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西漢文人賈誼的漢《新書·無蓄》中曾記載道:“世之有饑荒,天下之常也。”

拿距離我們最近的清朝康乾盛世來說,被稱之為“盛世”,那應該不會有饑荒吧?但實際上康熙、雍正、乾隆,這清朝最為強盛的100多年間,每一年都在發生饑荒。

從康熙登基那一年起到乾隆退位那一年,一直有饑荒,這還是清朝,有歷代發明的農具與水利技術,有中東、歐美傳入的新型農作物。

可想而知,“世之有饑荒,天下之常也”並非空話。

每當饑荒爆發,淪為災民的百姓們就需要從各種途徑去尋找果腹的糧食,平時根本不會去吃的樹皮、草根此時都已進了肚子。

實在吃無可吃的時候,吃觀音土、乃至於易子相食的慘事都會發生。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都已經被逼到吃觀音土甚至是吃人了,為什麼災民們不去河裡抓魚蝦來吃呢?

古人的農業耕種與飲食組成

稷、黍、麻、菽、稻、梁、菽、苽(音gū)、秫、大豆、小豆、大麥、小麥,可以看出古人的主食是非常多的。

除了這些,還有竹、芥、瓜、瓠、芋、葵、蕪菁、韭、蒜、蔥、荏、蓼、姜為主的各種蔬菜。

桔、梨、山楂、杏、梅、楊梅、李、桃、柿、慄、棗、榛、杞、花紅和櫻桃為主的各種水果。

除了本土的農作物,還有漢代從中亞傳入的胡桃、葡萄、胡荽、芝麻、明代以後由美洲傳入的玉米、番薯(紅薯)、馬鈴薯(土豆)、落花生、向日葵、番茄(西紅柿)等食物。

在肉食方面,家畜有牛、豬、羊、犬;野獸有野豬、兔、熊、麋、鹿等。禽類有雞、鶚雞、鵝、鶉、鷓鴣、雉、雀和鷸等。

水生的也有,各種鯉魚、龜鱉、蚌貝等等,一些比較特殊的食物,青蛙、蝸牛之類的部分地區也有人吃。

原因倒是很簡單,因為古人的生活環境與我們不同,所以我們一些想當然的想法實際上是不對的。

古代爆發饑荒的原因

在古代,歷朝歷代都是封建農業社會,雖然聰慧的古人發明了各種各樣的農具,研究出了各種水利灌溉的方式。

多種多樣的作物輪換耕種的精耕細作方法,自然無害的天然肥料等等農業耕種技術,甚至還總結出了一部農業耕種技術的百科全書《齊民要術》。

但本質是,古人們的農業耕種依舊是處於“看天吃飯”的階段。

俗話“瑞雪兆豐年”。就是說如果冬天的下了很多雪,一來能夠凍死田裡的害蟲,二來能夠使得來年春天順利播種。

還有“春雨貴如油”,也是說春雨對於農業的重要性。“看天吃飯”的農業模式,也就意味著這種模式的脆弱。

意味著面對自然氣候的不可控性,現代人可以通過各種科學技術去抵禦自然災害,古人們只能去被動承受。一旦發生自然災害,老百姓們自然會陷入饑荒之中。

而且古代農作物產量並不高,拿水稻舉例,如今的科學技術能讓水稻畝產量達到1000-2000斤/畝,可古代呢,最高也就600斤左右,還得是上等的良田才能做到。

每年收穫之後還需要繳納各種賦稅,老百姓家的存糧並不多。

雖然也有官府的會開糧倉救濟,但是古代對於官員的監管力度不高,地方官員中飽私囊吞沒糧食是常有的事情,開倉放糧的作用不大。

客觀地說,現代人說的“古人在饑荒中為什麼不去河裡抓魚蝦吃”這種言論,與晉惠帝面對饑荒時說的“何不食肉糜”是一種情況。

都是不瞭解實際情況就想當然地以自己所瞭解的內容,去評價他人。

古人面對饑荒,如果能夠去河裡、海邊捕魚,自然會去的。可實際情況卻並不能讓饑荒中的古人去捕魚。

饑荒的起因無非兩種,天災與戰亂,乾旱、洪水、蝗災這些都會導致糧食減產甚至顆粒無收。而戰亂也會使百姓們流離失所,無法耕種收穫。

饑荒中的古人為何不願捕魚

古人並非不願捕魚,從各地的飲食習慣是可以發現的,自古以來人們是吃魚的,無論是內地的河魚還是海邊的海魚,人們都是會吃的。

而饑荒中的人們之所以吃樹皮、啃草根,也不去捕魚,其實是因為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饑荒中,人們做的每一件事都只有一個目的,活下去。

那就不得不去考慮付出與回報是否能夠成正比了,費盡心力半天卻依舊吃不飽甚至更餓了,那還捕什麼魚呢?

古代沒有現在的科學技術與成熟的工業體系,捕魚是一件低效率的事情,只能通過釣竿或是漁網、捕魚籠之類的工具去捕魚,需要很多時間。

而且釣魚是需要魚餌的,饑荒到來,各種糧食和蟲子都被吃光了,哪還有魚餌去釣魚呢?

即便是有人存儲了一些餌料,但是人餓急眼了是會失去理智的,難免不會被自己吃掉,或是被旁人吃掉。

而且魚的數量也是有限的,當一條河、一片湖的魚被持續大量捕撈後,想要再捕魚所需要的體力、心力與時間可就更多了。

如果是爆發的是蝗災還好,如果是爆發的旱災,河流必定會進入枯水期,水平面下降,魚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捕殺乾淨,等到了需要啃樹皮吃草根的時候,河裡早就沒有魚了

而如果爆發的洪災,肆虐的洪水必將帶來瘟疫,河流也會進入汛期,水平面上漲,水變得渾濁,甚至會含有一些遇難者的遺體。

這一來捕魚會非常危險,二來不一定吃得下去,就算吃下去了,也很有可能會被傳染疫病。

而且古代的饑荒一般是產生於北方、中原地區,眾所周知,在內地生活的人大多是不會游泳的,讓一群旱鴨子去捕魚抓蝦,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一來是壓根不會,二來可能也不敢。

而且食用魚蝦所能提供的能量是很低的,魚蝦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是饑荒中的災民更需要的是大量的能量,即將餓死的人不關係營養豐富,只關心吃完這頓能繼續堅持活幾天。

獲得的能量完全不足以彌補捕魚過程中的消耗,所以饑荒後期是極少有人去捕魚的。

隨著饑荒的爆發,糧食迅速被消耗,災民們之後面對的不僅僅是飢餓,還有因為長時間的飲食紊亂與食用不乾淨食物帶來的營養不良與併發症。

兒童會停止發育,即便活過了饑荒,以後也大多是矮小的身材。

饑荒爆發後大多數人會變得身體虛弱、精神渙散、萎靡不振,這還只是初期症狀,之後的病症會更加嚴重。

除了身體因為缺乏能力日益虛弱,還會出現因為缺乏其他一些營養物質而引起的疾病。

缺乏蛋白質會引起水腫、腹瀉,嚴重者就會失去生命;缺乏維生素C則會導致壞血病,牙齦出血、牙齒脫落,關節疼痛乃至壞死令人癱瘓。

饑荒中最可怕的不是飢餓本身,而是各種各樣的伴生事物。

如果饑荒持續時間長,到了寒冬,缺衣少食更會凍死大批的人,面對這種情況,有力氣吃樹皮已經不錯了,去捕魚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吃口冰都沒有力氣啊。

這是處於內地爆發的饑荒,那麼如果海邊地區爆發饑荒會怎麼樣呢?

沿海地區物產要豐富些,氣溫相對於內地也高一些,是否會爆發饑荒呢?或者是饑荒的嚴重程度會不會輕一些?實際上不會比內地強多少的。

沿海地區的人也是需要食用小麥、稻穀等主食的,內地爆發饑荒,連鎖性的反應就會波及到沿海。

一方面需要調集糧食賑災,一方面自然氣候的影響不是侷限於一地的,而是大範圍的波及。

那麼沿河居民面對饑荒能夠通過捕魚度過危機嗎?海洋裡的魚總比江河、湖泊裡的多吧?

也不盡然,如今的遠洋漁船雖然出海一次的收穫是按噸計算的,但那是現代工業的支持,古代漁民擁有的只是一條小舟,即去不了遠海,一次也捕獲不了太多的魚。

而且魚類、蝦類只能是一種滿足口腹之慾的輔食,並不能成為主食,海鮮蘊含的能量太低了,就算蘊含的營養價值高,一樣會導致營養不良。

體弱無力、精神萎靡等症狀也會出現,而且古代出海捕魚真的是一件極其辛苦的事情,還容易空手而歸。

饑荒中的人為何“吃土”

那麼古代饑荒中的人為什麼要吃觀音土呢?觀音土是什麼東西?難道“吃土”能夠解決飢餓嗎?不太嚴謹地說,是可以的,但是僅僅解決了“飢餓感”,並沒有實質性地解決“飢餓”。

古籍《天工開物·陶埏篇》中曾經記載了一種非常適合製作陶器、瓷器的黏土。

“土出婺源、祁門兩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堅硬;一名開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軟。兩土相合,瓷器即成。”而這出自開化山的糯米土就是觀音土。

觀音土的稱呼來自於一個傳說,傳說有一個地方的人得了怪病,每天都沒有食慾,還時不時地噁心、嘔吐、腹瀉,郎中大夫們也沒有好的方法醫治,人們祈求上天,觀音菩薩就賜下了神土,人們吃了之後病就好了,於是把這土叫做“觀音土”。

實際上故事裡的人應該是患有一些腸胃疾病,而觀音土中含有的蒙脫石與一些礦物質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壁土拌炒,借土氣助脾”,多用於治療脾虛洩瀉,而脾虛就是會導致食慾不振。

但是觀音土僅僅是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本質也還是土,並不能當飯吃。

但是一群活在饑荒中的災民,忽然看到了一種白色的、像是麵粉一樣的土,被飢餓沖垮的理智是攔不住人們去吃的。

觀音土是不能直接被人體吸收的,少量食用沒有大礙,會隨著時間逐漸排出體外。

但是大量食用的話,就會堆積在腸胃中,一是阻礙正常的生理活動,觀音土的堆積對於內臟是很大的負擔;二來無法排出體外,佔據腸胃空間的觀音土會阻礙正常進食。

所以吃觀音土只會有飽腹感,但是不會解決飢餓,可是人餓啊,於是會陷入越吃越餓、越餓越吃的惡性循環,直至變成一個骨瘦如柴卻大腹便便的畸形外表。

實際上,饑荒並不是一個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詞語,民國時期,就爆發過大饑荒。

1928年到1930年,僅僅兩年的時間,近千萬人失去生命,光甘肅省、陝西省就分別有240萬、300萬人直接死於饑荒。

1942年,河南大饑荒又造成300多萬人失去生命。三年自然災害也造成了全國近千萬人的離去。

如今我們能夠自由地選擇餐食,這是非常幸福的,可幸福來之不易。

數千年來我們的先輩們一直在與饑荒做鬥爭,我們更應該珍惜眼前的美好,不求縮衣減食,但至少應當珍惜糧食,不要浪費。

7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養花先養根,學會了你才算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