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剛剛披露的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的GDP增長率為6.6%。今年三月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之一是GDP增長7%左右,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速讓一些人感到擔憂,認為深圳經濟增速放緩了,需要引起注意和提高警惕。深圳市是中國科技創新和經濟增長的排頭兵,其經濟增長表現具有很強的訊號色彩,因此也廣受社會關注。但是,對於深圳市經濟增速放緩可能存在過度解讀和誤讀的情況,需要換個角度來正視這個問題。

圖片來源:新華社

首先,深圳市在2011年就步入GDP萬億俱樂部,2017年進入GDP兩萬億俱樂部,2018年經濟總量已居亞洲城市前五名。希望深圳在經濟體量如此之大的基礎上持續高速增長,這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舉凡經濟總量處於同等水平的國際化大都市,經濟增速都普遍維持在2%左右的低速穩定增長狀態。深圳市能夠達到6.6%的經濟增長率,實屬值得驚歎的增長奇蹟。經濟增速穩中有降,也符合城市經濟增長的一般規律,對此不必大驚小怪。

其次,今年以來中國的內部態勢和外部環境都有值得注意的變化,並對經濟增長動力和結構產生顯著影響。從全國來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2%,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長6.0%,均為最近五年最低水平。從全國主要城市前三季度GDP增長率來看,北京同比增長6.2%,上海是6.0%,重慶是6.3%,廣州是6.9%,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探。作為全國經濟發展的第一陣營,深圳市的經濟增長也不例外,甚至受到的影響會更大。

開放經濟體的題中之義就在於同全球經濟和絃共振,經濟增長自然會受到世界經濟波動的深度影響。在中美貿易摩擦、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全球經濟放緩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速都明顯放緩乃至出現負增長。深圳市能夠在內外部環境如此複雜的情況下取得6.6%的驕人增速成績,足見其內部增長動力強勁十足,經濟執行的抗風險能力也十分穩健。

再者,GDP及其增長率是普遍採用但並不完美的一項指標,我們除了參考它以外還需要關注其他更加實質性的指標。我們既要看到經濟增長速度的變化,更要關注經濟增長動力是否強勁,經濟增長結構是否合理,以及經濟增長態勢是否健康。特別是在中國經濟從注重增長速度轉向突出發展品質的轉型時期,我們更加需要擺脫GDP崇拜,參考其他更符合經濟發展品質的指標。比如,深圳市在人才引進、創新創業、產業結構轉型等方面的表現搶眼,表明未來經濟增長的潛力和後勁都較強。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市作為經濟特區率先發展,是全國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城市,“深圳速度”也一度成為這座年輕城市的金字名片。在經濟總量達到較高水平以後,城市需要更加註重高品質發展和以人民為中心,並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這意味著我們要淡化GDP及其增長率,而突出更能反映經濟發展品質的合理指標,這包括研發投入佔GDP比重、專利申請量、營商環境、生態環境品質、居民就業和人均收入等指標。從這些指標的表現來看,深圳市的發展品質成績凸顯,也表明其經濟轉型的成效明顯。

最後,深圳市在去年和今年都進行了許多大刀闊斧的體制機制改革,這為未來經濟增長奠定了基礎,但也使當前經濟增長承受著轉型的陣痛。特別是獲批中國特色先行示範區以後,深圳市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敢為人先地積極探索新型城市治理體系,為未來幾年經濟增長和城市發展拓寬了空間。經濟結構調整和制度轉型意味著新舊交替和破繭重生,這使經濟增長速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有著不容忽視的積極意義。

在高品質發展深入人心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淡化GDP增速,而更加註重反映發展品質的各項指標,綜合考量一座城市的經濟執行狀況。一方面,國際經貿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深圳市的外貿出口及關聯產業,GDP增速放緩屬正常現象,而且目前的增速在全球超大城市中仍屬罕見。另一方面,深圳處在產業政策調整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關鍵時期,房地產、網際網路金融等風險得到有效防控,新的產業創新和經濟增長點方興未艾,未來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充分可期。因此,我們不應過分解讀GDP增速的變化。當我們淡化乃至忘記GDP增速時,才意味著我們真正轉變了頭腦中的發展理念。(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馬亮)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500強企業閃耀亮相2019世界感測器大會(WSS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