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平地一聲春雷,把醫藥行業“炸”的個喜氣洋洋。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由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971)治療阿爾茨海默症新藥已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可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症,改善患者認知功能。該藥為全球首次上市,將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

剎那間,“971”響徹朋友圈,讚美與質疑接踵而至。而11月4日,A股與阿爾茨海默症研發相關的藥企,比如京新藥業、海正藥業;或與綠谷製藥有合作的昭衍新藥都實現了漲停或大幅度高開。

熱度還未過,港股的長江生命科技(00775)便公佈了自己“黑色素瘤抗原疫苗免疫療法研究的初始資料喜人”的訊息。雖然長江生命科技屬於李嘉誠家族公司,但上市多年除2012年8月想分拆至美股激起過浪花外,此後則屬於“三無”即無關注度、無交易量、無成交額的細價股。

可就是這樣一隻票,在“黑色素瘤、抗原疫苗免疫療法、資料”等字眼的刺激下,瞬間觸發其二級市場嗅覺,猛漲145%,股價從0.355港元飆升至0.87港元,上演半天翻倍。

智通財經APP細看公告,公司的美國全資附屬公司Polynoma將於2019年11月8日在美國馬里蘭州國家港口舉行的癌症免疫療法學會(SITC)2019年度年會上展示其從黑色素瘤抗原疫苗免疫療法研究所得的臨床資料。

說白了,就是長江生命科技將會把自己的黑色素瘤抗原疫苗免疫療法的資料拿到權威的會議上去討論,頗有當年金斯瑞(01548)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的意思。正是那次年會公佈了“LCAR-B38M”的有效資料後,金斯瑞股價才有後面一年創4倍的神奇之旅。

事實上,黑色素瘤抗原疫苗免疫療法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雙盲及安慰劑對照的第三階段適應性試驗,旨在評估seviprotimut-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主要終點為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第二B/C、第三A和第三B/C期於進行根除性手術切除後具高復發風險的黑色素瘤患者的無復發存活期(RFS)及整體存活率(OS),並按照與FDA達成的特殊評估協議進行。

我們姑且可以先不用討論長江生命科技將在會上公佈的具體效果,提及黑色素瘤,很多跟蹤醫藥板塊的投資者均會對其有所了解,畢竟當前炒得火熱的PD-1、PD-L1很大部分的適應症都包含了黑色素瘤。

拿默沙東(MRK.US)的Keytruda為例,最佳案例就是美國前總統卡特。他已經90多歲了,不幸得了黑色素瘤,而且轉移到了腦子和肝上,屬於極度高危的腫瘤患者。按照傳統的治療手段,可能沒有太多時間了。不過,經過Keytruda+放療,卡特奇蹟般的治癒了,全身腫瘤消失。

明星效應加療效,Keytruda成為默沙東的頭號明星產品。2019年10月29日,默沙東釋出2019年Q3業績報告,前三季度全球銷售收入349.72億美元,其中Q3銷售收入為124億美元,同比增長15%。而單獨的K藥第三季度全球銷售額為30.7億美元,同比增長62%,2019年前3季度銷售額總計達79.73億美元。

而擴大至黑色素瘤市場,GlobalData預計,未來10年(2013-2023),全球黑色素瘤治療市場將以15.5%的年複合增長率高速增長,市值將從2013年的13.4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56.4億美元。中國2016年的市場規模約為140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了12.0%,佔整個腫瘤市場10.8%的份額

當然,你可能會說黑色素瘤市場再大,全球範圍已獲批上市的包括達拉非尼(BRAF)、曲美替尼(MEK)、PD-1在列用於治療黑色素瘤的藥物超過30個(含化藥、生物藥、生物類似藥)。2000年以後,獲批上市的超過10個;當前處於NDA/BLA申請階段的品種共6個;臨床3期品種共44個;值得一提的是,國內製藥企業江蘇恆瑞和上海君實的2款PD-1藥物,已進入BLA狀態,非常值得期待,這個賽道不可為不擁擠。

可不要忘了,長江生命科技研發方向並非傳統的抑制劑,而是疫苗療法,迄今為止尚未有任何疫苗獲批准用於黑色素瘤輔助性療法。若有效資料進步明顯,完全有望複製HPV疫苗的壯舉。

因此,從黑色素瘤技術創新、市場潛力角度,長江生命科技一天漲幅超過1.5倍顯然不過分。畢竟,這是一款百億美元的創新產品。(田宇軒/文)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這是一場什麼樣的盛會,將吸引到全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