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每日一隻閃崩股,似乎成了最近債市的常規操作。先是前兩天鴻達興業連續兩個跌停,接著昨天東方時尚毫無徵兆跌停,今天輪到了花王股份。

今天花王股份盤中觸及跌停,收盤大跌9.09%,花王轉債大跌8.37%,從昨日收盤103.91元跌到95.21元。怎麼回事?估計與12月17日晚花王股份釋出的《關於控股股東股份被凍結暨控制權擬變更事宜的進展公告》有關,該公告指出:

截至12月17日,控股股東花王集團累計被凍結1.34億股花王股份股票,佔大股東所持股份比例100%,佔總股本39.81%。由於股份被凍結,公司在11月9日披露的大股東擬將公司控制權轉讓給國資背景的湖州協興投資公司一事可能要推遲或無法完成。

實際上,在12月16日晚,花王股份也釋出了一份《花王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控股股東部分股份被凍結的公告》,在公告中披露了大股東有1.34億股被凍結的情形。

但可能在12月16日的公告中,花王並未認為該股份凍結情形會影響股權轉讓,故12月17日花王股份並沒有出現明顯下跌。但在花王12月17日晚披露的《關於控股股東股份被凍結暨控制權擬變更事宜的進展公告》中,增加了股權轉讓可能要推遲或無法完成的說法,這才擊中了花王股份的命門,扛不住下跌了。

那麼,花王股份目前處於什麼情形,95元的花王轉債是機會還是陷阱?

據上市公司披露,截至12月16日,花王股份大股東花王集團共有8.33億元債務存在逾期情況,其中4.58億元為股票質押借款,3.75億元為涉及訴訟債務。

這些債務是大股東花王集團的,並不是上市公司花王股份的。但是,由於這些債務大股東用了持有的花王股份股票去質押,一旦無法按期清償,債權人就會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強制平倉這些股票,從而衝擊花王股份股價。最近仁東股份連續15個跌停慘案,就是投資者融資盤爆倉以及大股東質押股票被強平造成的。若花王集團不能及時解除這些債務危機,花王股份有成為“仁東第二”的危險。

從我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大股東股票被強制平倉的機率很大,理由如下:

第一,大股東涉及的具體債務型別雖未直接披露,但我從裁判文書網查到,其中一宗債務是民間借貸糾紛案,涉及金額1億元,法院確認該債務的時間是今年5月20日。

民間借貸金額這麼大,顯然公司已經很難從銀行借到錢了。欠錢不還到了上法庭的地步,側面反映大股東的資金鍊很緊張。

第二,11月24日晚花王股份釋出了一則花王集團減持股份進展公告,表示減持了200萬股,用於償還向中信建投股票質押的借款,以避免股票被強制平倉:

減持股份還債,進一步反映了大股東資金鍊緊張的程度。

在11月24日之前,大股東花王集團共有1.36億股質押,其中5500萬股遭司法凍結,佔所持股份41.04%;一致行動人肖君姣持有的1500萬股質押。

到了12月17日,大股東花王集團共持有花王股份1.34億股,其中累計被凍結的股份數量為1.34億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的100%,佔公司總股本的39.81%。而且截至12月17日,花王集團所持有的花王股份中,未被凍結的股份數量已低於湖州協興投資擬受讓的7300萬股。

搞到所有股份都被凍結的地步,也沒拿出錢來還債,而且所有股份被凍結後,也無法再像之前那樣透過減持股份的方式來歸還中信建投的借款了,雪上加霜。

再想多一層,若非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大股東又會將公司控制權轉讓?聯想到最近許多大公司的債務危機,就連恆大、蘇寧這中知名企業都麻煩纏身,蘇寧集團老總甚至要將股權賣身淘寶,花王集團這種資質平平的公司,又能扛多久?

今年5月份,花王集團持有的花王股份被申請凍結的時候,股價是6元多,現在花王股份已跌到5.8元了,市值縮水不少。而且從今天的盤面來看,願意接盤花王股份的投資者寥寥,今天大跌之下花王股份全天僅成交4397.3萬元,遠不及同樣是大股東存債務危機的鴻達興業,鴻達興業12月15日跌停當日可是成交了4.77億元!

綜合上述,花王股份面臨巨大的股票被強制平倉壓力,而且大股東花王集團好像沒有什麼解救辦法。若股權轉讓受讓方湖州協興投資突然宣佈,因大股東股權被凍結造成轉讓協議無法兌現,因而取消股權轉讓事項,很可能就成為壓倒花王股份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雖然大股東花王集團的債務危機,與花王轉債沒有直接關係,但若花王股份因大股東股份被強制平倉造成大跌,花王轉債即使不大跌,溢價率也會從當前的13.92%大幅擴大,從而高度喪失流動性,上漲乏力。

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講,投資95元的花王轉債不一定會虧損,但很可能長期沒有投資收益。在當前有那麼多低價轉債可選的情況下,我認為投資花王轉債的價效比不高。

以上所述為本人投資思想記錄,非投資建議,請勿照此投資,否則虧損自負。文章所引資料可能有錯漏,僅供參考,請以上市公司公告為準。

14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窮遊網會死於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