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券業行家,事實說話。

在公募基金和上市券商披露中報的間隙,中基協更新了2022年二季度公募銷售數據。多達52家券商入圍的百強榜,讓行家頗感欣慰。

二季度基金銷售百強

熱火朝天的7月尚未結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公佈了2022年二季度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排名。(後臺回覆【銷基百強】查看詳情)

本期百強榜共有52家券商,26家商業銀行,17家第三方銷售機構,3家基金子公司,1家保險公司和1家保險代理機構入圍。與一季度相比,百強名單變動不大,但排位升降頗為明顯。

2022年二季度股票+混合公募基金(權益類)銷售保有規模百強合計63,386億元,較一季度環比增長7.28%。

從主要類別來看,券商合計12,398億元,佔百強總和的19.56%;銀行合計37,745億元,佔54.81%;獨立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合計15,606億元,佔24.62%。

在非貨幣公募基金方面,百強合計為86,780億元,同比增長10.07%。其中券商佔比16.31%,銀行佔比48.47%,三方機構佔比34.34%。

除特殊說明外,下文排名均針對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也就是權益類基金規模。

兩家券商新增入榜

自ETF(交易所交易基金)銷售納入統計以來,券商入榜的數量有了穩步增長。

本期52家入榜券商中,有四家位列TOP20。華泰證券依然排名第12位,為1,266億元,環比增長2.93%;中信證券緊隨其後,為1,250億元,環比增長7.48%。廣發證券(814億元)和中信建投(706億元)均提升1位,同比增幅分別為5.71%和22.15%。

從排位升幅來看,東方財富證券上升29位,信達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和恆泰證券分別增長14、11、10位。財通證券和國都證券新增入榜,分列第78、98位。

從環比增幅來看,東方財富證券激增416.98%;增幅較大的券商還有申萬宏源證券(61.07%),信達證券(66.67%)、恆泰證券(54.00%)、東北證券(47.83%)。

單看排名在中位數以上的券商,平安證券出乎意料的下降6位,權益類規模環比下降14.90%。

國有大行增速明顯

作為公募基金銷售的傳統渠道,銀行機構尤其是國有大行二季度的表現頗為亮眼。

招商銀行權益類規模為7,095億元,環比增加4.37%,而其非貨幣基金規模環比增速為13.18%。權益類規模保持兩位數增速的還有多家國有大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和郵儲銀行,分別為10.58%、14.02%、10.03%、10.59%、12.47%;僅有交通銀行略遜,為3.95%。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二季度同業存單發行量較大,並且納入股混領域,這可能是國有大行環比大幅增長的原因之一。

“二馬”之爭尚有變數

近年來在金融領域急劇擴張的互聯網巨頭,出現了明顯分化。曾經的BAT或是BATJ,旗下獨立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規模和增速仍存在變數。

阿里系的螞蟻(杭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簡稱:螞蟻基金)權益類規模6,500億元,在百強榜中排名第二,環比增長5.83%。東方財富旗下的上海天天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簡稱:天天基金)為5,078億元,環比增長9.46%。騰訊旗下的騰安基金銷售(深圳)有限公司(簡稱:騰安基金)以916億元排名第17為,環比增長12.12%。京東旗下的京東肯特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簡稱:肯特瑞基金),百度旗下的北京度小滿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簡稱:度小滿)可能因為曾經引領業內的第三方攬儲受到質疑,排名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中國人壽再升兩位

除了券商、銀行和三方機構,行家也關注到百強榜中的保險機構、保險代理機構和基金公司子公司。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人壽),本期權益類規模376億元,環比增長13.25%,排名再升兩位,位列第34。保險代理公司玄元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簡稱:玄元保險代理)上升4位,排名第82。

連續出現在榜單中的三家基金公司子公司——嘉實基金旗下的嘉實財富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嘉實財富),中歐基金旗下的上海中歐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簡稱:中歐財富)和華夏基金旗下的上海華夏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華夏財富),本期分列第65、68、79位,權益類規模環比增幅均達到兩位數。

2022年已經過半,業內關注的B端代銷,以及大V引流模式,或將為基金銷售行業開拓更大的空間。

4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茶花中的“大熊貓”,金花茶格外獨特,市場上較少見,你養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