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

對國內的肉羊養殖戶來說,今年8月份是嚴重地虧損的一個月。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羊肉養殖成本不斷上漲,但羊肉價格卻同比下降12%。長期以來,養殖業都是一個重資本的行業。在肉羊利潤不斷下降的情況下,養殖戶要如何轉型呢?

一、改進飼養方式,提倡科學飼養

科學飼養是增加經濟效益、有效控制飼養成本最有效的手段。傳統的肉羊飼養方式存在舍飼管理方式不科學、飼料配比不合理、生產資源利用率低等弊端。導致養殖成本長期居高不下,因此應注重提高養殖生產技術。

科學的管理辦法、飼養方法能夠提高種羊繁殖能力,縮短育肥週期。提高肉羊自然災害與疫病的預防和抵抗能力,增加羊肉產量,保證羊源供給量。首先,對肉羊養殖舍飼進行科學建設與改造,要兼顧科學選址、良好的暖棚設計、綠化環境等可行的科學技術,能夠有效降低舍飼運營與維護的日常費用。

其次,培訓養殖戶學習飼料的科學合理配比。提高飼料的利用效率,調整飼料配方與飼餵量,減少飼料浪費。既保障了肉羊育肥過程中的營養需求,又可以控制飼養成本,從而增加養殖戶收入。同時,加強對養殖戶的技術培訓,督促養殖戶進行技術學習。

通過開展技術培訓,能夠提高養殖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合理運用科學技術與實際生產經營結合起來,將科學的飼養方法投入肉羊養殖實際生產過程,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管理羊舍。能夠提高肉羊良種化程度,有效提高肉羊生產效率,控制飼養成本

二、加大養殖補貼力度

肉羊養殖成本費用的增加與肉羊生產能力不足,使得羊肉價格出現波動。政府實施禁牧政策以來,肉羊養殖方式逐漸由放養向舍飼養殖方式轉變,飼舍日常運營與維護,飼料和勞動力等各項費用,壓縮了養殖戶的利潤空間使肉羊養殖收益下降,而養殖成本不斷增加。

為保障生產經營者利益,提高肉羊養殖綜合效益,提升肉羊生產能力。政府一方面需加大對養殖小區、專業育肥大戶養殖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政策支持力度。並適當給予其資金、土地、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照顧。

另一方面,應加強對能繁母羊的保護資金補貼,保持能繁母羊的合理數量是保證羊肉產量的前提。有利於提高肉羊出欄率、穩定生產,實現肉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此基礎上,構建羊肉供求和價格信息發佈平臺,做好信息的彙集和發佈,及時提供正確的市場信息。養殖戶可以及時、準確地在平臺上獲取有效信息,從而合理調整生產行為,科學制定生產決策。如在羊肉價格週期的回升期,可提前大批購買羔羊進行育肥。

此時購買的肉羊直到出欄時,正好趕上市場的成長期高峰期,羊肉價格也正處於高價位,及時出欄能夠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而在市場成長期和高峰期時,則不適宜購買和選留肉羊羊仔。因為此時羊肉價格最高,必將出現羊肉降價、滯銷和資金週轉困難等問題

結語:

對重資產的養殖業來說,必須要革新傳統的養殖方式,以高效科學的養殖方式來提升肉羊養殖的利潤。政府要對肉羊養殖過程發揮主導作用,一方面要加大對養殖戶的補貼力度。一方面構建完整的信息化平臺,指導養殖戶合理養殖。

4
最新評論
  • 面積僅2.5萬平方千米,大面積國土是沙漠,為何以色列農業發達?
  • 藍田華胥群眾反映有人“一地兩補” 華胥鎮紀委:屬實,已處理