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時尚>

面對“滿城盡戴白口罩”,不免回想起半個多世紀前,上海街頭流行的口罩時尚。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今天的老克勒還在青蔥歲月,那時,上海跟全國各地一樣,一片穿著統一的“藍海洋”。

上海人不動聲色地,把時髦做在袖口、褲管和領尖的改良上,在沉悶的“藍海洋”裡,生生弄出幾點明亮和嫵媚,流行一陣後又換個時尚。

那個不堪回首的動盪歲月,出生在四五十年代的年輕人,記憶的色彩比夢境繽紛,經常能撲騰出幾朵因襲的浪花。

《年青的一代》劇照中的工裝褲

上海是產業工人最多的城市,那時,“工人階級領導一切”是主旋律,女孩子們就放膽流行起“工裝褲”。她們自己動手,加寬兩條揹帶,鑲嵌幾粒鈕釦,然後束腰放折,內配白色或細格襯衫,青春可愛,活力盡顯。

上海也是私人辦學最多的城市,父輩舊時的矜持校服,男孩子都在心底裡追崇。他們上身穿著熨燙平整的棉襖罩衫,下身悄悄配一條法蘭絨西褲,再加一條深紫紅的圍巾,像極了著名的雷士德(注1)工學院的學生。

有一年冬天,上海的“藍海洋”流行起北京的“軍綠風”,有些文藝界的明星出門,緊裹一身軍大衣,捂著一隻大口罩,不想被人認出來。

這種“半遮面”的低調妝容,撩動了不少青澀年華的心跳。白色的大口罩,就像18世紀貴婦人的面紗,充滿神祕的美感,給人無窮遐想。

街上開始流行大口罩,這種口罩比醫院裡一般用的大,不大容易買到,很多人就在家裡自己做。

一隻熨燙得平整挺括的白口罩,遮住了大半張臉,只留出一對大眼睛的特寫,長長的睫毛撲稜撲稜的,長相再普通的女孩,也會讓男孩想入非非。

男孩也有戴口罩上街,尤其是鼻樑挺拔、濃眉大眼的,配上筆挺的法蘭絨西褲和瀟灑的暗紅圍巾,不經意間,就會撞到女孩子的心尖尖。

口罩之風在上海的街頭流行開來,成了一種時髦,愛美的上海女人在家裡用電線捲了頭髮,出門時,用鋼絲梳子打理出長波浪,再戴上白口罩,即使“藍海洋”,也別有風情。

那個特殊的年代,人心大多關閉著,交往很少,男人也戴口罩上街,不想被人家認出自己,偶爾在街角意外邂逅老友,彼此摘下口罩,交換一個別來無恙的眼神,互道一聲珍重,釋放多少負重?

面對“滿城盡戴白口罩”,上海老克勒的“口罩回憶”裡,長滿青澀的苔痕,有戴著口罩時那些大膽熱辣的眼神,也有摘下口罩時那個笨拙羞澀的初吻……

注1:

雷士德是英國旅滬建築師、慈善家,他留給上海的作品有先施公司、日清汽船公司、字林大樓、仁濟醫院、雷士德工學院等一系列上海優秀近代建築。雷士德擁有驚人的財富,生活卻十分簡樸,他常穿用朋友用過的舊衣物、領帶;他沒有私人汽車和私人"黃包車",外出大多乘電車。他終生未娶,沒有後代,去世後葬在靜安公墓,今天的靜安公園。

最新評論
  • diod是什麼牌子香水?
  • 彩色毛衣才是新潮時尚,俏皮清新更文藝,穿出滿滿活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