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看到一份《財經》雜誌的報告,哪些城市的房產更保值。

測算方法,還是很有見地的:

房產保值力指數 = 100 ╳(成交總金額 - 降價地塊成交金額×降價程度係數 - 兜底地塊的成交總金額)/供地起始價總金額。

這個公式啥意思呢?

各大城市的土地,可以看做一座城市的籌碼。

籌碼是否值錢,是否有開發商願意花真金白銀去拿地接盤,決定了未來的房價空間。

土拍越火熱,說明前景越好,尤其是今年民企開發商連串爆雷,土拍市場冷得出奇的環境下,哪個城市能吸引更多資金,說明前景越好。

分母,可以看作實際成交額,用表面的“成交額,減去降價地塊的成交額,還要擠出城投托底的水分,就能得出實際的成交金額。

分子是掛牌土地的標價。

兩者相除,數字越高,說明實際成交額的含金量越高。

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年全國土地出讓金降得很兇,藍白前段時間跟大家聊過很多次。

土地賣不出去,不少城市為了維持土地市場的體面,只能把賣不出去的地塊降價掛出來再賣,如果還沒有開發商拍,那就只能用本地國企和城投,左手倒右手,底價把土地拍到手,至少流拍率沒那麼難看。

這個算法裡,分母裡面,把降價地塊和城投托底的因素,都考慮進去了,相對還是比較真實的。

報告算出的結果,並不是很意外,因為今年各個城市土拍我大概有了解,只是不知大家怎麼看。

第1名:合肥,指數得分 99.2

第2名:杭州,指數得分 86.7

第3名:成都,指數得分 74.6

排名4-10名的,是寧波,南京,蘇州,長沙,無錫,青島,佛山。

11-20名,是廈門、東莞、西安、鄭州、瀋陽、濟南、福州、重慶、武漢、天津。

合肥、杭州和成都,毫無疑問是今年逆流而上的網紅城市。

合肥這兩年都在說是“城市風投”的榜樣,引入了大量的高精尖產業,還主動跟長三角對接,經濟增速居二線城市的前列。

成都多年蟬聯新一線城市的榜首,人才流入和城市口碑一直名列前茅。

杭州的新房與二手房之間的差價,是二線城市中價差最大的,已經連續多年穩居全國賣地之王。

而排名居後的城市,天津、武漢、重慶、鄭州這些,無一例外,要麼是降價地塊太多,要麼都是城投兜底的地塊,真實成交額遠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高,水分很大。

當然,這份榜單也有侷限性。

在我看來,最大的侷限在於,只計算了2022年內的土拍數據,很多城市只進行了一輪土拍。

去年上半年很多城市還在搶地,像廣州、重慶這些地方溢價率很高,下半年開始,氣氛又急轉直下,流拍潮、城投兜底開始湧現。

如果只看2022年的統計數據,有的城市沒有拿出優質地塊,吸引不了開發商,有的城市受疫情影響,開發商短期不看好,但不影響長期基本面。

像GDP、人口流入、產業分佈、廣義和狹義庫存,去化週期,限價限購的調控,城市宣傳的知名度,這些因素都沒考慮。

總之,統計範圍、統計時間都太窄。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份很有參考意義的報告,至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額外的視角:

前段時間,有關部門發了《“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

這份方案,把落戶限制,放開到了一個新的程度,即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

根據《方案》,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

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確保外地與本地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標準一視同仁。

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I型大城市落戶條件。

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鼓勵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制。

這意味著,“落戶潮”已經來臨。

目前,1.3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基本形成。

截至2021年末,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6.7%,城鄉居民收入比降至2.5。

“落戶”這個詞,作為“十四五”城鎮化的重點之一,在《實施方案》中共提到16次。

落戶,就意味著常住人口,向戶籍人口的轉化,意味著“人戶分離”的人口不再會像過去10年那樣,在城鄉間反覆往返,漂泊無依。

而放開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意味著:14億人,將可以在全國的絕大部分城市自由遷徙。

這個過程,就是城市格局的大洗牌,也是上面提到的一眾二線城市,未來最大的依託。

我們可以參考2021年各大城市常住人口的統計。

從增量變化來看,26個城市中,有10個城市增量達到或超過了10萬人,分別是武漢、成都、杭州、西安、南昌、長沙、鄭州、貴陽、南京和福州。

其中,增量前四名人口增加規模均超過了20萬人,均為新一線城市,同時城區人口均超過500萬人,為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成都是唯一一個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大關的省會城市,在全國所有城市中位居第四。

一線城市廣州以1881.06萬人位居第二,過去十年,廣州每年新增近60萬人。

鄭州和杭州則處於1200萬梯隊,位列第五、六位;石家莊和長沙繼續位列第七和第八位。

此外,有6個城市的人口數量處於900萬梯隊,包括哈爾濱、合肥、南京、濟南、瀋陽和長春。

要知道,過去10年,大多數中西部省份人口都是淨流出,而省會城市的人口卻在持續增加。

以河南為例,去年該省常住人口減少了58萬人,省會鄭州增加了12.2萬人;

湖南常住人口減少了23.39萬人,但省會長沙增加了17.13萬人;

山西常住人口減少了10.02萬人,但省會太原增加了7.25萬人。

這足以說明,新一輪放開落戶的城鎮化,將會大大增強二線城市的吸引力。

結合上面的榜單,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1,二線城市,將會成為城鎮化、人口進城的最大蓄水池,是買房的“首選地”。

2,在大城競爭的時代,產業分佈,和互聯網上的熱度,可能比人口總量、增量流入,更能提高土地溢價,進而提高房產保值屬性。

5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水中的“蜂子”,蜇人很疼,卻很多人高價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