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俞燕

|吳戈

特定養老儲蓄業務開閘了!

兩個多月前(5月13日),CBIRC相關負責人曾對外透露,正會同央行研究推出特定養老儲蓄業務試點。

兩個多月後,特定養老儲蓄業務就落地了。

7月29日,兩家金融監管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宣佈啟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

作為儲蓄存款的一種,特定養老儲蓄產品的產品形態同樣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種類型。

不過在期限上,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則體現了長週期的特點:分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檔。而普通的儲蓄存款則最長則只有5年。

與普通儲蓄存款相比,特定養老儲蓄產品的利率略高於大型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這對於利率敏感型的投資者來說,還是挺有吸引力。

目前央行的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基準利率皆為2.75%,但各行的掛牌利率略有參差。比比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與中國銀行的三年存款利率最高可達3.15%,五年期則為2.75%,出現了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倒掛。

出現倒掛的原因在於,有的銀行將達到一定的起存額的三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到3.15%,對五年期則未做上浮。

在當下的利率下行週期,期限越久,面臨的利差損的風險就越大。對於期限更長的特定養老儲蓄產品來說,定價風險更加不可小覷。有業內人士指出,銀行需要考慮自身的負債成本,實現期限與定價的匹配。在試點初期以五年期利率作為參照值,是比較謹慎的做法。

從《通知》的表述來看,似乎特定養老儲蓄存款的四檔期限的產品,利率略高於大型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但不知四檔是採用同一個利率,還是略有差別。

從特定養老儲蓄存款的單戶規模來看,每個儲戶在單家試點銀行的存款本金上限為50萬元——和存款保險保障的額度一致。單家銀行的試點規模則不超過100億元

首批參與試點的是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試點地則選擇了廣州、成都、西安和青島五城。

其中,成都和青島此前還是首批養老理財產品的試點城市,這一次又同時成為特定儲蓄存款的首批試點城市。

隨著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正式開閘,目前第三支柱裡的養老產品,已有養老儲蓄、養老理財、養老保險、養老基金等多種養老金融產品形態。對於投資者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年齡階段、投資習慣、資產結構等,選擇相應的養老金融產品。

從目前已正式發行的養老金融產品來看,銷售最火爆的莫過於養老理財產品。自2021年12月首批養老理財產品推出後,受到熱捧,2022年2月,第二批試點擴展至“十地十機構”,第二批養老理財產品也已蓄勢待發。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一季末,4家試點機構共發售16只養老理財產品,逾16.5萬投資者累計認購約420億元,募集金額遠超預期,多隻產品已多次上調計劃募集規模。而在2021年,市場上還僅有4只養老理財產品。

截至5月末,養老理財產品的認購額已高達600元。從目前已發行的養老理財產品來看,目前期限最長的是十年,是貝萊德建信理財推出的一款養老理財產品。

如今,特定儲蓄存款產品推出後,市場上的10期及以上的長期限產品將更加豐富。

目前《通知》未明確特定儲蓄產品是否需要通過個人養老金賬戶來購買。

根據《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的規定,個人養老金的個人賬戶裡,每人按年繳納的上限為1.2萬元,賬戶資金可用於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具有養老特徵的金融產品。那麼這也意味著,每年只能在1.2萬元之內配置養老金融產品。

5月17日,中信銀行正在申請成為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試點銀行,旗下的信銀理財子公司已獲批養老理財產品發行試點資格,成為目前首家公開表示正在申請成為個人養老金賬戶試點銀行的銀行機構。

6月24日,證監會發布了《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規定個人養老金可以投資公募基金,將先行納入養老目標基金,未來進一步擴充產品範圍。

與養老理財產品和養老目標基金的火熱行情相比,專屬養老保險市場則顯得頗為冷清。CBIRC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末,專屬養老保險保單件數15.7萬件,保費規模僅有15.7億元

一位金融人士提出這個一個問題:養老金第三支柱體系裡,倒底該由養老保險產品為主,還是由養老理財產品主導呢?

投資者,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

現在養老金融產品越來越豐富了,既要、又要、還要,不是更好麼?

5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花的儀式感永不過時,養花在於用心而不是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