差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